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的自律与他律

时间:2022-08-23 01:04:23

人类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的自律与他律

【内容摘要】人类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模拟实验证明,早期主要靠他律,后期主要靠自律。必须正确理解和应用内因、外因的基本哲学原理;批判的吸收“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人性思想的精髓,约束恶念,培育善行,不断提升人类文明程度。

【关 键 词】人性;行为习惯;他律;自律。

【作者简介】刘志敏,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哲学教学和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前一段时间,观看了一场辩论赛,甲乙两个队围绕“人类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靠自律还是靠他律”的论题进行。作为辩论赛,最终无所谓输赢。但是,笔者认为,作为辩题——“自律”和“他律”,在人类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程中所起的作用,却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自律和他律的辩论,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关注,是因为这个问题反映了我们在现代社会活动中,应该优先注重规则制度建设和实践,还是应该优先注重人们自觉修养的重要理论问题。深入分析,厘清轻重,很有必要。

一、人性、行为习惯及自律和他律

行为是指人们在与自然、社会及他人交往过程中的言行作为。“真、善、美”或“假、恶、丑”,是判断人们言行举止文明不文明的标准。符合真善美标准的言行举止就是文明的行为方式,不符合“真、善、美”标准的就是不文明的行为方式(我国传统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善”和“美”,而不包括“真”在内)。文明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与自然、社会及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具有“真、善、美”倾向的稳定的无意识的言行作为方式特征。这种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经过后天训练(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强迫)和自我修养形成的。

与生俱来的只有人的本性,或称人性。如食欲、、知欲、自私、眷恋等,与生俱来,与死俱去,古今的西方人如此,东方人也如此。人的食欲、、知欲、自私、眷恋等先天属性,是随着人的出生就自然而然带到这个世界的,不需要任何训练、学习。人出生后经过训练学习一段时间,形成一个人满足先天属性的行为习惯。满足人的本性需要的稳定的、无意识的行为方式特征(习惯),长期在一个人身上重复,就内化成了这个人的性格(或称人格)。满足人的本性需要的无意识的行为方式特征,长期在一个民族群体中重复,就内化成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人们后天的性格和习惯,就是其先天本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呈现。

实现人的本性的行为方式,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不文明的。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1],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性本善”[2]。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文化认为,人类本性的恶必须经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他人正确的约束矫正和引导,才能转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人的自觉修养是靠不住的。外部环境的约束矫正和引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他律。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本性是善的,人们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自我修养就能养成良好习惯,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外部环境与自我修养相比是次要的。“自身的修养”就是自我克制,就是“自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内因(一般人们都理解成自律,其实这样理解不准确)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似乎也强调了自律的主导作用。

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错综复杂的过程。早期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距离现代人类太过遥远,我们无法观察。但是,人的本性在很大程度上和动物相近,只是早期人类进入群体性生活以后,其行为方式带有了社会性、精神性特征,才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好在无论是早期人类还是现代人类,在本性方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异。因此,我们可以拿人类的近亲、与人类基因相近的猴子进行试验,以便观察早期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

二、猴子经典实验的启示

《智慧背囊》“道德的起源”,记载了这样一个实验。寒冷时节,实验人员将五只猴子放进一个笼子里。笼子顶部挂了一串香蕉,外部装了一个自动喷水装置。一旦有猴子拿香蕉,喷水装置就会自动打开,有冰冷的水喷向笼子里。

第一阶段:实验人员将五只猴子放进笼子里。

开始,刚进笼子,有一只猴子就想去拿香蕉吃(本性“食欲”)。

结果,一碰到香蕉,自动喷水装置打开,每只猴子都被凉水淋湿了,猴子们卷缩在角落里不动了。

猴子们身上的毛晾干后,又都尝试着去拿到香蕉吃。结果每碰一次香蕉,凉水就会喷得猴子们浑身湿淋淋的,显得非常不舒服。

于是,猴子们不敢再去碰那串香蕉了。

在这一阶段,猴子因食欲(食欲也是猴子的本性)的需要,急于拿香蕉吃,而被凉水淋湿(我们称之为“第一客观他律”),身体很不舒服。凉水喷洒在身上的不舒服感——外在的压制,迫使猴子们不得不“使劲克制”自己的食欲(“被动自律”)。五只猴子都有了“被动自律”“猴子共识”——“精神他律”就形成了。每一次猴子的欲望——吃香蕉的食欲付诸实施,都被淋凉水“第一客观他律”教训一次。在这一阶段,“第一客观他律”对于形成“使劲克制”自己吃香蕉的食欲这种“被动自律”,直至“猴子共识”——“精神他律”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实验人员把其中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开始,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香蕉吃。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狠揍了一顿。猴子A每次尝试,都会引来一场暴打。几次被打,猴子A不再敢去拿香蕉吃了。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进另外一只新猴子B。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香蕉。当然,一如刚才,被其他四只猴子暴揍了一顿。猴子B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只好作罢。几次被打,猴子B也不再敢去拿香蕉吃了。

慢慢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只要有哪只猴子做出碰那个香蕉的动作,大家就把它制止了。所有猴子都不再敢去拿香蕉吃了。

