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阿兰·史密西?

时间:2022-10-03 02:42:23

阿兰・史密西(Alan Smithee),一个在好莱坞妇孺皆知的人,不仅能解决导演的燃眉之急,更能终止各大片场的合约纠纷。然而,这个无所不能的人,却没人知道他的出生年月、高低胖瘦甚至性别相貌―究竟谁是阿兰・史密西?本期知乎一探究竟。

导演的“私生子”

1968年之前的好莱坞大制片厂时代,明星或制片人的权力大过导演,导演常会失去对电影的控制权。为支持导演成为电影的主导力量,美国导演协会(DGA)不允许电影以假名为导演署名。但1969年罗伯特・拓顿拍《义侠本色》时,主演理查德・威德马克对拓顿相当不满,想办法把他换成了唐・西格尔。但在成片里,两位导演的素材几乎对半分。经西格尔和罗伯特协商且在DGA的默许下,导演的名字被写成了阿兰・史密西―这个虚构而来的名字,最早不过是导演对抗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的“私生子”。

非作者电影的控诉

与《义侠本色》同年,裘德・泰勒将其执导的《情陷》也署名为阿兰・史密西,他的解释是“每当失去对自己电影的控制权时,我就用它表达我对这个工业体制的愤怒”。此后,“阿兰・史密西”便成为导演失去电影控制权时的愤怒表达。阿兰・史密西的声名鹊起,还要归功于好莱坞的“非作者电影”的美学体系:导演想要表达自己的不满,又不想伤害影片的其他工作人员,他们就会说“这是阿兰・史密西的电影”―这种隐晦表达很快就成了圈内“黑话”:只要祭出“阿兰・史密西”,大家就会明白怎么回事。

好莱坞的文化符号

随着“阿兰・史密西”这个名字渐渐成为了工具,好莱坞也开始吸收其为文化符号,并拍了一部具有讽刺意义的电影《双龙一虎闯天关》:影片讲述了一个叫做阿兰・史密西的大导演,想撇清一部烂片和自己的关系,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因为唯一一个具有如此公用的假名,就是他自己的名字。在现代的北美文化体系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人物。除了导演,MV的导演、漫画作家、游戏制作者,甚至是预告片导演、小说作者,都会用这个名字来斩断自己和作品的联系。

名下有21部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阿兰・史密西名下的电影共有21部,其中不乏《阴阳魔界》和《赤面煞星》这样的名作,而他最新的作品,则是2000年的《女人欲望》,影片真正的导演是基弗・萨瑟兰。与其他20部是表达对制片厂的愤怒不同,迈克尔・曼在《洛杉矶追缉令》中,则用它表示对电视台的不爽:NBC未经迈克尔同意便擅自剪辑,以符合电视台的播放程序。得知这一情形后迈克尔・曼公开声明:“你可以说这是迈克尔・史密西的电影,也可以说它是艾伦・曼的电影―但它就不是迈克尔・曼的电影。”

史蒂芬・格林:史密西的同袍兄弟

2015年,阿兰・史密西迎来了自己的同胞兄弟:史蒂芬・格林(Stephen Greene)。这个名字,到目前为止只出现了一次。他拍摄的电影叫做《意外的爱情》。这部电影拖拖拉拉拍摄了8年的时间,三次因为资金问题关机停拍,且故事混乱不堪。到最后影片的原版导演大卫・O・拉塞尔自己都不愿完成影片的拍摄了。他找到了DGA,要求从演职员表上把自己“除名”。最后,DGA同意了他的要求,一个叫做史蒂芬・格林的新人,闪亮登场。

上一篇:如何为一部电影洗地 下一篇:周冬雨: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