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宜体悟深情

时间:2022-08-23 11:46:31

听了知名教师支玉恒《再见了,亲人》这节课,引发了听课教师的深思:阅读教学就应该像支老师一样,巧妙设计教学中“动”与“静”相宜的环节,让学生真正体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情。

逆转角色激将,调动学习热情

师:他们根本不是亲人,你们都弄错了,作者也弄错了。

(生不服气,举手)

师:还举手?是不是想和我辩论?

生:是!

师:现在你们还辩论不过我,你一辩论肯定输。想不想赢?

生(齐):想!

师:想赢你就得好好读书,还得再好好读课文。这回读课文,可不能像你们以往那样读课文,拿起来念念就完事。这回读课文,听我说,要抓住两点:第一点(板书:抓事实)抓什么?

生:抓事实。

师:抓事实。课文里写了好多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很多事情,要抓住这些事实,好好读,好好理解,理解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这些事情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好好去理解。(板书:理解)理解完了,变成你自己心里的道理,然后就拿这些事实为依据,好像一个法庭上的律师一样,来和我辩论。(板书:说服)读――

生:说服。

师:说服谁?说服我,让我低头认错,我这四个字写错了。但是你道理说得不好,我不会认错。你得讲道理。这是第一抓。第二抓,(板书:抓情感)抓什么?

生:抓情感。

师:课文里有好多抒情的句子,情感非常强烈。如“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您为了给我们洗补衣服,已经几夜没合眼。您这么大年纪,您支持得住吗”。要含着饱满的情感,练习把这些抒情的句子读好,好好去体会这些情感,然后读给我听。(板书:感动我)再感动我。一要说服我,二要感动我。怎么读呢?一字一句地往下读,有了事实了,你抓住它了,用笔勾下来,抓住情感的句子了,也把它画下来,然后去理解,去体会。再来说服我,感动我。什么是说服呢?那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晓之以理”。什么是感动呢?那就是“动之以情”。不过,平常上课都是老师向同学们揭示道理,来说服同学们,今天翻过来了,你们向我“晓之以理”;平常都是老师用情感来感染同学们,今天也翻过来了,你们好好读课文,用充沛的情感来感染我,来感动我。

支玉恒老师逆转了师生角色,一改以往教师说服学生、感动学生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与学生观点不同的环节,即教师认为课题写错了,不应该用“亲人”这个词语,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之间不是亲人。而学生认为作者没有写错,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是亲人。支老师故意制造分歧,目的就是为了“激将”。这一奇招妙在抓住了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师生间关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是否亲人之争,犹如一块强大的磁石牢牢“拨”动着学生的每一根神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教学理念被支老师运用得淋漓尽致,请学生抓事实来说服自己,抓情感来感动自己。这一环节是 “动”环节。

静心阅读深思,启动生本对话

师:你们需要多长时间能读到可以跟我辩论。

生:10分钟。

生:15分钟。

师:我给你们15分钟,一边读一边勾画,一边批注一点字。你准备怎么说服我,什么道理?一条、两条、三条……给你们15分钟,这15分钟我一言不发,大家静静地读书。

支老师和学生友好协商读书需要花费的时间,可以看出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他大胆地给学生15分钟读书的时间,将他们引入到徜徉于文本之中用心阅读的“静”环节。文本的意义就应该是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起来的,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与文本对话,深度阅读。

师生碰撞思维,拨动情感之弦

师:下面咱们就正式开始辩论,我先说说怎么辩,谁想发言就举手,我把你请起来的时候,你先说一句话,说“老师我要说服你”,或者是“老师,我想感动你”。你想说服我也好,想感动我也好,都把你勾出来的语句有声有色地读出来。不就变成你的道理了吗?跟我讲道理,讲到最后还得说一个反问句。你们看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段最后都是什么符号?

生(齐):问号。

师:都是反问句,书上既然有这么多反问句,我们也跟着学一学,你们说服我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是个反问句,来质问我,使我哑口无言。好不好?你要想感动我,当然就是把你勾出的段落有声有色地读给大家听,看看能不能感动大家,感动我。谁来第一个发言?好,你来!

生:老师,我要在此说服你。(生读第一自然段中大娘为救伤员,失去小孙孙的相关语句)

师:读高了。(支老师语气低沉、缓慢地范读)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生:这个句子说了,大娘为了伤员不再受重伤,毅然放弃了小孙孙的生命,先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再返回去抢救小孙孙,小孙孙和大娘的感情一定是很深很深的。

师:而且是什么样的小孙孙?

