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某小学近6年恶性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分析

时间:2022-08-23 10:39:32

浏阳市某小学近6年恶性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G 478.2 R 5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2-0175-01

【关键词】 血液病;淋巴;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作者简介】 龙湘泉(1970- ),男,湖南浏阳人,在读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流行病学。

【作者单位】 1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 410078;

2 浏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98年至2004年4月,浏阳市某完小有5名师生死于恶性血液、淋巴系统疾病。为查明发 病情况,笔者于2004年4月上旬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制定个案调查表,走访5名死亡师生的父母或亲属,查明发病、治疗、确诊、死亡情况以及 与发病 相关因素。对学校现址的环境、建筑布局以及周围环境进行现场察看,用INSPECTOR射线监 测仪对学校环境及死者原居住环境进行放射线监测,同时对学校内外环境采集土样、空气 、水样作苯及苯同系物分析。

2 结果

2.1 死亡病例情况 5例死亡病例中3人为该校学生,来自不同班级,2人为 该校教师,年龄为12~36岁;除1名男生外,其余均为女性。经省、市级医院诊断,2人死于 白血病,2人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1人死于淋巴瘤;家庭住址分布在4个村5个组。

5例死亡病例中,除张某2 a前在城区购有新住宅外,其余发病前居住环境均为土墙木瓦结构 , 发病前均未查出有使用高危药物史、重大疾病史和放射线治疗史。除2例患儿为姨表兄妹外 ,其他病例均无血缘关系,家庭成员中均无遗传疾病史。

2.2 学校布局和环境 该校建在一小山上,有教职员工14人,设7个班,在 校学生380人。有教学楼2栋,均为砖瓦结构。1号教学楼建于1975年,现为教室及教师办公 室;2号教学楼建于1980年,目前除有2间留作仪器室外,其余均已闲置。学校四周为绿化 环境,左侧为化工厂,已于1998年倒闭。

对学校教室、办公室、食堂、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小卖部等不同部位25个点进行 放射线监测,全部低于参考标准;学校外环境7份土样和2份水样进行苯及苯同系物检测,未 检测出阳性;学校内不同点室内13个空气样品检测,亦未检出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

学校旁化工厂的前身是瓷厂,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生产化工材料。主要产品有高温、中 温脱氧 剂(主要成分为CO2,SiO2,NaCl,BaCl2)、固体渗碳剂(主要成分为木炭,BaCO3,N a2CO3,CaCO3),还进行过NaCl,KCl提纯。所有原材料均从外地调进,本地只负责加工 。1995年转产生产磷肥,磷矿石及其他原材料均从外地购进,1998年化工厂倒闭。就距离和 地势分析,化工厂对学校尚不构成直接污染。对5名死亡病例家庭居住环境36个点进行放射 线监测,亦全部低于参考标准。

3 结论

该校师生中死亡的5例恶性血液与淋巴系统疾病病例分布于不同年份,3例学生来自该校不同 年级和不同班级,原住址分布于4个村5个组,在年级和家庭住址上无明显聚集性,未发现明 确的致病因素。发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收稿日期:2006-10-10)

上一篇:一起学校B型流感爆况分析 下一篇:北京市通州区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常见病患病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