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物理新课堂”我的体会

时间:2022-08-23 04:43:01

“我的物理新课堂”我的体会

摘 要:为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物理课堂亟需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学;兴趣激发

随着一轮轮课改的推进,人们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愈发关注。经历一年新课堂的改革,感触颇多,既有收获又存在不足。最大收获是培养了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不足是对学生放手有时放不开,总怕学生跑远了拽不回来,也就是“放手”的度把握得还不够好。为此,一年来我进行教学反思,认为: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知识主动构建,才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改进观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教学,教师一言堂,把学生当观众,学生只是观看教师如何表演,是课堂教学的听众和看客。这样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知识的形成性,也就是教者认为我该讲的都讲了,不会是你的问题,殊不知讲得再好,学生没兴趣听,自然就不会了。因此,所谓新课堂是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由传统知识被动者转变为现代知识主动构建者,由原来教师提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提问,学生之间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由教师解决。教师则要适时引导,而不是全扔给学生不管,要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交流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构建,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再是旁观者。大凡对物理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成见或误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多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以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瓶子吞鸡蛋”“覆水杯实验”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很有趣,为今后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精彩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问题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是思维的开端,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初中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这一点,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问题,能激起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教学“力”时是这样引入的:李老师老来得子,很是喜欢。一天,他领着孩子玩,朋友见了很开心,便逗孩子,突然小家伙拎起拳头对着朋友一顿“炮火”,可是打着打着小家伙“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很自然想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故事导入:讲“惯性”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个故事:一辆公交车上挤了很多人,由于遇到紧急情况,突然急刹车,其中一个小伙子撞到了一个姑娘身上,姑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德行!”小伙子幽默地说:“哎,这不是德行而是惯性!”一场风波化解了,随之引出惯性。这就是教学艺术,她的美妙之处在于把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把艺术渗透于科学之中,这种教学完全可以与一首优美抒情诗相媲美。讲《动能和势能》时,可以利用飞鸟撞毁飞机的故事来吸引学生注意。这样能很容易地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以解决心中的困惑。

三、创设实验情境,增加感性认识

物理课离不开实验,而实验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多做实验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尽可能把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器材不够,我就自制教具,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与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亲身去探究,获取知识,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手脑并用,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为培养教师式学生奠定基础。

如,《测小灯泡电阻》实验,学生认为小灯泡电阻是一定的,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灯泡电阻却是变化的,于是提出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学生在实验中获得喜悦和得意,对物理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时,分别用“两张纸”吹气、“硬币”跳高比赛、“一张纸”折后放在桌子上吹气,看它是跳起还是贴向桌面。学生亲自动手,印象深刻,课堂效果非常好。再如,讲“压力和压强”时,用手指同时按“铅笔”两端,感受效果。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下,要比教师的夸夸其谈更易理解和接受。

四、利用好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所以,一堂好课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除实验外,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以滚动文字、优美图片、鲜活动画、动听音乐和精彩视频来呈现知识,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等强大的综合处理能力,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兴趣激发,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教学《动能和势能》一节时,我的引课就是利用一段精彩视频,立即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瞪大了眼睛。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动画代替实际生活中无法操作或有危险的实验,如,“托里拆利实验”,因为水银有毒;或难以成功的演示实验,如,“空气压力引火仪”实验;或既耗时而现象又不易观察或不明显实验,如,“海波的熔化”等实验。动画的合理制作与应用,既能形象地将实验展现出来,又可避免实验造成危险或现象不明显等问题,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调一点,能做实验的绝不要用多媒体代替,今后也要适时而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我们物理课堂改革功在今天,利在明天。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我今后教学的不懈追求。作为教者必须把握一点:课改是势在必行的,但怎么改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盲目追随,该放手时就放手,收放自如,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九州”。

(作者单位 吉林磐石三中)

上一篇: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巧设、巧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