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24 12:40:31

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幼儿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在幼师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希望对幼师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幼师 职业能力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不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标准。幼儿师范学校作为我国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主要途径,要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人才,一方面要重视在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根据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然而,综观现阶段我国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状况却可以发现,目前,多数幼儿师范学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与一般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教学的着眼点仍然只局限于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而这显然是不符合幼儿师范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的。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借此为幼师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教育还没有实施分科教学,所以,为了确保幼儿园体育活动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科学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能力就成为了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了科学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能力,才能够确保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科学有效开展,才能够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而对于幼儿教师的主要来源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说,其科学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所开设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等课程来获得,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获得,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则,促使学生将所学习的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与基本的运动理论和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好的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活动奠定基础。由此可知,通过幼师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在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学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中,职业道德的培养,就是要在幼师体育教学中渗透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幼师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引导幼师学生树立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的信念;其次是职业教学能力的培养。职业教学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通过幼师体育教学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职业教学能力,具体包括口令指挥调队能力、领操编操能力、游戏实践能力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学生体育职业能力的支撑;再次,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的着眼点在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竞争精神的培养等心理素质的层面,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尽快适应工作和社会要求的关键;最后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有效学习、个性化成才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组织开展幼师体育教学活动时,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采用探究式教学、自主合作教学等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要注意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向标,要通过幼师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幼师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幼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具体来说,在制定幼师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幼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目标,一是,基本目标。幼师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与一般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二是,拓展目标。幼师体育教学的拓展目标则是由幼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指的就是与幼儿师范教育领域的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目标,具体到体育教学而言,就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师范学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职业能力的目标。只有包括了这两个层面的目标,才能够确保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幼师体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

其次,要注意根据幼师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多是18-21岁之间的女生群体,这部分学生不但在身体形态和生理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在心理上也具有明显特点。例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等。所以,在通过体育教学来促进幼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就要注意根据幼师学生的上述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安排。例如:根据幼师学生的身体形态结构特点,多安排动力性的练习,少安排静力性的练习;根据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等,只有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在这些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之中,才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完成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彭才根.全人教育理念下学前教育五年制幼师职业能力重构的探讨[J].江苏教育研究.2014.09.

[2] 刘玉琳.制约幼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01.

上一篇:浅谈小学跨栏跑的业余训练 下一篇: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及其对大学生审美观的影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