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铁路发展战略机遇

时间:2022-08-23 01:49:17

“十一五”铁路发展战略机遇

铁路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世界铁路发展趋势,也是中国铁路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经济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运输需求总量将快速增长。这对运输能力、效率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时,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大,资源不足与加快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铁路发展面临新的压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要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为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各项目标,必须紧紧抓住铁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尽快缓解瓶颈制约,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的运力保障。

一、“十一五”铁路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全社会客货需求稳步增长,运输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据有关部门预测, 2010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货物发送量将达到19亿人次、32亿吨左右。年均增长速度为10.6%和3.7%。旅客、货物周转量达到820亿公里,25,0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9%和4.0%。“十一五”期间铁路运输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客运量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接近2000美元,城镇化率会超过5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旅客运量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对运输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旅客集散地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趋势更加凸现,大运量、中长途跨区域旅客运输需求会大幅度增长,同时城市间中短途客运量也迅猛增长,成为铁路旅客运输新的增长点。预计“十一五”末期,铁路客运量增长速度将达到12%,标志着铁路客运发展跨入新的时代。

(二)能源原材料为主体的大宗货物运输稳步增长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其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处于上升阶段。“十一五”期间,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为铁路运输继续带来很大压力。解决能源原材料运输问题,仍将是铁路运输的重中之重。预计煤炭运量的70%,大宗货物的70%,将由铁路承担。2010年铁路煤炭运量将达到15亿吨左右,冶炼物质运量将达到6.6亿吨左右,石油运量将达到1.5亿吨左右,粮食、化肥、农药等将超过2亿吨。

(三)区际间货物运输增长加快

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鼓励中部地区率先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全局发展做出的总体战略部署。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推动我国中、东部地区互联互动共同发展。随着铁路主要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区间联系通道加快建设,既有铁路服务线和电气化的改造,运输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为沟通大客户的交流、发展大市场、发展大流通,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持。区域间铁路运输量明显加快。

(四)进出口货物运输增势强劲

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世界市场资源共享将使外贸运输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一五”期间铁路在外贸货物运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预计2010年铁路港口及公路运量将超过12亿吨。满洲里等4个主要港口出入境货物运量将达到8000万吨以上。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消费市场日趋活跃,产成品、高附加值产品、外贸商品需求非常旺盛,这对货运集装化、专业化和快捷化,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铁路在集装箱,冷藏等运输市场有较快的发展。预计2010年铁路集装箱运量将达到1000万吨。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总体要求,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为核心,尽快提高运输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推进铁路改革,不断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持。

要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必须坚持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发展大局,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能源建设、国土开发等总体发展战略,保证货畅齐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坚持推进铁路快速发展。铁路快速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要紧紧围绕铁路快速发展,充分体现铁路现代化理念,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解决铁路面临的主要矛盾,加快铁路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注重铁路初级设备与应用设备、点与线、干线与支线的协调配套。要加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强化港口和国际联运口岸,拓宽主要通道和中心枢纽的建设。注重铁路建设和城镇发展规划结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铁路的关系。把五个统筹落实到铁路各项工作中。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4)坚持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系统引进先进技术,推进自主创新,借鉴国外铁路和国内相关行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建立铁路新的管理体制,促进铁路经营机制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发展目标是,铁路快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运输能力、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点线协调的铁路运输网络。基本建成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铁路运输服务体系。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有较大缓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更加强化。具体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1.路网规模迅速扩大。建设新线1.7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有线辅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万公里。2010年全国铁路连接里程9万公里,辅线电气化率达95%以上。

2.快速客运初步成网。通过建设客运专线发展城际铁路交通系统,形成以客运专线为骨干,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为中心,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2010年网络总规模达到2万公里以上。

3.继续强化煤炭运输通道,结合客运专线建设和既有干线改造,形成组织先进、功能完善、运力强大的煤炭运输系统。2010年煤炭通道总能力达到15亿吨以上。

4.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扩展西部路网,强化完善东中部路网。2010年西部路网总规模达到3.4万公里,中东部路网基本能够适应东部实现现代化,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