于是,猴子们再不敢去动那香蕉,大家也就相安无事。

第二阶段,是猴子们共同遵守并维护着“猴子共识”。A、B等新换进来的猴子,逐一经历过拿香蕉——挨打(我们称之为“第二客观他律”),也接受了“猴子共识”。猴子们共同遵守并维护着“猴子共识”(精神他律)。

第三阶段:实验人员拿走喷水装置。

猴子们仍然谁也不去碰那根香蕉。

第三阶段,是自觉遵守并共同维护“猴子共识”(精神他律)。简单的说自觉遵守并维护他律就是自律。事实上这时候再去拿香蕉,已经不再喷凉水了,但是猴子们已经没有了拿香蕉吃的心理冲动了。甚至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有了“猴子共识”(精神他律)。这个时候猴子们“不再想拿香蕉吃”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了。

猴子们“不再想拿香蕉吃”的“文明行为习惯”是在经历了三个阶段才形成的。第一阶段,猴子每次拿香蕉都被淋凉水(第一客观他律)之后建立了“猴子共识”(精神他律)。第二阶段的猴子们共同遵守和维护“猴子共识”(精神他律),暴打(第二层客观他律)触犯“共识”(精神他律)的猴子。第三阶段没有了喷水装置,猴子们仍然自觉坚守着“猴子共识”(精神他律)。到这时,不去抢香蕉的“文明行为习惯”已经形成。到这一阶段,猴子们只知道自觉遵守和共同维护 (自律)“猴子共识”(精神他律)这个抽象符号,第一层客观他律和第二层客观他律成了“传说”和“神话”。

猴子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并遗留在动物界最近的血缘分支,也是与人类个体身上共有属性最多的动物。猴子实验中,猴子们不去拿香蕉吃,不挑战“猴子共识”的“文明行为习惯”实验,基本还原了人类早期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也再现了早期人类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过程的初期和中期(相当于猴子实验的第一、二阶段),是“客观他律”在起主要作用的过程。尽管也有自律的因素(相当于猴子使劲克制自己的食欲),但相对于他律(相当于“第一客观他律”和“第二客观他律”)来讲,作用小得多。而且,即使人们有自律意识,也是在他律迫使下生成的。到后期(相当于猴子实验的第三阶段)尽管“客观他律”的具象(相当于猴子实验的“喷凉水”和“被暴打”) 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客观他律的“禁忌”还存在于人们的心理意识结构中。长期的、反复的遵守并维护客观他律,人们的行为,表现为经常性的、稳定的、无意识的特征,就形成了习惯。从表面看,到后期(继承前人的间接知识和经验)是“自律”在起主要作用,实际上是因“他律”存在过,“禁忌”成了人们的经验知识,甚至成了人们心理意识结构的一部分,才有了自觉自律的行为表现。“自觉自律”就是自我修养,就是“自律”。脱离了动物界的人类,具有了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当我们面对前人经历过的事件时,不必再直接经历前人的体验,只需要继承前人已有的间接经验知识,加强自身学习锻炼或自我修养,就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代人省略了早期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而是直接继承前人的经验知识,更多的是靠自我修养,所以,现代人容易形成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靠自律”的倾向。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与自然世界、社会和他人交往空间外延的扩展,内涵不断深入,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新的冲突和矛盾,人们的行为方式必须做出新的调整。冲突、矛盾即是他律(相当于猴子实验“第一客观他律”)。调整之后形成一定的规则(相当于“猴子共识”即“精神他律”),而且需要有人监督规则的执行(相当于“第二客观他律)。规则和规则的监督执行也是他律(精神性他律)。在规则和规则的监督执行过程中,人们需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自律),逐步形成文明行为习惯。

也就是说,当面对新的对象时,人们经历了矛盾和冲突,然后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亦即制定行为规则或法律制度,同时按照规则和法律制度,加强自我修养,长期坚持才能形成文明行为习惯。

三、“内因是根据”的误解和误导

“内因是事物变化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这里的“根据”是说事物变化的基础或说可能性。基础和可能性还只是潜在的变化因素,还不是现实的变化。或者说,这种可能性发生变化,转化成现实,还需要外部的条件“帮助”。就如同子弹壳内尽管装有火药,但他自身还不能射击,需要撞针撞击底火,子弹才能射击出去一样。只有在外部条件的帮助下,可能性才有可能由潜在的变化因素转化为现实的事物。相对于人类行为变化而言,可能性或内因即人类本性中的欲望、自私、眷恋等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属性。人类本性中的欲望、自私、眷恋等先天属性,是人类自身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原动力(杠杆)[3]。原动力表现出来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不文明的。关键是看外部条件(自然、社会环境)如何约束和矫正(导引)。外部条件的作用方向是健康的、真善美的、正能量的,人类行为就会逐步形成文明的习惯;外部条件的方向是腐败的、假恶丑的、负能量的,人类行为就会逐步形成不文明的习惯。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将猴子实验,设置成一开始就没有喷水装置。而是当猴子一旦抢香蕉吃的时候,不是喷淋凉水,而是投进更多更好吃的食物。结果会是另一种情形,不但不会形成香蕉吃不得的“猴子共识”,反而可能会形成行为粗暴、残忍、无序的行为习惯。这样只会鼓励猴子一味的追求饱腹,而不顾及满足食欲的方式。在这种激励下,猴子们只会慢慢形成满足自己食欲的目的是唯一的,采取什么手段无关紧要的心理意识机制。最终形成的只能是“不文明行为习惯”。

