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青年:文化分享活动的兴起

时间:2022-08-23 01:35:23

青岛新青年:文化分享活动的兴起

如果说青年人是时代的晴雨表,那么青年文化则一直是社会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时光进入2014年,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青年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青岛的青年文化活动也以沙龙、演讲会、分享型聚会等形式渐渐兴起。它们有的已经渐趋成熟,有的仍处在摸索期,在这个时代的宏伟叙事与个人主义盘根交错中,这样一批青年文化组织及其活动所呈现的,正是青年人坚持分享知识与见解的执著,以及自由、独立、多元的参与精神。

2011年6月,一群年轻人发起了CAPE,意在打造青年人社会实践和交流的平台。2012年2月,12个年轻人筹资在北京五道口华清嘉园小区,在国内首创“青年空间”概念,最初的房号是706。同年10月,西安交大青年文化交流项目“明眸沙龙”正式启动。

2012年11月,青岛有了第一家,或许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真人图书阅读组织――青柚真人图书馆。

2013年9月,当时还以“果壳青岛”为名活动的科普分享组织“岛城绘梦师”举办了第一次线下活动。

2014年1月,青岛第一家类TED青年演讲会组织――见闻演讲会进行了首次线下聚会。

而青岛成立较早的“青一讲”,以及新近成立的YBG,和将要在青岛落地的TEDxTangdaowan(唐岛湾),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活动方式与风格。

也就是这一两年时间,这些以青年――尤其是城市青年为参与主体的文化交流活动,真正开始由线上走入线下,在青岛一些实体店中(如不是书店、繁花・我们图书馆、CHNIA公社)开展起来。无论是需要消费饮品,或是纯粹的公益分享,更多的青年人已经开始关注这些组织并投身到这些活动中,有着各自不同程度的收获。

青柚:阅读真人图书

从2012年11月18日举办第一次真人图书阅读活动,青柚至今已有了九次活动举办经验。最近的一次,是今年的4月27日,恰逢世界阅读日刚刚过去,又以纪念青柚这一想法的萌芽为名,6位真人图书分上下两轮各50分钟进行交流分享,这与其常规的三位分享者不同。

“青柚”意指青年、青岛、及“youth(年轻人)”的谐音,其真人图书馆的构想,始自宋硕在《城市画报》2011年4月刊上看到的相关报道,而Living Library(真人图书馆)这一发明,则是源自丹麦,2000年由5位年轻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受到罗斯基德音乐节的邀请,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真人图书馆活动,75本真人图书的出借,更像是一种打动人的行为艺术。

2012年的中国,北京、香港、广州等地,已出现有着各自风格的“真人图书馆”。青岛的青柚,在主创人相继结识之后一拍即合,也于当年年末成立。其藉由豆瓣、人人网、微博等活动内容,活动地点设在青岛的书店、咖啡馆、青年旅舍等处,这些地方既有迎合青年人兴趣的文化氛围,又能提供相对私密的公共空间。从其创办至今的一年半时间里,真人图书有过在崂山过自给自足生活的家园计划艺术家,也有过民谣歌手和热衷公益的青年,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在创办者的邀请下,相继成为真人图书,将独特的经历共享。

从最初的做一家真人图书馆,到现在宋硕对其定位为“专注于青年发展的社会创新组织”,从阅读一本本真实的人之书,到现在致力于从了解一个个人开始,解决青年人与社会联结的问题,青柚的目标渐趋明晰,活动也更加精致。

“开始是我们求着找场地,现在是实体店联系我们”,从宋硕的这句话中,不难发现她曾经的艰难,以及现在的些许自豪。

青柚的创办者是三位90后女生,中国海洋大学的宋硕今年已大三,而青岛大学的韩笑也已大四。谈及未来的规划,青柚依旧会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将来或许会做成流动的品牌,做成某种社会企业”,宋硕告诉记者,青柚真人图书馆的道路,会向专注社会创新与青年发展的自组织靠拢,且不排斥商业合作。

最新的一次特别活动,青柚选在了5月17日,即“国际不再恐同日”,有四位志愿者参与分享同性恋相关知识与话题,这也与其最初的发掘普遍不受人理解但渴望分享交流的真人图书初衷相一致。5月18日,宋硕与韩笑还作为主创和嘉宾,参加了由其支持发起的“青岛青年聚”第一次活动,分享了来自北京“社会创新周”的见闻感受。

“相信对话产生的力量,围绕人来搭建联结一切的平台”,韩笑所言,正是青柚正在做的。5月31日,青柚还将在上午办一场真人图书阅读活动,而就在当天,青岛的见闻与YBG(young but good)也将举办各自的演讲会。

岛城绘梦师:科技影响生活

今年5月17日,万有青年烩at绘梦师之“五月的风”,这一青年科普类分享活动在青岛China公社国学讲堂举办。万有青年烩,本是果壳网的一种分享活动,而“万有青年烩at”,则是果壳网授权万有青年烩爱好者自行组织的类似前者的活动,从策划、内容来源到执行,全部由申请团队自主完成。

