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财富

时间:2022-08-24 01:20:17

哲学和财富

哲学和财富

有次,央视财经频道的《对话》栏目邀请了中美两国一些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制作节目。其中,美国高中生都是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中国高中生也是已被北大、清华和港大录取的优秀学生。智力上的表现双方势均力敌各有千秋,但整个节目中,在价值观的选择方面,中美学生表现出的巨大差异令人沉思。

财富的选择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等4个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的解释是: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中国高中生恰恰相反,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却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的。

这直接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这个价值观来自孩子们成长的环境:父母的教育、学校的培养以及周围环境的熏陶。在国内,有太多智商高、条件又好的女孩子都抱有“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有钱的好老公”的陈腐观念,周围的人也给她们这样的劝慰——包括很多成功人士!其实,这种金钱和权力至上的观念既不符合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不符合孔孟之道,也不符合我们宣扬的五讲四美、八荣八耻的道德观。

在我见到的人中,即便再有钱也不会比罗斯柴尔德家族有钱,因为他们曾经持续八代不衰、近两个世纪控制世界金融业百年;即便再有权也不会比索罗斯有权,因为他手无寸铁只带领一个团队就通过真正的“货币战争”击败了曾经全球第一的强权货币——英镑,从而击败了一个国家——大英帝国!

对于国内这些优秀的高中生来说,罗斯柴尔德在访华期间说过的话或许能让他们深思:“中国最好的学生去学习金融,而我的孩子们选择了哲学。我认为哲学能让你活过得更明白。”也许正是这种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成就了这个家族百年不衰的神话,也让他们通过对真理的追逐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对目前“向钱看”的中国社会和浮躁的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最有价值也是最智慧的忠告。

知识的效用

在法国,父母如果这样教育孩子的话将会被人唾弃。即使在丝毫不回避金钱的美国,中国高中生的选择也会被认为缺乏教养。虽然“务实”是个好习惯,但有时更需要“务虚”。知识使人接近真理,也使人变得智慧,而有智慧则会有财富。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泰勒斯,一天到晚不修边幅,粗茶淡饭沉醉于自然哲学研究。而当时就有人说自然哲学无用,越学越贫困。泰勒斯对此不屑一顾,心想自己之所以贫穷,只不过是因为自己不想发财致富,既然众人诋毁知识和哲学,那就让他们看看知识的厉害。

由于泰勒斯精心研究天文气象,头一年冬天就知道来年的橄榄要有一场大丰收,于是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到橄榄榨油器上,第二年橄榄产量果然出奇高,榨油器供不应求,泰勒斯抬高租金大赚了一笔。于是泰勒斯告诫人们:哲学家们只要愿意,是很容易发财致富的,只是我的兴趣不是发财,而是研究科学罢了。

有人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一个人如果仅仅凭体能获得财富,只能供养几个人;凭技能获得的财富则可以供养十几个人;凭智能获得的财富就可以供养无数人。实战中也常有一个智慧的决策影响了整个战局的例证,所以才有某某人价值千军的说法。

智慧的力量

《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的故事则是智慧转化为生产力的例证。其中我们看到了知识用于分析、上升为智慧、再加以胆识所形成的惊人成果。首先,孔明有知识因而有先见之明,那就是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当天早上会有大雾,所以可以利用之;其次是运用知识来做分析,他知道曹操性格乖戾多疑,即使手握优势兵力也不愿意在情况不明时贸然出击免得遭到埋伏;再次就是智慧,他判断曹操会选择一种风险小又能不失战机的还击方

式,那就是放箭,御敌于营门之外。这样孔明就可以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即不用生产就会有收获的方式。最后还要提到胆识,要敢于在强敌面前摆开决战架势,让对方只能加大投入——万箭齐发,自己则只需少量支出就能有大量收获。

胆识相当重要。如果分析对了却贪生怕死,不敢冒险集结20条小船前去击鼓布阵,一样得不到10万支箭。因为他们以这些没有装甲的小船,加上区区600名士兵面对强敌,一旦布阵前雾散或者敌人反其道而大胆出击,他们则必败无疑。

现在大家常说“信息不对称”,就是你知道情报而我不知道,你了解的事情比我多。于是,知道多的人会占得先机,知道少的人会屈居后进。但许多信息来自知识以及知识的积累尤其是知识的集成。就是说,即使面对同样多的信息和同样杂乱的情报,分析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而从中找到线索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则在于分析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知识的集成。孔明的智慧,不仅在于他的知识,还在于他根据历史经验集成的分析和判断力,能将这些信息总结出一种趋势并加以利用。他能预测出冬季东南风出现的时机,并加以充分利用。

相比之下,知识稍微欠缺的周瑜和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外来人曹操只知道当时的季节经常刮的只是西北风,一个没有找到战机,一个没有预测到风险。而这样的战机就如同商场上的商机,和许多人的习惯性认知相左,有时逆势而来,而且稍纵即逝。从这一点上说来,孔明也是个哲学家,因为哲学是自然科学和补会科学的总和。

低调的作风

有意思的是,被人称作金融大鳄的索罗斯也重视哲学,其著作《开放社会》和之前的许多文章都充满哲学思考。我曾经在10年前陪同厉以宁老师夫妇去他家里,那天晚上我仔细观察,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面对的是一个智者和哲人,一位平和有绅士风度的长者就像后来见到的罗斯柴尔德男爵一样。整个晚上,索罗斯都没有提及自己最熟悉的金融策略,而是谦虚地询问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他自己也说过:如果不是进入金融领域就可能成为一个哲学家。

哲学家都会举一反三,在面对获取真理还是财富、智慧还是权力孰先孰后这个问题上还真有与常人不同的途径:你当然可以像国内那些高中生那样直取财富和权力,尽管这样持续不了多久;你也可以像这些智者那样通过领悟真理和智慧再去占有它们,那就可能维系百年!

不仅在国内,即便从世界格局上看,财富的转移也正在加速。在中国,那些暴发户钱多得花不完时一定会附庸风雅,吃西餐听音乐甚至建剧场,有一个算一个;而在西方,那些破落贵族即使倾家荡产后也不见得会趋炎附势,有的甚至宁肯清贫,就像中国旧时代隐居的那些志向高远又性格清高的人一样。

或许只有在几十年后再回首,我们才能理解当今社会真的是太急功近利了!

我们的时代已经逐渐由体能获取财富进入到由技能获取财富,但尚未达到由智能获取财富的境界。中国还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处于凭体能获取财富的阶段,这是思考智慧与财富关系的人们不得不注意的一个严酷的现实!

对那些参加过和以后会参加中外对话、交流的国内学生,我要送他们一句格言:这个世界上最丰富的是物质,比物质更丰富的是生命,比生命更丰富的是人类智慧。

上一篇:浅析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理论转向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浅析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