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物流的构建途径探究

时间:2022-08-23 06:11:00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物流的构建途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1

摘 要 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若要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从而,具体就在于:将低碳发展的思路,引入到我国物流业的生产经营中。惟有在产业升级的前提下,我国物流业才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产业升级也是对低碳经济内在要求的反映。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物流 途径 构建

低碳经济的提出,体现了我国转变经济方式的具体要求。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若要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从而,具体就在于:将低碳发展的思路,引入到我国物流业的生产经营中。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物流业的产业地位也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不难知道,科学、有效的开展物流运作,将极大的支撑商流的流通。最终,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在资源约束的客观条件下,保证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任务。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上文所述,若要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即,由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目前的集约型演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来考察这种演变则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对化石能源消耗的节约

对化石能源消耗的节约,处于两个因素的考虑:(1)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庞大的化石能源做支撑,这就使得我国诸如柴油、汽油等战略物资变的更加稀缺。物流业在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其它产业,争夺能源配额的同时,直接影响到了自身未来的可持续发展。(2)化石能源的环境污染性。低碳经济内在要求,蕴涵着很强的环保意识。目前,在汽车尾气C排放中,我国物流业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因此,这也促使物流业目前应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

(二)对物流运作模式的集成

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还体现在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效果利用的途径可以从技术与制度层面进行建构。正如马克思,在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实现中,所提出的:提升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使其在对生产资料的利用上更具效率,这便属于技术层面的构建。在阐述分工时,马克思又指出:工人处在同一间场地内进行生产,能共同使用产地内的各项生产设备实现了空间效益,这便属于制度层面的构建。从物流业的运作特征上看,制度层面的构建将有效满足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即,对物流运作模式的集成。

二、基于上述要求我国物流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低碳经济对我国物流发展的内在要求,可知:我国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便是进行绿色物流的建设。“绿色物流”从词组本身就体现为:环保目标。环保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又客观增进了我国物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中,减少C排放的要求倒逼我国物流业开展产业升级,则是关键。惟有在产业升级的前提下,我国物流业才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产业升级,也是对绿色物流的构建提出目标导向。下文,便具体阐述我国绿色物流具体的构建途径。

三、我国绿色物流的构建途径

根据这种逻辑顺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物流产业升级―绿色物流的实现,可得:物流业产业升级,便成为了上述途径构建的逻辑起点。具体而言,阐述如下:

(一)物流集群化发展模式的构建

物流集群化发展,体现为:按照供应链顺序,使得相互关联的物流组织,聚集在一定的空间来开展物流业务。这种空间区域,便是目前常提的“物流园区”。这里,本文指出:在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时,应实现园区内物流集群的区域植根性。即,在对物流园区进行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充分考察目标市场的商流特征。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引入相关物流组织。只有在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后,园区内的物流集群才能稳定、持久。最终,从空间、时间效益的实现上,达到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

(二)物流公共设施的构建

绿色物流的开展,还体现为技术层面的提升。物流组织技术层面的升级,则涉及到企业费用指出的提高。在我国目前物流业的平均净利率只有10%左右的情况下,过多的费用支出将超出物流组织的承受能力。进而,降低他们开展绿色物流的动力。因此,各级政府便需要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来完成诸如:交通设施、物流信息平台等要素的建立。这些设施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因此,能在有效降低物流组织的成本控制压力下,支撑他们对绿色物流的开展。

不可否认,绿色物流的有效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构建除了需要物流组织的内在努力,还需要政府部门对公权力的合理使用。只有在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下;同时,在满足了物流组织对自身利益诉求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形成我国绿色物流的构建途径。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赵奕凌.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绿色演进的路径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赵奕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滞后性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

[3]武非平.园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3).

上一篇:浅谈CPI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下一篇:中国低碳经济形势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