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注水”的催化剂?

时间:2022-08-22 11:44:35

注水现象”是与非

编者按:

早上去菜市场,一不小心就买回了“注水猪肉”;晚上回家打开电视,冗长的“注水剧情”看的人头晕脑涨;一上网,又看见个别地方政府的“注水数据”自欺欺人得让人啼笑皆非;去单位上班,长篇大论的“注水会议”开的人昏昏欲睡……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注水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想着法把一变成二、把少变成多的时代,应该毫不过分。都知道注水危害大矣,但为什么一些人仍乐此不疲呢?在嘈杂乱象的背后是不是也潜伏着合理化的诉求?

问世间还有什么不能注水,答曰:不知,因为人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敢为性也越来越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到的。

但凡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必然出于其背后的强大需求和巨大的驱力,其中既有必然,也有无奈。

原因之一是心态的浮躁。“速食经济”追求高速度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当然也包括高效的回报方式。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原有结构与社会利益进行大调整,每个人都要在社会生活中重新定位,很多人开始心神不宁、焦躁不安,希望迅速治富,快速脱贫。当人们看到身边的人一夜之间成为富翁,自己便也按捺不住,找捷径、走偏门成为有的人达到理想梦境的最优选择途径。于是人们把各种该加的不该加的一股脑全部加了进去,只要最后成本―效益一分析,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就行,只要口袋的荷包鼓了就行。冲动、冒险、盲目冲淡了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短期内可能获得了相应的回报,比如金钱或地位,但长远看我们可能丧失了顾客的信任、百姓的信赖。基业要长青,社会要稳定,信任不能抛。

原因之二是体制的羁绊。一些地方过于看重经济增长指标,看重数字,以此作为干部评价与考核的标准,使得一些官员不得不在统计上做文章,有的地方往数字里注水希望获得更多的投资,有的地方往数字里注水希望拿到“贫困”的帽子,进而获得财政扶持,当然“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官员借政绩也可以继续向上流动。也有一些地方,制度上完全靠数字说话,干部要年轻化,学历要硕士化,重压之下必有勇夫,有的年龄上注点水,有的学历上迅速拿文凭。大学生择业中,用人单位不挑能力挑简历,不看水平看相貌,促使一些在简历和物理外表上都是“弱势群体”的毕业生走上了注水的道路。高校评价体制中,年年要考核,成果要和薪水挂钩,没有时间允许你“十年磨一剑”,逼得科研工作者迅速高产多产。旧体制的羁绊已在各处显现,注水事件正可以成为我们反思问题的契机。

原因之三是文化的传统。无论是何种注水,有害或无害的、有利或无利的,总之都是让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比如看起来“肉很鲜”、“人很美”、“官员很尽责,学习很努力”、“毕业生很优秀”甚至是朋友见面“看起来过得很不赖”。总之,不得不承认,这是国人印象整饰的手段。美国传教士明恩博在19世纪末就指出,“保全面子”是中国人的第一性格,“给别人的印象”,也就是我们的脸面问题,触及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和奇异的地方,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最细腻的标准。在中国人看来,社会取向是其生活圈子的运作和适应方式,符合社会期望,获得社会赞许,维持尊严是首要考虑的事情。这是我们生活的“前台”,是给人家看的,这就好比我们把名贵的画挂客厅,而不能挂厕所里,因为名画不是供自我欣赏的,而是给客人欣赏的,是为了显示自我的地位和富有。所以,官员要拿“注水的业绩”来告诉别人自己的优秀,学生要拿“注水的简历”来显示自己的不凡,女性要拿“加工过的面孔”来显示自己的美丽,这些都是我们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的必然组成。通常我们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表达方式来塑造恰当的形象和身份,以期获得或提高别人的认同、情感支持和影响他人的偏好,获得别人的赞许,甚至是职位、工作、爱情或金钱。这么来看,这些蒙蔽性的“注水”行为也有其深层次的文化根源。

无论何种注水,必然是不真实的,是否要将水分挤掉,漏出其真实的本我呢?事实上,将注水一战斗争到底是一场复杂的系统性战役。

心态问题要综合治理,“速成品”现象要加以杜绝,谁都知道泡面永远没有煲汤有营养。商场以诚信为根本,欲图基业长青,岂可丧失信任,自掘坟墓。信任之树,欲立则难,欲倒则速。成本有短期和长期之分,欲图大事业者,应有长期的眼光和成大事的胸怀。“人人注水,事事注水”,带来了社会的诚信危机。心态的改变依靠教育,依靠传播,依靠内省,也依靠监管。

体制问题,我们一直在改。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积极的方面也在不断显现。“注水”是问题,也是发现更深层问题的渠道和契机,置之不理是愚蠢,发现问题迎头解决则是进步。新旧体制相互交接,自然有些不密合的地方,自然有些投机取巧的人,体制上需要改革,也需要立法,以法律为准绳,以监管见实效。

人际驱动中的“注水”问题,是寻求人际赞誉的自然天性,维护脸面,无可厚非。但过分的夸夸其谈、吹牛和过分注水,暴露的恰恰是内心的自卑和孱弱。与其过分追求形式,不如更加注重实质,脚踏实地地把自己“前台”建筑好,吹牛也省得心虚,省得将来“露出马脚”,更加贻笑大方。(作者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

上一篇:对“利”的合理追求值得肯定 下一篇:抗周期:文化产业正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