5.快捷货运更通畅。完成北京、上海、广州等18个集装箱中心建设,基本形成集装箱运输系统。2010年双层集装运输箱通道总规模达到约1万公里。

6.运输技术装备基本实现现代化。掌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通车组成套技术。货车载重量和安全可靠性显著提高。2010年电力机车承担运输量比重达到80%左右。基本实现铁路调度、指挥自动化、客货提交信息化、经营管理现代化。

7.铁路全面发展,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运输生产率布局和运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运输市场不断扩展,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运输经营收入较快增长,职工生活进一步改善。

8.铁路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投资主体多元化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化融资规模显著增加,政企分开不断深入,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铁路管理机制。

(三)铁路发展重点任务

1.加快铁路网的发展

(1)建设快速的客运网络。建设哈大、京沪、京广、石太、郑京、郑徐等客运专线以及南京经合肥到武汉,宁波经温州、福州、厦门到深圳的快速客运通道,建设京津、沪林、沪杭、广珠、广深、南京经芜湖到安庆、海南中环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施有线的改造,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使13000公里主要干线客车时速达到200公里,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2)强化煤炭运输通道。实施大型货轮及集中运输配套工程,分别形成2亿吨的大型基地和2亿吨神府基地煤炭外运能力。

(3)加快港口和口岸的建设。

(4)继续扩展西部路网。重点加强、青海到东西部地区,西部到华北、东北、西南地区,扩大区域间的能力。

(5)进一步完善中东部路网。对中东部加大电气化改造力度,实现京广铁路干线的电气化路网。

(6)建设集装箱运输系统。以北京、天津、深圳、武汉、乌鲁木齐、哈尔滨、沈阳、大连、成都、重庆等18个城市的集装箱为重点,构建双层集装箱的运输通道。使部分城市之间实现双层集装箱通道。

(7)新建和改造一大批客站,形成干线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城市地铁、公交系统等多种交通方式衔接紧密的客运中心。

2.大力推进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按照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要求,立足国产化,引进先进技术,严格生产,打造中国品牌,使我国的技术装备产业,能够全面掌握国际的先进技术,提高自主能力,加快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在机车方面将大量发展电力牵引。2010年机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9万台。尽快实现时速200公里以上通车组的国产化,要兼顾开发300公里以上的通车组。2010年通车组的配置,要达到1000列左右。

在线路基础设施方面,以繁忙干线为重点,完成全路8.5万公里大维修,大力提高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在通信信号方面,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建设GSMR和光纤为主体的技术。在铁路信息化方面,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资源的原则,推动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努力实现铁路调动指挥信息化,提高铁路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在节能环保方面,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安全卫生的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铁路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3.要加强铁路的安全,完善保障安全体系的建设。

4.积极拓展运输市场,要加快铁路的修建,增加直达特快,夕发朝至,朝发夕至的客运能力。提高铁路发送量和扩大货运市场份额。

5.积极稳妥推进铁路改革。

在管理体制方面,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铁路和国内相关行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以坚持运输统一指挥,保持路网完整性,充分发挥铁路的优势原则,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研究论证和组织实施体制改革方案。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加强铁路投融资法规建设。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到2010年铁路经营人才要达到大专以上70%,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要达到80%以上,高级专业人才比例要达到10%。

三、铁路投融资改革的方向和政策

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构建多元投资主体,形成多种融资方式,实现铁路投资体和融资机制的创新,为铁路投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 改进政府投融资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铁路投资具有初期投入大、回收期长、收益稳定的特点,一方面要改进铁路的投融资方式,通过政策引导,信息和规范市场准入,进一步引导社会投资;另一方面通过注入资本金等方式,提高项目的盈利水平,增强铁路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二)鼓励外资和社会投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铁路有投资风险低、经营前景好、收益稳定的优势,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类资本以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铁路的经营。推进现有铁路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并购参股的形势参与铁路企业资产重组,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投资效益。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为社会资本投资铁路提供更多的选择。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探索融资渠道。通过使用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信托计划、银行再贷款等方式,拓宽债务融资渠道。还要注意鼓励外资直接投资铁路,

(三)完善铁路监管体系,规范市场化运作行为。

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完善铁路行业制度,规范国内市场的主体行为。在运输、资源配置、付费标准,财务结算、公益性运输负担等方面,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为各类参与投资铁路运输经营创造平等的政策环境。

最后,要注意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保护各类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等,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上一篇:2006展望:中国经济 下一篇:净山.净水.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