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专刊的品质

时间:2022-08-22 09:40:33

报纸专刊的品质

报纸专刊是其正刊的补充和延伸,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专刊,可以拓展报纸的信息传播通道,增加报纸的文化知识含量,实现报纸的引导教化功能,从而可以吸引、培育并且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体。那么,如何办好专刊,又如何衡量和评价专刊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标准就在于专刊的品质。品质取决于其选题的贴近性、内容的可读性、文章的规范性和版面的精致性。试以《内蒙古日报》“纵横”版为例对其解构。

一、以选题引导读者

专刊的特点是其专题性、专门性和专业性。无论是传统的文艺副刊,还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汽车、旅游、健康、人物等专刊,都是为了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紧紧围绕某一行业、某一领域做文章,以此达到加厚报纸,留住读者的目的。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具体性、普遍性、典型性要求,实质上是对新闻报道形成的刚性约束。相对而言,专刊文章在某些方面较少约束、或者仅有柔性约束。根据力学理论,少一个约束,便多一个自由度。正是这个自由度,形成了编辑的选题策划空间。

开辟专刊是为了增加报纸的可读性,从而达到吸引读者、留住读者眼球,实现扩大报纸发行量的目的,因此,专刊的选题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内蒙古日报》“纵横”版立足于以多维视角观察、审视、解读内蒙古的历史,不断挖掘和打捞湮没在历史长河中那些鲜为人知的事件和人物的细节,引领读者对内蒙古厚重的历史进行轻松的阅读。历史是一座宝库,挖掘不尽。在对其探寻与研究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新成果,其间,有许多正是读者关注的,因此成为《纵横》的策划选题。

党报的定位决定着专刊的选题方向,所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成为《纵横》版选题的主要来源。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多民族生存、生活于内蒙古这片辽阔的土地。期间,重大历史事件波澜壮阔,重要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尤其是近代以来,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争取人民解放,发生过许多英勇悲壮的事件,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为此,我们选编了一系列文章,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进行盘点和回顾,以此体现打造品牌版面的编辑思想。

编辑思想固然可以指导选题的策划,但是,如果编辑仅仅沉湎于一己想法,而不关照读者的阅读要求,那么,这些选题只会离读者越来越远,成为孤芳自赏,重蹈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老路。

紧紧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和纷繁的过往记忆里,筛选打捞出鲜活的阅读素材,是策划的日常作业。当然,有了素材,必然有一个用谁的稿件、或者请谁来完成稿件的过程,这就牵扯到了又一个话题:打造基本作者队伍的问题。在“纵横”的基本作者队伍里,有十几岁的中学生,也有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有很多次,气喘吁吁的老大爷来到编辑部,让有的年轻的同事不理解,他们认为,既然报纸要引领社会,反映在作者队伍上就应该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才对。其实不尽然,许多老作者就是历史的亲历者,就是历史的活档案,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常常是最具可读性。

当然,过分迎合读者的阅读口味,很容易滑向媚俗和八卦的边缘。比如,有些报纸以猎奇取巧,收罗狗仔队,强调“抓噱头”、“吸引读者的眼球”,一味登载奇闻趣事、名人绯闻,实在是自降身价、自我作贱。就算一个足球明星,他穿多少码球鞋与我何干?两个业余歌手,就算他上了“星光大道”,互相抛个媚眼,与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两个年轻人拉拉手有什么区别?当一张报纸沦落到求一个三流歌手签名时,便与文化乞丐相距不远,更遑论其品质了。

报纸作为大众媒体,承担着引导舆论方向、加强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责任。这样说来,其品质的高下就不仅仅是属于自身的事情了。

二、用内容填满版面

打开一张报纸,阅读一个版面,最短需要多长时间?有人统计:7秒。我们说,这样的读报,最多也只能叫做“浏览”。那么多人,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做这个版面,只被读者“浏览”了一下就搁到一边,这是很让人沮丧的事情。

本来,报纸开辟专刊版面,就是为了留住读者。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留住读者,专刊的本来意义也随之消失。

那么,拿什么留住读者呢?内容为王。这差不多成为报人的口头禅。差不多的理念、差不多的思路、差不多的作法,结出了差不多的果实,这就是报纸的同质化。同质即无个性,无个性即无品质。要有差异,有特点,必须在内容上下功夫。

首先,追求真实。近些年来,影视界为了追求票房、收视率,掀起一股演绎、戏说之风,玩历史于股掌之间,更有文化掮客不是踏踏实实去做学问,而是热衷于频频在镜头前露脸,又是出书、又是售碟,只弄得个人盆满钵满,名利双收,却把一部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糟蹋得不成样子。学术浮躁之风气由此蔓延,伪历史、伪文化由此蔓延,老专家、老教授扼腕叹息,却又无可奈何。不可否认,其间也有报纸以讹传讹,推波助澜。在“纵横”稿库里,就积压了不少此类稿件。

