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五大问题 提高课堂实效

时间:2022-08-22 07:24:25

关注五大问题 提高课堂实效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上出现一些极不具“语文味”的现象,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种种表现都让语文课严重“失真”。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课堂,重新把握语文课的实质,挖掘语文课的内涵,定位语文的标准。从最基本的做起,从最本质的做起,从最关键的做起。致力做好五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二是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三是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积淀;四是引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五是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本文中,笔者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通过课堂教学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的五大问题,定位语文课堂:语文课首先是语言课;语文课也是情境课;语文还应该是彰显文化的语文;语文更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语文课也应该体现创新精神。目的只有一个:引发语文教师的思考,让语文课堂注重实效、返璞归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五大问题

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出现一些偏激的现象,语文课严重失真。

表现在形式上的有:①开课必课件。课件“满天飞”,借助多媒体的声、色、光、电来“丰富”课堂,语文课成了美术课、音乐课、地理课、生物课、“杂耍”课。②情节必表演。以热闹的场面来取代对文本的欣赏,甚至掩盖对文本理解的不足;所表演的有时令人啼笑皆非。如,一教师在上《记承天寺夜游》时,也让两个学生表演苏轼和张怀民月下散步,这两人在教室里来回地走,毫无意义,为表演而表演;有的表演所再现的也只是浅层次的表象,不能作深层次的再创造(如,《黄帝的新装》)。③活动必讨论。不管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讨论的意义,动辄就小组合作或是小组讨论,重所谓的合作探究,轻个性化的思考;重动口的训练,轻动手的机会,以表面的生动活泼来显示学生的全面参与;重学生的课堂情绪,轻学生的课堂收获。④鼓励必掌声。以定式的、呆板的、惯性的、甚至是虚假的热情代替真实的赞赏,也以此来表征学生投入的程度;学生发自内心的掌声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过多过滥的掌声势必影响学生的思路,有的会给学生造成假象,当然其中不乏喝倒彩的现象。⑤情境必穿靴戴帽。开头必渲染呼唤昭示,结尾必寄语憧憬希望;表面上前呼后应,完美无缺,实际上是老师在单方的热忱的情境下的自我陶醉,学生只是在过眼云烟中走马观花。⑥对学生的评判必说“好”、“很好”、“不错”等,甚至是“你真棒!”“棒极了!”听起来似乎有些肉麻,无效评判太多,即使是评判也只注重观点,而忽略对观点的表达和必要的阐述。⑦课堂必“二包”。老师“包”讲,学生“包”听,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老师算得上是“敬业”的讲师,可学生不一定是“忠实”的听众。

表现在内容上的有:①目标“三点式”。即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割裂分离为三点,而不是“三维”,表面上是条清理晰的,实际上是错误理解“三维目标”;而且大多是过大、过泛,缺乏针对性,且课堂所完成的与课前所定的大有出入。②解读必教参。对教参的依赖性太大,只要是教参上有的便全盘托出,面面俱到,不厌其烦;教参上不讲的一点也不敢涉足,缺乏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唯书唯上的思想严重,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缺乏老师自己的东西,有的甚至按部就班,按照教参的内容和顺序,将词语、句子、结构、思想感情逐句逐段从头捋到尾,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教材和教参缺乏大胆的取舍和整合。③语言欣赏必“喜欢”。一般的做法就是“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欣赏找不准切入点,缺乏有针对性地用心去体味品评,更达不到从艺术的高度进行鉴赏;欣赏过后,也不注重方法的归纳总结,学生只是表面的“喜欢”,却说不出所以然来,说出来的也是空泛之词,总是在题外兜圈子,答不到“点子”上。④问题设计宽泛。缺乏思考的具体的路径和明确的指向;对课堂设计的问题过分地强调结果,而忽视了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和表达的过程;课堂是一连串的追问式,而且是无疑而问居多,无效语言较多。⑤步骤设计的梯度不合理,跳跃性大。这样的设计,环节之间不仅缺乏过渡,衔接不自然,而且环节与环节之间没有理性的逻辑思维关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将文本割裂肢解,学生被牵着“鼻子”乱跑,收获寥寥。⑥课堂思路必“自我”。重定数,轻变数;重预设,轻生成;怕偏离,等答案。学生字词读错了的也不纠正,不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也不及时指出来,表述不准确也不引导重来,环节成了走过场;一个学生回答不准确,就另换一人回答,如果不行再换,直到等到“正确答案”为止。⑦拓展迁移必“教化”。在爱家、爱国、爱人民等政治思想上大做文章;且空话、大话居多,有的甚至偏离文本,偏离主题。

