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分析

时间:2022-08-23 09:19:42

水稻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分析

目前我国林业正在加速实现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重要转变。这五大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必然要求。2013年以来,黔东南州坚持以党的十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高举“生态>文秘站:<<a class="insidelink" href="/html/jiguandanwei_tag/linye/" target="_blank" title="林业">林业、民生林业”两面旗帜,紧扣“稳中提速、赶超进位”的总目标,按照“管住、搞活、有效益、可持续”的总要求,大力实施林业可持续增效工程,把林业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具有黔东南特色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截至5月底,全州实现林业生产总值达32.6亿元(其中:一产16.2亿元、二产12.1亿元、三产4.3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12.8%。

1 精心谋划,创新思路,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黔东南州具有发展林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比较优势,是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西南林产业基地和全国三个生态补偿示范区之一。但长期以来,“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全州林业经济的较快发展。为改变这一局面,黔东南州从林业产业发展入手,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效益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先后编制了“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蓝莓产业发展、木材加工业、西南林产基地、苗木花卉等产业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州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13.3万hm2、油茶基地6.67万hm2、茶叶基地6.67万hm2、中药材基地5万hm2、楠竹基地2.67万hm2、蓝莓基地1.33万hm2。力争林业产值每年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达到200亿元,使林业产业成为全州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2 创新载体,多轮驱动,强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黔东南州紧紧围绕现代林业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西南林产业基地、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坚持创新载体,实施“多轮驱动”,强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2.1 实施高位推动

成立了州、县、乡三级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产业机构,在州、县林业部门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产业办公室,并明确了专人抓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建立了州、县两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对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在产业发展工作调度上,以抓工业的办法对林业重点产业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强力推进产业发展。

2.2 实施政策驱动

坚持政策扶持与协调服务并举,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近年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黔东南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关于整合资源促进木材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林地林木流转促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草拟了《关于全面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对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建设规模、发展布局及重点建设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州级财政从每年5000万元农业专项资金中,专门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2.3 实施龙头带动

近年来,坚持把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策划项目,主动向外招商,已先后引进林业招商项目13个,签约资金32.7亿元。2013年,按照“温度不降,力度不减,领导带头,高位推进”的工作部署,再次策划了28项林业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向外招商,先后邀请了贵州天驰蓝莓开发有限公司、贵州恒瑞农业产业科技开发公司、福建省三明市顺良竹业有限公司、北京梦孤宇服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到黔东南州考察。6月13日,贵州天驰蓝莓开发有限公司拟在黎平县投资7.5亿元的蓝莓种植及加工项目已正式签约,计划在6a时间内,建设3333.3hm2蓝莓种植基地和1个蓝莓综合加工基地。同时,通过巩固提升,使全州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达到66户,其中,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企业由2011年的31户增加到38户。黔东南州9户林业企业被列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占全省26户林产龙头企业的34.6%。1~5月,全州实现林产工业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18.4%。

2.4 实施园区和基地促动

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坚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完善配套、规模发展的思路,选择基础条件良好的地域启动林业园区建设,整合资源,使园区建设在水、电、路等设施上实现全配套。目前,全州已建成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区15个,面积达1443.87hm2。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蓝莓、油茶、楠竹、工业原料林等特色产业基地。1~5月,全州共完成蓝莓基地土地流转面积2500hm2,占全年任务的54.21%,植苗1093.3hm2;新建油茶基地666.7hm2;楠竹基地1666.7hm2;工业原料林基地1.18万hm2。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有力地促动招商引资和特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2.5 实施林业下经济拉动

充分利用黔东南州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2012年,全州森林旅游接待人数达179万人次,总收入达3 .4亿元,为林农提供直接收入达1.6亿元。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麻江、锦屏、黎平等县建立了蓝莓林下养鸡、竹荪种植、林下竹鼠养殖等林下经济示范点,2012年,全州林下经济实现产值6.8亿元,12万农户实现增收致富。2013年以来,黔东南州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黔东南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5-2020)》进行了修改,积极向上争取林下经济发展资金,帮助各县市林下经济示范点申报林业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并争取列入微型企业扶持,力争林下经济发展再创新佳绩。

2.6 实施科技促动

积极推进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院建设,建立林业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加强林业产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产品附加值,推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如在蓝莓科技产业发展方面,黔东南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与中国检科院签署《合作备忘录》,达成了在黔东南州挂牌成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蓝莓及蓝莓制品研究合作中心”的意向协议,目前正在落实项目选址工作。与贵州科学院、贵阳医学院等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在黔东南州开展产学研活动,为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抢占行业高地。在种苗科技方面,采取招标、邀标等方式引入育苗生产单位。如:2012年,通过公开招标引入7家经济实力较强、有技术支撑的育苗企业进行蓝莓育苗生产,2013年全州蓝莓苗产量可达1000万株以上,比2011年增长了5倍,真正实现了企业主体、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的种苗保障机制。在有机产品论证方面,黔东南州麻江县通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蓝莓)认证示范创建区,依托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从2012年起在该校设立园艺技术(蓝莓班)专业,免费培养一批蓝莓技术管理人才。

在今后工作中,黔东南州将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措施,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把林业产业发展总量作为促增长的载体,大力实施扩量工程;把不断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质量为目标,大力实施提质工程;把林业综合效益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财源,大力实施增效工程,不断壮大林业产业,努力推动黔东南林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节水抗旱栽培管理技术方案 下一篇:竹荪和农作物套种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