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

时间:2022-08-23 05:48:30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教师在保证完成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教学不但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实践;体验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结合生活实际,整合教材内容

教学时,可以对数学问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做适当地调整、改编,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例如,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一块6000平方米的果园,桃树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桃树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时,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出示学校占地面积、学校操场占地面积和学校绿地占地面积的信息,让学生自己编题。学生兴趣盎然,编出了不少分数实际问题,如,“某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学校操场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学校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兴趣高,参与面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式数学情境,自然而然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在操作实践中学习,发现数学问题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例如,许多学生都梦想设计出他们的理想卧室。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了面积和体积的知识后,可以安排这样的作业:设计你的卧室。在这个练习中,学生的设计受到尺寸和价格的限制。他们必须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覆盖物、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空调和供热设备等。学生兴趣盎然,他们设计好图纸后,有的去建材市场咨询地板和油漆价格,有的在网上查找空调的型号、功率、价格……活动的结果令人惊喜,他们已经开始评价布局的合理性、物品的性能价格比、美观与实用的关系等。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又从中了解了社会。

三、创设数学情境,促使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得以提高

1.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对所学的问题产生兴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神秘的9”一课时,教师由科学家的故事引入:爱因斯坦出生于1879年3月14日,把表示年、月、日的数字连在一起,就成了1879314,重新排列任意构成一个七位数(如3714819),在这两个数中,用大数减去小数(如3714819-1879314=1835505)得到差,把差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如果是两位数,就再把它的两个数字加起来,最后得结果是9。数学家高斯生于1777年4月30日,如果按上面的方法计算,最后一定能得到9,是不是这两位科学家的生日和9有什么神秘的关系呢?把你自己的生日,按上面的方法去计算,最后是否能得到9?由此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使学生在愉悦的问题情境中,开启思维的大门,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

2.创设活动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应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单纯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问题情境中学习,不仅解决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思维的矛盾,而且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直尺、水、细沙、大小不一的圆柱、圆锥容器等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分组实验、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让学生自己发现圆锥体与圆柱体的关系,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科学家那样研究事物规律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充满思考的活动过程,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但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温寒江.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1.

[2]王慧琴.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中心小学)

上一篇:如何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下一篇:在自主探索中展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