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

时间:2022-08-22 08:43: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

摘 要:随着工业化发展的进步,自动化的技术在实际生产中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来推动产业的升级,在经历了融合与成熟的过程之后,电力系统运用的优势以及对效能的提高有了质的飞跃,而这其中作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达到认识综合防御体系构架的整体的框架,并力求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对提升性能有帮助的办法,提升整体的服务手段,也希望能为后续在实践过程中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字:电力系统 稳定 安全 综合防御体系

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内容研究

1)构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的初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电网的设计制造都是以城域网为中心来完成的,通过一个服务基地来为周边的用户提供存储的空间,尽量完成对用户的一对一的服务。将电脑的智能控制引入到电网的调控之中实现对监控有力的控制,并进行有效的分类。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的实现不仅关系的民众的生活,而且用电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家用电器的普及,用电若无法得到保障将对民生造成极大的影响,长时间的停电也会造成经济收益的损害。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综合防御体系对整个服务网络来说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小的部分,但是对整个智能网络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由此来确保电力在运行的过程中安全与稳定。

2)分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架构的内涵

从我国电力网络的建设情况来说,随着用电量负荷的增加,在送电过程中的服务质量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利用智能化运作的优势把变电站的电安全的输送出去。用电的保障就在于故障发生之初能及时发现并将问题进行排除,加强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受该情况的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在确保送电被保证的同时提高经济运行的能力。所以说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实际的设计应该和具体的调度相适应,尽量降低电力故障时带来的影响,这也正是电力系统防御体系实际运行的重要意义所在。

2、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研究

在现在的运行经验来看,要从整体上做到对大范围停电事故的有效控制,则完善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需要重点的进行建设,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该体系包含的内容与电网构架、智能化控制器、运作方式、稳定控制因素等流程紧密相关。落实到具体的细节当中,我国电力网络的设计布局可以归纳为三大防线,通过这三大防线的作用,使我国电力运行得以稳定发展,提供更加便利、质量好的送电服务。

1)探讨电力系统安全环境的三大防线。

我国在整体范围上的电力网络的设计与布局相对完善,但是在一些小的地方还存在安全的隐患,所以对预防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进行加固,并对三大防线进行严密的设置。总的来说,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的三大防线主要是包含三个部分:一,当电力系统在工作中内部出现状况时,需要对发生故障的线路最快的进行切除,并加相应的元件与线路进行分析避免事故的进一步加大,因为输送电是一个整体,一个部分受损势必会对整个综合防御体系造成很大的冲击;二,当故障的信息被接受到之后,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减少故障造成的损害,使整个大的电力网不至于不能运行,安排人员24小时进行值班,确保故障信息被及时接受,传报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三,对于已经发生的故障,内部备用的电源需要及时的进行补充,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并在这个时间段内找到故障原因,及时抢修,将损失控制到最低的范围。从这个的流程中可以看出,该防御体系的起到是一个从主动过渡到被动的过程,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是因为这样能做到整体的平衡,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问题所在,恢复供电。

2)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框架

在对我国现阶段的电力网络的三大防线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就对保障体系的框架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整个骨架来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在于,利用科学、智能化的控制平台提高运行的能力,把线路中的终端进行良好的连接,并实施有力的监控。如果某个终端或线路发生故障,则维修或信息控制的人员就能够收到相应的状态信息,并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处理,使得电力运行达到稳态。

受到集成化程度的影响,在现阶段电力网络中运用到的终端相对较多,也就增加了故障发生的频率,工作难度随着增大。随着用电人群和负荷的增多,规模也达到了扩大来满足实际的用电要求。考虑到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基层责任单元,广电技术需要充分的得到利用。根据用户用电和管理方式上的特点,对整个电网的控制操作系统、智能控制发电系统、调度调节系统、自动保护动作系统、负荷监督系统以及信息化防御系统的不同,以实际的安全情况为具体任务,对整个体系框架做到多层次、多级别的系统研发。

3)加强防御体系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的提升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管理人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电力网络能否长时间稳定的运行,所以对安全意识的教育需要定期的进行开展,提高电力网络的安全发展和建设。对于技能的提升,主要涉及到技术性安全措施动作的构建,主要包含网络监控设备搭建、隔离装置的实际效果、信息的及时反馈等动作的执行,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避免发生事故却无法快速解决的不利局面。充分把科技的智能化与人的智慧紧密结合在一起,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这张大网尽量的去完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在综合防御方面,需要对不同的调控设备运行的特点,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安全防备的流程,并在电力系统的内部加强对信息化的应用,提高相应的反应时间,确保运行的可靠性。电力系统网络中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经济实用性在送电的服务途中需要着重的把握,安全性是必须首先保证的前提,需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来确保运行的安全,而涉及到综合防御体系框架的构建就需要不断加强对电力网络的优化,并在实践中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便能更好的将电力网络的安全与稳定性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程宏波;何正友;胡海涛;母秀清;王斌;;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预警[A];2013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德林;王晓茹;;基于连续体模型的电力系统机电扰动传播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李劲;陈炳;;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黑启动中的作用及其带来的思考[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薛禹胜;综合防御由偶然故障演化为电力灾难――北美“8・14”大停电的警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8期

[5] 唐斯庆;张弥;李建设;吴小辰;蒋琨;舒双焰;;海南电网“9・26"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分析与总结[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1期

上一篇:试析河西走廊匾额文化的审美特征 下一篇:迁徙路上的“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