生:是有血缘关系的小孙孙。

师:当然是啦,是唯一的小孙孙。什么叫唯一的?

生:是只有一个的小孙孙。

师:再也没有第二个。接着说。

生:小孙孙和大娘的感情已经很深了,但是大娘为了伤员,放弃了小孙孙,先救了伤员,这可以体现大娘对志愿军的深厚感情。难道这不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难道他们不是亲人吗?(掌声)

师:你说的道理我相信了,说得不错。

生:老师我想说服你。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是“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师打断学生的朗读,深情地范读)

师:好好读。

生:“……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这里是写朝鲜妇女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志愿军补给粮食,她既然敢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志愿军,难道这不是亲人的表现吗?

师:对。

生:第二个事例是“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段话写了朝鲜的一名大娘,宁愿牺牲自己亲爱的小孙孙,也要把志愿军伤员安全转移。

师:再说说这句话,“宁愿牺牲自己亲爱的小孙孙”?(台下听课教师和同学们都笑了)

生:宁愿失去自己亲爱的小孙孙。

师:这回就对了,再重说。

生:写了朝鲜一名大娘,宁愿失去自己亲爱的小孙孙,也要把志愿军伤员安全转移。这位大娘既然舍得失去自己的亲人来帮助志愿军,难道不是亲人的表现吗?

生:还有第三个事例是“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这一段写了小金花的母亲和小金花为了救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员老王,小金花的母亲跟敌人同归于尽,小金花的母亲敢牺牲自己来救中国人民志愿军……

(师打断:宁肯牺牲自己)

生:宁肯牺牲自己来救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也不是亲人的表现吗?

师:非常好!我给你鞠个躬。(掌声)

…………

生:老师,我想感动你。“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

师:多么美的景色啊!就是在这么美的景色里出事了。再重读。

生:“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

师:回忆的读法。(师范读)

(生放慢语速,沉浸在回忆的思绪中读)

师:读得非常好,读得非常好。

生:老师,我要说服你。我补充前面一个同学的。(生有感情地读:“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师:这句话小金花是对谁说的?

生:对妈妈说的。

师:妈妈听得见吗?

生:听不见。

师:实际上是对谁说的?

生:对自己说的。

师:对自己说,把仇恨记在心里,所以读这一段要断断续续,咬牙切齿,声音不要太高,因为是对自己内心在说话。(师范读)

(听听我读这句话。生饱含感情再读)

师:从头再读读这段,把这个特殊的句子读好。

(生再次深情地读)

师:好,读得好!大家一起读读这句。

(生齐读)

师:对了,你不是要给她补充、要说服我吗?

生:这一段除了讲述小金花的妈妈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救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时讲了小金花在得知她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时候都没有哭,可是在与志愿军叔叔分别的时候却落泪了,也是表达了小金花与志愿军血浓于水的亲情。这难道不是亲人吗?

…………

师:经过这一堂课的辩论,我服了你们了,你们确实感动了我,也说服了我。特别是最后这几段,两个国家的人民――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把鲜血洒在一起,凝结在一起。即使有亲缘关系的人也不一定经常能这样。虽然在亲缘关系上说他们不是亲人,但从他们在战斗中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他们不但是亲人,而且胜似亲人。这就是这篇文章作者的思路。

当支老师愿意将公开课中15分钟的时间还给学生去静心读书时,台下的教师一片唏嘘,他们觉得不可思议。这可真的让我们为支老师捏把汗:没有教师的干预,学生能读懂文本吗,能悟出深情吗?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当进入到这个激烈的辩论环节时,学生的话匣子犹如开了闸的洪水,源源不断地涌出。同时,支老师并不是让学生泻出的洪水肆意流淌,当他们的朗读不够深情、语速过快时,他适时点拨,让学生涌出的洪水能够激起更高、更美的水花。无论是要说服老师的学生,还是要感动老师的学生,他们朗读的每一句话、表达的每一个观点,都有力地证明了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之间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一观点,师生间的对话碰撞出了精彩。表面上,支老师在这轮辩论赛中输了,实质上他的激将法赢了。因为,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悟出了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之间的深情厚谊。这一“动”的环节拨动了学生心灵深处那根情感之弦,他们朗读到位了,感悟到位了。(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孺子学校)

E-mail:

上一篇:师生共读酿诗意 下一篇:瓶装水灾 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