其次,追求原创。《纵横》版很少使用网络稿件和转载稿件,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差异性,突出个性特点。我们说报纸的品质,实质上就是指报纸的个性特点。《人民日报》的大气,《参考消息》的客观,《中国青年报》的前卫,《环球时报》的犀利,是其制胜特点。而有的报纸为什么昙花一现,一落千丈,就是因为跟在别人后面,捡拾人家的残羹剩饭。过去,是一把剪刀一瓶浆糊,现在是一部电脑一次点击。没有原创就没有生命力。

第三,追求细节。文章忌空洞,空洞的文章没有可读性。没有可读性的文章便要“被浏览”。《纵横》2012年8月29日刊发的《在包头听串话》,作者史银堂提供的稿件起初是反映同志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文章也涉及到了时任包头市委副书记刘启焕在汇报工作时引用了当时民间的几句串话。编辑在与作者沟通时,得知作者当时就是随刘启焕下乡的工作队员,因此要求在稿件中增加串话,作者担心串话登不得大雅之堂,在编辑的一再要求下,作者几经修改,稿件见报后,很受读者欢迎。

第四,追求看点。看点是文章的灵魂。读者拿起报纸,首先是浏览标题,3秒之内如果不能留住读者的眼球,内容可能就被忽略了。凡编辑都有体会,做标题实在是一件劳心费神的营生。标题忌空洞、忌呆板、忌冗长、忌文不对题、忌哗众取宠,这是编辑的常识。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反复推敲也不一定能够做出一个好标题,反之,不把做标题当回事,敷衍了事肯定做不出好标题。当然,好标题还得有内容来做主,没有内容,任谁也做不出好标题。

《纵横》版选题足够宽泛:纵向到底,上下五千年;横向到边,东西四千里。不限内容,不限题材,不限体裁。按说,少了约束,少了羁绊,稿件好组、好编才对。可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缺少了专刊的专题性、专门性、专业性,再加上编辑的视野、功底、积淀等各方面的不足,要在每一期都拿出点“干货”来,还真不容易。

三、承担规范写作的责任

过去,在我们当读者的时候,真是把报纸编辑这个职业看得很崇高。我们以为,报社的编辑应该个个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其实,不是我们的感觉错了,而真的是今非昔比了。

编辑本来是一个为他人作嫁衣的职业,如果耐不得寂寞,不能抵御社会上的浮躁风气,缺少了职业的使命感,要做到对稿件把关很难。

让我们诧异的是,连堂堂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字幕也常常出现错别字,也难怪我们这些地方报纸了,故而常出现错别字,乱用标点符号,语法、逻辑错误等,成了报纸的常见病、多发病。习惯性口语,叙述的前言不搭后语,拗口且不流畅的叙述、前后词语不搭配,成语的张冠李戴也常常见诸报端。更有些见报作品无病,东拉西扯,甚至不及中学生作文的水平,让人实在不敢恭维。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一个人自称贵族,却是衣冠不整,脏话连篇,随地吐痰,有谁能够认为你是贵族?

人的方方面面构成人的品质,报纸的方方面面构成报纸的品质。

四、版面就是报纸的脸面

形象也是品质的组成部分,版面就是报纸的脸面。

报纸版面不是文字、图片、线条的简单堆砌,而应当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组合。版面形式一旦确定下来,就是版面的形象符号,并且构成其独有的风格特点,成为版面品质的外在表现。当年,《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作者应邀来北方新报社讲座时,看到《北方新报》版面线条的严丝合缝,称其为“一毫米原则”,并且作为范例,在他后来的演讲中不时加以引用。由此可见,版面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纵横》版以一篇重要题材稿件为主,一篇生活亲历稿为辅,一幅图片,再加五篇左右知识类短稿构成。应该说,我们在版面的分配,题头、尾花、插图的设计编排,字体字号的选择,线条的应用,留白的尺度,单色的深浅与彩色的搭配上都下了一些功夫,而且常常对版面反复修改,力争版面大气而不失生动,稳重而不失活泼,好看而不失耐看。当然,在追求个性风格时,还要保持与报纸其它版面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报纸的品质是纸媒竞争的核心。报纸的品质要由其新闻、评论、专刊、广告的品质共同构成,专刊的品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来说,新闻制约多,评论操作难,广告任务重,专刊就应该多承担提升报纸品质的责任。

报纸面对的是大众读者,不同的阅读群体有不同的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所以,一张报纸、一个版面、一篇文章要取悦所有的读者,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久打造和维护报纸的品质,从而得到主流阅读群体的认可是可能的,这正是我们应当追求的方向。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上一篇:“水”世界终将到来 下一篇:一瓶饮料的因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