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文化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时间:2022-08-23 06:52:23

关于促进文化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郑继伟副省长所作的《关于促进文化发展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本届以来,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工作,立足浙江实际,积极顺应文化发展新趋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加大文化投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推动我省文化持续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快。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文化发展繁荣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文化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偏低,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够有力,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还待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和竞争力还有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较为薄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还存在一些困难,文化产品与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等。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各级政府应当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中的重要意义,增强文化自觉,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把文化发展繁荣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点,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省、市、县三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文化建设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克服文化发展中某些“重数量不重质量、重事业产业不重人的素质培养、重硬件不重软件”的不良倾向。各级政府要把文化建设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和“十大计划”,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及时制定浙江省文化发展指标体系,加快建立包含体育、旅游等内容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加快推动我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构建全省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二、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增强财政投入有效性。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投入力度,通过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和政策激励作用,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省政府要落实省委决定要求,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财政投入增幅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十二五”时期文化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应当高于“十一五”时期。督促市县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借鉴兄弟省市做法,研究大幅增加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创意、影视创作、新闻出版、数字动漫等文化产业发展重要门类和重大项目,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每年应安排一定比例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个人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加强监督考核,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文化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减少浪费,杜绝文化“形象工程”,通过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激励约束和绩效评价机制,确保财政投入的有效性。

三、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有效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各级政府要正确把握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各地实际,遵循文化艺术自身规律和市场规律,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扎实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内部机制改革,鼓励文化单位加快建立富有活力的经营管理模式。培育和重塑一批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有效调动改制单位积极性,增强活力,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有效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文化市场综合改革成果,不断完善和创新科学合理的文化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

四、贴近群众,夯实基础,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网络设施建设。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效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和作用,加快推进浙江图书馆新馆、省档案馆新馆和浙江艺术学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要进一步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注重实效。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和“文化低保工程”,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群众文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健全服务评价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规划,完善政策,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省级有关部门要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和各产业门类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不断增强规划的合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快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技术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文化发展体系,推进文化产业“122”工程,确保我省的新闻出版、影视服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继续保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积极扶持文化龙头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努力将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等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做强,打响自主文化品牌,发挥龙头企业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扶持和促进政策,在落实好国家和省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更加有力的税收优惠、土地供给、财政补贴、人才引进等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企业应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的经济文化双重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公平竞争。降低初创小企业准入门槛,加大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税收减免或奖励等方式,扶持其健康发展,走出一条有浙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六、优化环境,培育人才,不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发展,人才为本。各级政府要把构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摆在突出位置,统筹促进各类文化人才发展,注重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青年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稳步推进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培养理论、新闻、文艺、出版、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高校在文化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积极引进优秀文化人才和名师大家,不断加强文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大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力量,重视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学习培训,重视培养基层文艺骨干、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鼓励有专长、有热情的人员从事基层文化工作。有效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真正做到以政策吸引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让事业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以上意见,请省政府研究处理。

上一篇:加强市县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各级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