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3 02:38:03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一体化发展,使得国际上常用的关税或传统非关税措施难以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形成有效限制。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大国,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受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战略性影响越来越严重。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降低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当今乃至今后维持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绿色壁垒;对外贸易;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一、绿色壁垒的概念和特征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换句话说是国家在发展国际贸易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的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标准用来限制和保护本国经济贸易不受到

其他国家或地区产品进口对本国经济贸易造成影响,以保护本国经济贸易市场不受外来贸易的冲击影响为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是环境保护运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顺应时代贸易发展需求的。就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而言,主要体现在名义上具有合理性,形式具有合法性,保护内容具有广泛性,保护方式具有巧妙的隐蔽性等等。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就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来看,绿色壁垒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绿色壁垒影响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

从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来看,我国的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或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通常这些发达国家或地区都是“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国,环保行动起步早,成效大,公众环保意识强,环保技术位居世界前列,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产品环保性方面要求较高。而我国本身属于发展中国家,环保意识相对薄弱,环保技术也相对落后,许多出口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所要求的绿色标准,使得我国出口产品受市场范围限制,难以跻身国际市场。

2.绿色壁垒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通常会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实施绿色认证、征收绿色关税等措施来限制其进入本国市场,致使发展中国家在出口产品方面难以通过打入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而丧失竞争优势。这种情况被视为绿色壁垒,它倡导的是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原理及理念融入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及销售等各环节,形成无公害、无污染的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在此情形下,部分的出口加工商为了能够是自己的产品达到出口环境标准要求,通常会采用更换产品包装、标签、加大卫生检疫各种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和产品广告宣传等方式来实现,这样一来产品出口费用增加,致使出口加工商的经济效益日益下滑。

3.加速了发达国家污染产业或产品向我国的转移

基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门槛低,而发达国家环保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其他发达国家低标准、重污染产品纷纷涌入我国市场的现象发生。同时国外的一些产品加工商为了逃避本国的绿色贸易壁垒管制及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通常会将一些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就我国境内生产、加工和销售。这不仅影响了我国消费者的利益,还对我国的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1.提高产品绿色指数,推进我国出口贸易

目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意识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时甚至会导致已经污染的产品的流入到国外市场。所以,当我国在进行产品出口时,保证自身质量,才能更好地通过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要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环保意识,科学调整贸易商品结构,加大对绿色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提高我国绿色产品知名度,打响品牌效应,扩大绿色产品出口。

2.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可持续贸易

为了实现我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促使我国贸易产品快速步入国际贸易市场,提高产品竞争优势,需要国内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绿色标准的制定及协调活动,主动出击,透彻地掌握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国内企业应以国际市场绿色产品需求为导向,加大绿色产品开发力度,以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标准为依据,加强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使各个环节实现绿色化。具体分析,在产品设计方面要重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生产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能够进行二次或多次利用;在产品生产环节要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能源清洁化、原材料清洁化、生产工艺清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排放清洁化和产品清洁化;在包装上符合可循环利用和可生物降解的要求,尽可能消除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完善贸易环境法规,合理构筑我国的绿色壁垒

在环保立法方面,我国当前还不够完善。我国应结合目前本国的环保立法现状,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及技术指标,形成一套适合我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一方面使我国经济贸易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环境下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束缚影响,加快我国经济贸易快速同发达国家水平接轨;另一方面提高我国市场的环保准入门槛,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国内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同时需要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对经贸活动违法行为的依法惩处,积极发挥绿色产品和环境标志的示范作用。

4.力求通过ISO1400标准,穿越绿色壁垒

作为正在迈向世界市场的中国现代企业,在发展自身绿色产品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改变策略、革新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生产技术能力。并且带领企业从传统的粗放型产业模式向集约型发展。加强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而通过ISO1400系列标准认证,以获取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四、结语

随着世界国际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出口贸易过程中受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影响越发严重。为了能够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进而增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我国应积极地对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和市场形势进行整体把握,对绿色壁垒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吴肖林.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突破.南方论刊,2011,9.

上一篇: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认 下一篇:对增值税“扩围”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