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的浪漫(下)

时间:2022-08-22 11:55:54

作家,影评人,文艺评论家

20世纪70年代初,琼瑶电影因为其它的文艺片和武侠片的出现,光彩一度黯淡。但是,1973年,琼瑶电影又开始重振旗鼓。

这一年对于华语影坛的确是个重要年份。台湾当局宣布:胶片进口税率降低为13%,台湾影片娱乐税不得超过30%。这一年台湾电影的总产量第一次达到了世界第二。琼瑶片的重要导演李行,在远离琼瑶片数年后,也在这一年心情复杂地回到了琼瑶电影工业中,拍下了创造票房奇迹的《彩云飞》《海鸥飞处》《心有千千结》。

在这个富足的年代,琼瑶小说和电影开始模式化,代替了往日大时代支撑的痛楚爱情,是温情脉脉的城市男女故事。所有这些作品,在开始写作时就已预计到了改编电影的可能,例如《人在天涯》。七十年代中期小说出版时,电影就已开拍,小说封面人物就以电影中的主人公为模特。

受到这种形势的驱动,琼瑶和平鑫涛又开始涉足电影界。1976年他们创立“巨星”电影公司,此后琼瑶的所有作品都由“巨星”拍摄,琼瑶终于完全左右了自己的小说改编电影的主动权,也掌控了“琼瑶”这个产业的又一块收益。吸取了“火鸟”失利的教训,又有整体电影创作的良性环境作后盾,“巨星”运作非常成功。它的第一部作品是武侠明星陈鸿烈担任导演、刘立立担任副导演,林青霞、秦汉主演的《我是一片云》,主题歌和插曲由凤飞飞演唱。这部作品预算的三分之一都用在宣传上,电影开拍,宣传启动,1976年12月31日,《我是一片云》在万国戏院首映时,观众如潮涌来。“巨星”拍摄的琼瑶片,从此常能争取到春节前后的档期。

整个七十年代,得到琼瑶认可的琼瑶电影有22部。1973年由宋存寿导演的《窗外》则不在此列,这是在没有获得版权的情况下拍成的,并因此引起一场长达一年的诉讼,最后的结果是影片未能在台湾上映,有关人员被判刑,但电影却令林青霞一举成名,并从此成了琼瑶片当仁不让的代言人。

七十年代是琼瑶片鼎盛时期,重要作品有1971年的《庭院深深 》、1975年的《女朋友》、1976年的《浪花》、1977年的《人在天涯》, 这些电影,得到过金马奖的多个奖项,让许多导演和演员从中受益。

八十年代是个务实、理性的年代,一成不变的琼瑶“三厅电影”,和其它风格近似的文艺片,在这个时期开始受到了冷遇。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初的琼瑶电影,几乎全都由刘立立执导,虽然刘立立很得琼瑶夫妇的赏识,但是她和此前那些拍过琼瑶片的导演比起来,显然不及他们那样健康清新,大气写实,而且因为过于“遵命”而丧失风格,唯美画面、大同小异的场景,终于成为琼瑶电影走下坡路的内因。

1980年后,台湾拍摄了七部琼瑶电影,有1980年的《金盏花》,1981年的《聚散依依 》《梦的衣裳》,1982年的《却上心头》《燃烧吧!火鸟!》《问斜阳》 ,以及1983年的《昨夜之灯》。一样还能捧红新人,一样偶有人山人海的观看场面,但却风光不再。而一件意外事件更促成了这个温情脉脉的琼瑶电影时代的终结―1982年,《问斜阳》快拍完了,照例选了春节档期,另一家有特殊背景的影片公司,为争抢这个档期,将一只血淋淋的狗头放在了电影院董事长的车里。“巨星”放弃了这个档期,琼瑶夫妇出国度假。

第二年的三月,最后一部台湾拍摄的琼瑶电影《昨夜之灯》上映。上映前,“巨星”公司在《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上,刊登出整版广告,宣布“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但在大陆,“琼瑶片”却正在风靡一时,小说销量惊人,上海的电视台开风气之先,趁着琼瑶电视剧还没有引进之机,拍摄了许多琼瑶电视剧。在电影方面,有一部声称“只借用了琼瑶30%故事”的《地狱天堂》(故事取自《失火的天堂》),虽然态度认真,却使琼瑶很不悦。得到了琼瑶承认的,是1989年由史蜀君导演 ,尤勇、 宋佳、金梦、焦晃主演的《庭院深深》,故事简洁,场面干净,音乐大气,宋佳气质优雅,眼神又有内容,和归亚蕾版、刘雪华版的章含烟比起来,另具风采。

琼瑶电影的终结,的确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无论那个时代如何被一些人诟病,都将被另一些人长久怀念。

上一篇:春季 茶仙子的美丽遇见 下一篇:25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