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课堂的40分钟去哪儿了

时间:2022-08-23 07:09:16

小班化课堂的40分钟去哪儿了

传统的班级有学生40人左右,有的学校班级人数甚至接近50个,而一堂课只有40分钟。如果一个老师把这40分钟分配给每个学生,每个学生各得1分钟。虽然教学环节中很多部分是学生共享的,这种计算方式没有确切反映真实情况,但也从某个角度体现了传统课堂上一个学生能够被老师关注、能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几率很小。

心理学上有一个皮革马利翁效应,即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现在我们学校实行的小班化教学就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被关注的需求,使得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更加密切,课堂中锻炼的机会也多了,能力更容易得到发展,也更接近教学目标。

所谓小班化教育,是指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较少班额(不超过30人)的教学班级之内,按照其特有的内在价值和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育形式。在课程设置上,它强调人文精神,重视统编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统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为学生构建起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新场景。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而传统教学由于学生较多,学生被老师关注的机会较少。小班化教学后,课堂40分钟该去哪儿呢?我想教学设计必然要进行调整。

由此我想到我的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新鲜出炉”的对比让我产生了非常直观和深刻的反思。2010学年至2011学年我以乡镇教师的身份到街道小学交流工作两年,我带的班级有47人,从一年级新生带起,两年学满又回到龙观中心学校,重新从一年级带起,两所学校,两种教学方法。

我以两种教学法教学同一篇课文的经验,直观地展示学生在小班化教学下的课堂活动,投射课堂40分钟去哪儿了。

人教版语文二下第二组第五课《泉水》的教学片段

传统教学法:

朗读感悟,学习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

读第2―5自然段,想想泉水一路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并用横线画出泉水说的话。反复读读泉水说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1)第2自然段

师:自由读读泉水说的话,你感受到什么?你从哪个词或者哪句话读出泉水很大方?

生:“来吧,来吧!”

师:这儿还有一个感叹号呢!你能热情地读读这两个词吗?我们一起热情地读读泉水说的话,想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泉水很多。(板书:多)

师: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泉水很多?

生: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见过水塔吗?“天然水塔”是指什么?

生:是指山。

师:大山可以储存大量水分,即使在不下雨的时候,水源源不断地从大山里流出来,不正像一座水塔吗?你能读出泉水的多吗?

生:(读句子)

师:这么多、这么热情的泉水,山里的姐姐一定喜欢。我们一起欢快地来读读吧!

(2)第3自然段

师: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自由读读泉水说的话,你感受到什么?你从哪个词或者哪句话读出?

……

(3)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

教学方法同上

小班化教学法:

朗读感悟,学习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 读第2―5自然段,想想泉水一路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并用横线画出泉水说的话。反复读读泉水说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1)第2自然段(重点教学,教给学生方法)

师:自由读,读泉水说的话,你感受到什么?你从哪个词或者哪句话读出泉水很大方?

生:“来吧,来吧!”

师:这儿还有一个感叹号呢!你能热情地读读这两个词吗?我们一起热情地读读泉水说的话,想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泉水很多。(板书:多)

师: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泉水很多?

生: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见过水塔吗?“天然水塔”是指什么?

生:是指山。

师:大山可以储存大量水分,即使在不下雨的时候,水源源不断地从大山里流出来,不正像一座水塔吗?你能读出泉水的多吗?

生:(读句子)

师:这么多、这么热情的泉水,山里的姐姐一定喜欢。小组成员读读这些句子。

师:我们一起欢快地来读读吧!

(2)小组合作交流3―5自然段

师: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学习,先读读3―5自然段,想想泉水一路上还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再读读泉水说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再合作完成练习纸。

师:五个小组各指定一人为代表汇报交流。

传统教学法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的;小班化教学法下的课堂更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的基础上互帮互助,继续学习。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目标,在小班化教学条件下,学生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都拓展了,老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变薄了。老师不再“唾沫横飞”,对教师课前准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中心学校)

上一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尝试教学模式下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