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一数学作业设计

时间:2022-08-23 03:39:02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一数学作业设计

摘 要:在数学学习中,课堂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殿堂,而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检验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是否扎实,高效的作业会对数学的学习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学生的作业更要体现科学性及对学生的发展作用,如何设计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教师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关键词:作业设计;分层作业题;兴趣;创新

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新的,他们充满好奇,可是初中的学习生活也让很多学生手忙脚乱。首先是学习科目的增多,会让他们感觉顾此失彼,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精力和时间减少;初中的数学可能和他们小学学的数学不太一样,不再是比较生活化、形象化的数学,而转为更加抽象化的数学,如负数、整式、几何证明等知识点;学生在学习初中的数学过程中需要建立的符号感、空间感等思维需要学生经过更多的练习去领悟。

总而言之,初中的数学更“难”。面对这些,有些学生可能会对数学失去兴趣,失去学好数学的动力。这时,老师就要把学生拉回到数学王国里,课堂自然是他们的主战场,但数学作业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凸显新课程新理念,本文结合华师大七年级的数学内容谈谈如何实行优化设计作业。

一、工整、细致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的一个途径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成绩优异的学生写的作业基本上都非常整齐、细致,而这也能促进学生更认真地分析题目,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在我教学的几个班中,有一个班几乎所有学生的作业都非常整齐,而每次测验,这个班的数学平均分都是最高的。为此,我从一开学就对学生进行作业格式的训练。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学习新知识的任务,我利用这个机会,狠抓学生的作业格式。首先,我拿几本以前学生的作业给他们欣赏,这里面,有优质的作业,也有质量不太好的作业,用实例让他们感觉到整齐的作业可以提高作业的正确率,让人心情愉悦,使他们从心里盼望自己也要写一份优质的作业的念头。接着我会告诉学生要想写一份优质的数学作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作业最好不要涂改,更不能使用改正液,写错的题目用笔划掉,重新写;(2)用铅笔作图;作业本中的每张纸平分为两半,从左边开始竖着写等。不合格的作业再写一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上的学生已经能够写出很工整的作业,作业的正确率也相对提高。

二、有趣的作业能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些学生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数学“不好玩”“无用”。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我曾做过一个实验,我统计了140名学生,以每题10分计算。分别让学生做两道关于整式加减的练习:

第一题:我国出租车收费标准因地而异,A市为:起步价10元,3千米后每千米为1.2元;B市为:起步价8元,3千米后每千米价为1.4元,试问:(1)在A、B两市乘坐出租车x(x>3)千米的花费是多少?(2)当乘车的路程是10千米时,A、B两市乘坐出租车的花费相差多少元?

第二题:据某报纸报道:一个医生研究得出父母身高预测子女成年后身高公式是:儿子身高是父母身高的和的一半再乘以1.08;女儿身高是父亲身高的0.923倍加上母亲身高的和再除以2。

(1)已知父亲身高是a米,母亲身高是b米,请用代数式表示儿子和女儿的身高;

(2)七年级女生小红的父亲身高是1.75米,母亲身高是1.62米,七年级男生小亮的父亲身高是1.70米,母亲身高是1.62米,试预测小红和小亮成年后的身高;

(3)预测你成年后的身高。

学生做以上两题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虽然这两道题都是生活化的题目,但第二题关系到学生自己的未来身高,他们更感兴趣,就会认真地去研究题目。通过练习学生体会到学好数学的用处,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比较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我会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又与所学知识有关的作业给学生练习,比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正方体,再用不同的方法沿它的某些棱剪开,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你有几种不同的剪法,它的表面展开图是什么样的;(2)把一个正方体沿它的某些棱剪开,需要剪几刀;(3)表面展开图的周长与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4)正方体相对两个面在其展开图中是否相连。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时,我让每个学生自己找一个调查问题来体验如何收集数据。这样让学生在好玩的形式中学会了知识。

三、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做适合自己的练习,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初中数学教学无法回避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在数学作业的设计时,给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任务。

1.全班必做的基础练习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学生喜欢的科目往往是他成绩好的科目,而要想成绩好,自然离不开基础训练,然而一味强调技能、技巧,追求熟能生巧,作业机械重复,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为了不进入题海战术的误区,我每天都为学生量身定做30~40分钟的作业题量,让每位学生对每天的知识点过关。

2.对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专项训练题

一个班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对数学的悟性也不一样,因而学生学习数学的进度也不一样,有些学生学得比较快,而有些学生需要更长的时间思考才能掌握新学的知识点。面对学生这种个体的差异,采取“一刀切”方式布置作业,导致学习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以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吃不了”。新课标指出数学要体现出“人人学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在数学作业设计上,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任务,对那些快人一步的学生,为了不荒废他们的时间,我每天都选一道题给他们思考、练习,这些题目综合性比较强,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解题能力,考试中出现的难题也就不会成为他们拿到高分的障碍。

四、抓好周末作业,让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周末回家,学生的时间比较集中,因此,我布置的作业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作业分两步。第一是“堂堂清”。把一周以来每天上课的内容出5~6道题让学生练习,方便学生对每一课时的查漏补缺;第二步是把一周的内容综合起来出一份15道题左右的试卷让学生练习,使学生对一周的学习内容有整体性的了解。

五、创新、开放的作业活跃学生学习数学的气氛

1.立志型作业

让学生回家利用各种资源去找数学家的故事,学生在读数学家们的生平故事时,感受数学家的求学之路,学习之法,体会数学家学习数学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好数学,坚定学生一定要学好数学的信心。

2.自编型作业

如果学生能够了解题者的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题目,那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非常熟悉。为此在每上完一章内容后,我会布置学生一个任务:每人出一份试卷,内容就是本章所学的数学知识,然后再给出正确答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拿一些出得好的试卷作为单元测试。我认为学生会出题,并能给出正确的解答,说明学生对这一章的内容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而且学生在出试卷的过程中,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可以及时补充。

数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所以,教师要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新颖、有趣的作业设计,同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只有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我们的作业设计才会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增韩.数学作业设计的新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7,111(09):13-14.

[2]尹宏国.关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构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

[3]徐瑞贤.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置数学练习[J].小学教学参考,2007(32):27-28.

[4]于俊丽.新课改新数学新作业[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7):33.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

上一篇: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初中复习课堂 下一篇:浅谈指导中学生对Word软件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