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教学为什么能兼顾发展优中差生?

时间:2022-08-23 06:14:49

小组教学为什么能兼顾发展优中差生?

与传统教学优生核心相比,小组教学更利于兼顾优中差,使他们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首先,小组教学在整体教学设计中,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同时兼顾优中差生,更重要的是,小组教学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将这一目标落实到位。如在预案中,设计有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的不同内容;作业是教师指导下的自选自改为主的个性化作业;课堂活动是以优中差搭配的团队为基本单位进行,活动的综合性强,不同程度不同优势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适宜的活动形式。小组教学特有的团队合作也能使每个人从中受益。

其次,小组教学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专项措施,大大增强了兼顾发展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生发展

1.1 优先辅导。

在做预案中教师主要关注的是优生,发现优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辅导。而且,要使所有学生,特别是这些接受辅导的优生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受到教师的优先辅导并不是教师的一种偏爱,而是一种正常的教学程序,不是优生的一种特权,而是一种职责,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他们更易于接受理解知识内容,以便对其他组员进行辅导。这样,优生在接受教师辅导时,一方面会产生荣誉感,一方面又有责任感,学习更为积极主动。

1.2 优生主讲。

进入展讲环节后,由中等生优先展讲,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再由优生帮助展讲。由于优生在预案过程中已受过教师指点,又有展讲准备,一般都能做得很好。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强化责任感。

1.3 优生竞争。

常规的竞争意识是随机的,竞争对象是潜在的模糊的不确定的。而小组竞争则是有组织的,有明确的竞争对象的,更是团队性质的竞争。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适当的设置竞争性活动,激励性评价,互相挑战,无论是强强相争的单挑,还是团队竞争,都能最大程度激发所有组员、尤其是优生的活力。

1.4 优生归属。

优生能在小组活动中获得与人合作的友谊与快乐,培养荣誉感和责任感,能更多的体验挑战与竞争,满足表现欲和获得成就感。在小组活动中获得的这些体验充满着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成为一种经常性的体验,而且是作为小组体验的一部分存在的。每个人都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积极的体验因共享而成倍的放大,消极体验被分担而成倍的减弱。时间长了,就会使组员之间形成亲密依存关系。产生很强的归属感。优生是团队的核心,活动性最强,付出最多,体验也最多最强烈,产生的归属感也最强。

2.中等生发展

2.1 中等为准。

在对优生着重辅导的同时,选择中等生搜集问题。优生的疑难问题仅限于对优生的辅导。而课堂讲解的重点是中等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任何课堂教学的要素,如难度,容量,速度,节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要以中等生为标准,而不是优生。这就使课堂教学在整体上成为中等生的课堂,一切以让中等生听得懂学得会跟得上为课堂教学的标准。中等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2 中等主体。

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是中等生,中等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展讲,互动,都是围绕中等生展开的,中等生在活动中参与性最强。作为中等生,他们知道上课时一定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是活动的主角。小组教学旗帜鲜明的将中等生定为教学主体,从教学的设计,开展,到检测,都要具体的落实中等主体的教学方针,从根本上保障了中等生的发展。

2.3 中等受助。

中等生作为活动主体,为了做得更好,都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小组教学又为中等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支持。首先是教学设计,从根本上为中等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小组教学在制度上规定了优生辅助中等生的义务,小组评价的原则不是针对个体而是整个小组,中等生的成功就是整个小组的成功,强化了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关系。从而使小组中任何个体的问题都转化为整个小组的问题,促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会尽力帮助本组的组员。

在小组教学中,优生在活动前要先辅导中等生做好展讲准备,在活动中及时提醒更正中等生的失误,被追问时帮助中等生解疑答难。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的体验到来自整个小组的支持,使他们更自信,也更易于体验到成功感,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

所有这些,使中等生能在小组教学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从知识的学习上,学习的动机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上,与同学的关系上,都将发生很大的改变,也有效的防止了中等生灰色心理,灰色人格的形成。

3.差生发展

3.1 行为规范。

小组教学起步阶段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纪律问题,而纪律问题的核心是差生问题。差生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决定了小组教学的第一步能不能迈起来。小组教学则要求将差生均匀地分散于各个小组中。作为教师,要想让小组教学顺利进行,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强行为规范,主要是对差生的行为规范。小组活动的整体评价也使差生的行为不再只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关乎整个小组荣誉的行为,对差生的管理不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每个组员都会成为本组差生行为的自觉的监督者,而且,围座的方式又使差生的行为无藏身之地,一个小动作都会暴露无遗。这使个别差生处于所有组员严密的监督之下包围之中。教师在小组教学中,不再是主要在讲台上了,而是在小组间不停的四处巡查,都使差生行为得到了更好的规范。做小动作少了,活动参与多了,荣誉感增强了,就能获得不断进步。

3.2 参与合作。

小组教学的种种要求迫使差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组员合作。大大弱化了差生产生消极对立的情绪的可能。改善的差生普遍面临的人际紧张状况,使差生融入到集体中,自觉的与人合作,强化合作意识与能力。

3.3 互助共享。

差生更有条件获得小组成员的帮助,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的难度更低,速度更慢,在适合中等生的同时,也更易于差生的学习。教师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差生,不只是纪律,更多的是学习辅导。而且,课堂上已经集中解决了优生和中等生的学习问题,从而使差生的作业成为教师的工作重点。

上述可见,差生同优生和中等生一起,能从小组教学获得传统教学中无法奢望的利益,共享小组教学的阳光雨露。

收稿日期:2012-08-04

上一篇:古诗自己会“说话” 下一篇:做一盏温和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