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意见

时间:2022-08-23 09:55:58

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意见

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切实提高广大员工对安全保卫工作的认识,看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典型案例评析》录像。银行员工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忧患意识,切实将安全保卫工作落到实处。

近年来,随着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安全保卫职能机构的加强和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安全防范能力。但是,由于银行所处行业的特殊性,相应地就给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和压力。

通过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典型案例评析》录像中各类案例的分析,结合实际,发现我们自身也存在的一些同样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

一是各级领导应当把金融安全保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上,切实加强领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行综合治理,常抓不懈。

二是要坚持抓业务和抓安全并重,主要负责人对保卫工作负总责,对本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要经常进行检查,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要密切和公安部门的关系,搞好和公安部门的配合,把公安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当成头等大事抓。

三是认真落实责任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防范和违章立制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增加抵御犯罪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教育、监督职工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章营业、押运、守库,坚决杜绝违章作业现象。

作为银行的一名员工,我们也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一是始终坚持抓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警惕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

二是要加强对金融机构诈骗、盗窃、抢劫、涉枪等案件案例深入分析,汲取经验教训,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三是要进一步深化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真正把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通过对近年来金融机构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的了解,使我们这些每天从事金融服务的一线员工感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的挑战还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仅是站好自己一班岗的问题。我们每天所面临的威胁仍然很复杂,有来自我们内部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的危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不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一定要反复思考,认真总结,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把好实际操作中的每个环节,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通过学习,我个人认为要做好我们的安全保卫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建立首席责任负责制

在我们整个银行系统内部,尤其是在高管阶层,要做到有人主抓安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状况,制定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好组织协调和落实。

二,加强硬件防控建设,确保金融安全

通过学来发生的金融机构典型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案件是发生在那些安全设施不完善的营业网点,不是安全设施不堪一击,就是某些硬件不能正常使用。

三,加强员工素质教育,提高防范能力

在做好硬件防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狠抓员工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在搞好我们柜台业务的同时,还应该定期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演练,避免一有突发事件工作人员手忙脚乱的现象。

四,建立内部监督长效机制

纵观以前发生的银行业突发事件,有的就是因为内外勾结造成的。从根源上讲,就是因为我们一些管理人员没能把工作做细致,不能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甚至是当事发之后,还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总是认为某某人平时表现还不错,可偏偏就是我们的一时疏忽,才让那些不法分子能够得逞。

总而言之:搞好金融业安全防范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牵扯的方面广,头绪多,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从源头抓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搞好此项工作。

上一篇:企业构建现代财务管理 下一篇:国内民间融资状况及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