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初探

时间:2022-08-23 06:36:22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初探

【摘 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人作才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必须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

【关键词】高职教育 适应 新常态

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时首次使用“新常态”这一概念,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新常态趋势性特征与重点任务做了更深入的阐述。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必须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

一、如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

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就是要更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提升技术技能和人才培养质量;就是要更加重视就业工作,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就是要坚持依法办学,实现学校健康稳定发展;就是要坚持多元办学,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新机制;就是要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接人才,走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二、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对教育理念提出的要求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首先要构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这不是对旧的教育理念的简单否定,而是根据新常态的要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提炼形成有利于培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高度融合人才的教育理念,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环境。例如,教育理念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办学定位。我们就要检查自己的办学定位是否符合 “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系统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基本原则。

三、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对教育质量提出的要求

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提质增效,让“中国制造”更多地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我们从过去重视规模发展转移到注重内涵建设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要求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告诉我们: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必须提高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培育创新型人才的职责。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不但要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一是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逐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树立标准即重点内容的理念,实践即落实内容的理念,提高技能实践课教学的比重。二是推行工学结合,树立实训即教学延伸的理念。三是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树立项目即教学实施的理念。四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人才培B模式,树立企业即大课堂的理念,促进产教融合。五是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让学生实现“双证”就业,树立就业好即人才培养好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做出贡献。

五、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对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向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实行开放性办学,积极构建有利于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有利于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发展决策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办学体制;二是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六、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对高校科研工作的要求

高校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体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把制约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为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价值体现在效益上”,在决策咨询、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资源和强大动力。

高职院校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联系生产实际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应该是高职院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方向和一直履行的服务宗旨。

七、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对就业工作的要求

发展职业教育,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有序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一是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高度重视在校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二是主动承担起培训社会人员的职责,为提高在职职工素质,为帮助社会人员就业创业做出贡献。

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一是重视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科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二是开展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帮助城市职工、下岗职工和农民工顺利就业。

八、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和思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

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继续实施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党团员、教师和学生干部为骨干,以德育课、思政课为主阵地,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网、校报、广播、微信为舆论宣传的主要平台,着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5.

上一篇:高职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通过自主游戏促进幼儿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