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24 03:47:02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摘 要: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以建构主义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为编排教材的思想基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理心理特点、教师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特征强化记忆;启发学生探究进化线索,进行比较记忆;与学生一起通过合作交流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生物特征 建构主义 知识体系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以建构主义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为编排教材的思想基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重在培养和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以有效地整合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教学总目标。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出生物教学内容中的内在规律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和发展。

一、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特征,强化记忆。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生物美中所蕴含的美感,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把生物教学内容中的许多知识找出的规律编成口诀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在记忆十字花科的特征时,可以根据各种十字花科的形色兼美的图片,用绘声绘色的比喻,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编成下列口诀来记忆:

十字花冠四个瓣,两组相对对面站;

六雄四长和两短,一个娇雌站中间;

角果内有膜一片,种子附着在上边。

再如:在学习人类心脏和血液循环一节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版所示的心脏和血液循环图,感受自己心脏和脉搏的跳动,然后总结成下列口诀帮助记忆。

心 脏

胸装一座桃形房,房室两套分两旁。

房室动脉有瓣膜,保证血流不回转。

血液循环

血流体肺两条线,血管输送不停闲;

右室血经肺动脉,通过肺器血色变。

沿着肺静回心转,动脉血入左房间。

左室主动遍全身,物质交换成分变。

血沿上下静脉返,再入心脏房右边。

这样,学生手眼脑并用,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把直观的图片和朗朗上口的歌诀结合在一起,能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二、启发学生探究进化线索,进行比较记忆。

世界上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内在规律,同时事物与事物之间也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规律和联系的发现必须靠人们努力发现。达尔文作为生物科学的鼻祖,他的生物进化论学说是生物科学的基础,生物进化论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都是由一个原始生命进化而成的,所以许多亲缘关系近的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存在着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探寻其中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来提高思维能力,帮助记忆,例如脊椎动物的心脏,鱼类是一心一房一心室;两栖类动物是两心房一心室;爬行类动物是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一个不完全的隔膜;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是两心房两心室,心室间有一个完全隔膜。这部分关于脊椎动物心脏的知识就可以配合下面的简图让学生辨别,下图中的A是鱼类的心脏,D是两栖类动物的心脏,C是爬行类动物的心脏,B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心脏,让学生们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脊椎动物的心脏,有效地加深记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学习植物的分类时,为了引导学生记住植物的几大类群,可以让学生把教材内容中所学过的几类植物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反复阅读理解后进行归纳整理,把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起来记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植物。

对教材内容分类组合,学生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归纳性逻辑思维能力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得到逐步发展。

三、与学生一起通过合作交流,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复习是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且是先快后慢的,因此为了提高生物课堂效率,及时进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点是让学生在复习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在生物教学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探索如何自己编制图解和习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生物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生物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教学主体,集思广益,通过合作和交流,使能力得到提高,把学过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整齐而又系统的知识链和网络,掌握学习方法,系统地掌握生物学科知识。例如在生物学知识中,关于“单位”的概念很多,千头万绪,如果在复习过程中,把教材内容中有关“单位”的问题分类归纳到一起,形成一个知识链,达成知识结构的序列化,记忆起来就会一目了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小球

肺的基本单位:肺泡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功能和结构单位:基因

总之,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生物学中所蕴含的科学美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归纳总结,找出各知识间的规律和联系,通过上述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促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2002.10,(第一版).

[2]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6-76.

[3]周美珍.中学生物学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生物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及引导策略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探究教学有效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