人们往往引用“内因”和“外因”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哲学原理,论证自律和他律在人类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既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那么作为人类内因的自律就比外因的他律在人类文明行为形成过程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其实,这是对内因外因基本原理的误解。人类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的“自我修养”是形成过程本身,或者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方法,而不是内因。

由于对于哲学原理的误解,将人的“自我修养”理解成“内因”,导致应用这一原理推导出了不符合实际的结论。概念模糊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逻辑因素有关[4]。人的自我修养,只是行为形成过程和方法,而不能当作内因。内因是人本身内在的固有的属性,即人的本性。将过程和方法理解为内因,是应用内因外因原理说明自律他律作用,得出不符合实际结论的根源。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又可能被用于指导人们形成不尽可靠的教育观念、管理理念和国家法律、制度、规则建设与实践的观念: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而漠视法律、制度、规则建设和实践。

四、“人性本善”观念的误导

“人性本善”是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孔子提出了倾向性善的观点,孟子第一次明确进行了“人性本善”的表述[5]。汉代儒学对其做了扩展并经官方倡导,成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宋明儒学做了深入的阐释,并经官方灌输,“人性本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特别是南宋《三字经》的问世,得以元明的广泛传播,一直到现在,“人性本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主流观念。西方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反,认为“人性本恶”。

笔者认为,人的本性既有先天的“善”的向往,也有先天的“恶”的本质属性。只是中国的先贤只看到了人的“善”的愿望,且误认为是人的本性;西方的先哲只看到了“恶”的倾向,且误认为人只有恶的本质属性,而无向善的愿望。其实,人不仅有善的先天愿望,而且也有恶的先天的本质属性。基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种倾向为出发点,发展出来两种不同的人类文明,也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求善的措施。西方文化主张信仰上帝(古希伯来《旧约全书》)或向外部世界(自然、社会和他人)探索知识(古希腊《新约全书》),即求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向自身内省,即可得到善[6]。我们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甚深,加上对内因外因哲学观点的误解,形成了更注重人的自我修养文明行为习惯的倾向。

西方人讲的善,接近于我们现代人讲的善。它是永恒的上帝或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的知识和经验;求知即求善,只有上帝是永恒的、终极的善。善用于自然、社会和他人;信仰上帝或受到自然、社会和他人约束的行为,才是善的行为[7]。

但是,儒家的善,和我们现代人讲的善有很大的区别。一是善是人的本性。其内容为:仁、义、礼、智、信(“信”是汉儒所加)五端。二是善的适用场所:家族和朋友(家庭、家族、宗族内部。不包括与自然环境、社会和社会中的其他人。君臣之间的善是父子之间善的延伸)。三是善的修养方法:向自己内心的本性求知,即可得到善。因为“善”就是人的本性[8]。

按照儒家的观点,人的本性就有善的种子,即仁义礼智信。只要人们不断向自己的内心反省、求索,即可获得“良知”(致良知)。而且,善心的施行只是在家庭、家族、宗族成员内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和臣之间的善(礼)只是父和子之间的善的相类比。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正好相反。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善不在人类而在上帝,在自然界和社会。而且,求善抑恶的方法和途径是探索和学习自然、社会与人文知识,接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他人的矫正。善表现在个人与自然、社会及他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而不仅限于家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的本性既非唯一的本恶,也非唯一的本善;人的本性即有向善的愿望,也有恶的潜质。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先天本性在与自然界、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的外在呈现。也是人们为满足本性需要,在与自然界、社会及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发生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矛盾,为了缓解冲突和矛盾,同外界和谐共处,人们学会了制定交往规则,并自觉的监督共同履行规则,主动加强了自我修养的结果。文明行为习惯形成的早期,主要靠他律即外在世界的矫正和引导,后期是在外部世界矫正和引导因素仍然存在的前提下,主要靠我们自律即自我修养。后代人类包括现代人,继承先人积累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知识,遵守自然和社会规则,加强自律即可形成文明行为习惯。当我们与自然或者社会及他人的交往的空间进一步扩展,或进一步深化,原有的行为习惯就会遇到新的矛盾或挑战,致使我们不得不与交往对象妥协,否则就(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13页)很难生存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制定新的规则,包括制度和法律,同时严格按照规则或法律制度行事,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才会一天比一天高。正在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讲:“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9]这是十后又一股清新的、令人鼓舞的风。

注释:

[1][美]马丁·路德:《桌边谈话》,载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480-48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3][德]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5]楚 渔:《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批判》第29页,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载夏延章等译:《四书今译》第93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7][8]黎 明:《问人性》(下)第427、421页,[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9]: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草案),载《中国青年报》2013年3月6日。

上一篇:录音录像下的审讯策略探析 下一篇: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成就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