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职校生政治课学习兴趣

时间:2022-08-23 01:26:39

如何培养职校生政治课学习兴趣

摘 要: 如何改变当前中学生对政治课厌学情绪,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尝试解决:1.要注重知识的相互联系,注重实用性。2.新颖开头引趣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3.创建学生好学的氛围,起到在活动中学的目的。4.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政治; 学习;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80-01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和谐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教学活动而言,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反之亦然。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学习环境。所以作为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二、新颖开头引趣法、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节课的开头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认真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讲好开头呢?作为教师对教材应有准确把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语。具体地讲,教师可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然,教师的仪表端庄、亲切和蔼、教学语言生动、条理清楚,讲清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好奇心是少年儿童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的心理基础,是激发其不断地进行钻研与创作活动的内部动力,在政治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设置悬念,不断激发和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走进青春时,我用媒体播放出每个季节有代表性的图片,解说:春天,空气中漂浮着花儿的味道;夏天,整个世界都是知了的欢叫;秋天,金色诉说着果实的骄傲;冬天,就剩下麻雀,在雪地里来回地跳。四季不停地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那么,我们长大了,青春,又是什么样的信息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走进青春!就这样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本节课的奥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疑问、解释疑问,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创建学生好学的氛围,起到在活动中学的目的

(一)利用漫画、图片、电教直观引趣法

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实物演示、操作、绘图、电教等手段来渲染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形象型教学,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情境。漫画,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褒贬时事,往往寥寥几笔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见,运用漫画、图片、电化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接形象的感知背景,使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又例如在讲授学习的苦与乐之时,我放了一些贫苦学生在恶烈的环境下求学的情境使学生在乐学的情景中体会学习之乐趣。如在讲授珍爱自己的生命时,我播放了一小段生育的过程,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我们的生命之来之不易;又如在讲讲授身边的诱惑中的吸烟与吸毒的诱惑时,我播放了一些有关吸烟与吸毒的危害的图片,学生从观看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这些不良诱惑的危害,使他们自觉得去拒绝这些诱惑。

(二)利用小品引趣法

让学生试演小品,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是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创造的思维。如在讲授:男生女生时小品表演(一根针、一颗钉)导入,情景:在初二的务农周上,大男的衣服刮破了,需要用针缝一下。大男极不熟练的穿针,不小心扎了手。小女的凳脚松了,需要钉个钉子。小女笨拙的用榔头敲打,不小心打在了手上。唉,他们两个无奈的摇了摇头。问:小女和大男该怎么办呢?这样就能很顺利地引出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差异。

(三)利用歌曲引趣法

歌曲能陶冶情操,给人力量,催人奋进,也能引人深思。将歌曲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例如在讲第三课珍爱我们的生命时我结合教材一个伐木工人的故事播放了《蜗牛》这首歌,“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看爬……”使学生要乐学的情境中深深地感受到那伐木工人的求生意志。

(四)要注重知识的相互联系,注重实用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而教师则要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决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挖苦,不能抑制、抹杀他们的发现,而应尽量找出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小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五)竞赛引趣法

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男生女生》时,我以竞赛的形式,让男女生分别列举各自的优势,把描述性别优势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性别差异,促进男女生之间的沟通,培养与异性同学积极交往合作的态度。

四、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师在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受到了教益,学到了真本领,那么他们便会觉得学了有用、有效果,这样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学习后的有用结果告诉学生,用学科知识的效果去激励他们,让学生在学习时得到喜悦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喜有所得的满足感。所以在讲八年级下册时,通过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通过被侵权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到有关部门寻求保护的意识和必须正确行使权利的观念,这样就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及维权意识。每节课的结束时都提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使学生能及时意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钱樱.浅谈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2] 雷秀芳.浅谈初一思想政治课的“引趣教学法”[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8,12.

上一篇:浅谈课堂效率与授课艺术 下一篇:多媒体法律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