这是“万有青年烩at”在青岛的首次亮相。青岛的绘梦师团队核心是倪勇斌,这位人称“二哥”的1986年出生的小伙子,做着货运工作,说话严密而条理清晰,带领着由1啦成员组成的核心团队,将这次活动与“万有青年烩at”联合了起来。

其实,早在2012年,倪勇斌就通过翻墙软件ECoursera、Udacity、edX等网站,学习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上的科技知识。随后,他在国内知名科技主题网站――果壳网的小组讨论中,结识了一批来自青岛的年轻人,相互熟悉后,于2013年9月,绘梦师团队成立,并举办了第一次的线下技能分享活动,参加者多是果壳青岛的朋友。今年3月22日,第四次技能分享活动举办之后,由于与果壳网的关系密切,绘梦师团队申办了这次的“万有青年烩at”活动,而果壳负责提供宣传平台和部分科普书籍。

之前的技能分享,每人会有20分钟的发言,第三、四次参与者均达到100人,而“万有青年烩at”则硬性要求每人只有7分钟时间,听众也是从270余位报名者中遴选了100余人。在对演讲者的选择上,绘梦师团队要求是科技、科普相关即可,而“万有青年烩at”则有着更严格的审核。

此次“万有青年烩at绘梦师”有6位讲者,有地质学女硕士讲地球地理,有研究渔业的动物学博士讲南极生物,以及青岛世园会主创设计师讲解世园植物设计等。而这次之后,绘梦师团队又将回归到自己的科普分享活动。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做全科大学,让大学生和青年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新鲜知识”,倪勇斌对记者说,“在团队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后,我们可以为社会输送人才,一定的商业合作也是可以的,但目前组织者都是自愿行为”。

谈及青岛本土的青年文化分享活动的现状,倪勇斌坦言希望各个组织能相互沟通,相互促进,而不愿意看到陷入恶性竞争的可能性。

见闻:“青岛的TED”

TED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盈利机构,1984年起开始运营著名的TED大会,该会议以观点响亮的分享著称。见闻则是一家参照TED模式运行的基于青岛本土的青年演讲会组织,由现场演讲和网络视频相结合,向听众传递见解、信息和感悟。今年1月13日,见闻的创立者、1975年生的赵文,正式在豆瓣注册了见闻的小站,3月29日,第一次见闻演讲会在青岛举办。

在从事IT行业的赵文看来,见闻是青岛的TED演讲会,它鼓励本地“小人物”站上讲台,以此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一座桥梁,进行“去中心化”和多元的讲演。演讲者须是有一定的特长,对某领域有独到的观点见解,并有演讲的能力。参与见闻活动的讲演者,须能做到“有思考,有态度,有多元,有创新”,不能端着架子,他还告诉记者,“见闻虽被称作青岛的TED,但这是一个独立品牌,目前团队有三位全职工作人员,以后有可能成立专门团队运作这个项目,是否商业化尚在考虑”。活动组织还有认可见闻价值观的实习生和志愿者参与。

第一次见闻演讲会不仅有家园计划的冠华、乐学网创办人娄雷、“有意思吧”创办人宋少洋、小屋工作室的付延军、青柚的主创宋硕参加,绘梦师的核心倪勇斌也是演讲者之一。虽然有申明下午,1:30签到、2:20开始,部分听众临开始才陆续到达;在互动环节,问题的准备也显得不够充分等诸如此类的小细节,是赵文团队所没有预料到的,但他还是很有信心,“我们争取第二次的时候,弥补这些不足,在演讲者的选择,组织流程,以及场面掌控方面做到专业”。

在做演讲会的间隙,见闻还借鉴了TED演讲中马特所言的30天改变计划,开启了“马特焕新”线下实施、线上分享活动。

“Stay Curious(保持好奇)”,是赵文接受采访时谈得最多的一句话。“你能经历的最大冒险,就是过你梦想的生活”,这是一位欲参加见闻演讲会的报名者写给他的话。赵文认为,“见闻就是人与人的连接,每一个乐于分享的人就构成了见闻”,而这看似仅仅属于青年人范畴的活动,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影响更多的人,“我们需要更加开放,接受多元的思想”。

在唐岛湾的TEDx活动不久也将启动,青岛青年文化分享活动的大幕已渐次拉开。

这些基于青岛本土的青年演讲会和文化分享活动,在经由近年分布在各个书店、咖啡馆的读书会、讲座、聚会等形式后,业已成为新兴的渐渐成熟的青年活动方式。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已工作的青年人,在这个青年文化与亚文化相互影响,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时代,单一的、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已不能满足青年人对交流、沟通、以及知识的渴望,而随着更多青年人加入进来,精神生活也或可不再显露单调的面象,新的文化生活方式正在产生。

上一篇:航空八问飞行的那些事儿 下一篇:王溱:也说“零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