出现上述种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对“语文”的内涵没有理解透彻,对文本——即教材缺乏钻研精神和意识,多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少追求内容实质上的挖掘,以至于形成无效课堂的无效教学。因此,个人认为,语文课堂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方面的教学。

1.对语言的把握 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这两方面的语言在课堂上的妙用。1.1 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课堂上最鲜活的例子,是增强学生语感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丰富、是否丰满、是否精练、是否含情、是否铿锵、是否传神,表情达意是否准确等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语言如果枯燥晦涩干瘪,语无伦次,在那儿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的,甚至出现用词不当(或感彩或语体色彩或词语的内涵与外延等)、说出的话有语病等,那学生的语言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该启发的时候,教师的语言就要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燃起学生思维智慧的火花,让学生顿时有“柳暗花明”的顿悟;该总结的时候,教师的语言就要能够既全面细致又简洁凝练地加以归纳概括提炼,让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不变应万变”;该煽风点火的时候,你的语言就要能够掀风鼓浪,挑起世界大战;该力挽狂澜的时候,你的语言就要能够立马让风平浪静静若止水;该煽情动容的时候,你的语言悲哀得能让学生潸然泪下,抽咽不止,快乐得能让学生前仰后合,捧腹没完。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学生口头语言的活生生的最鲜明的例子,以语言带动语言,以语言丰富语言,以语言激活语言,以语言感染语言。

1.2 文本的书面语言。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几乎都是名家名篇,其文本语言是最为标准的规范的语言文字的典范,欣赏价值和运用价值都是相当地高,这一点毋庸置疑。面对如此高妙的文字语言,我们如何去解读、欣赏、感悟、模仿、运用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极强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首先,针对不同文体性质的语言文字要找准不同的切入点,切口要小,角度要准。比如,欣赏描写性的写景语言,首先就要从作者所描写的对象——即景点入手,看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色:从颜色、形状、大小、性质、体态、距离、气味等可感知的属性入手;然后,看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可感知的属性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就是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再然后,看看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构成了什么样的点——线——面——体;最后,体会作者通过这些手法对这些景物赋形绘神的目的和作用,能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晴明的还是灰暗的,是喜悦的是悲哀的,是喜爱的还是憎恶的。其次就是对以上的欣赏感悟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观察事物欣赏景物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或视觉或听觉或嗅觉或触觉或味觉或直观的感觉;将描写对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就得要使相关的修辞手法和不同的表现手法,或比喻或拟人或通感……或动静结合或虚实相生或对比或衬托;所描写的景中一定要蕴含着感情,什么样的景中就必定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理所当然,在欣赏景物描写的同时,学生也就学会了如何去观察事物如何去描摹事物的途径、方法和手段。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授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对文章的第二小节“百草园中的景物”进行赏析时,只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提出来,让学生学着造句,而对其具体的景物并没有作细致地品评,对构成乐园的视觉享受的鲜明艳丽的色彩,对交织成乐园的听觉享受的低吟浅唱交响乐曲的各种声音,对给人以味觉刺激的酸酸甜甜的桑葚、覆盆子等等没有丝毫的涉及,也没有引导发现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动景与静景的衬托、点面的结合等等。可出人意料的是,最后,该教师让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的训练——描写美丽的校园。学生能写得出吗?能写出真实可感的充满生机的校园之景吗?

2.对课堂情境的创设 语文课的情境设置是根据文本内容而定的,课堂情境蕴含在文本之中。每一篇文章当中,作者都酝酿了或者说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是融于字里行间的一种潜在,这种潜在是需要教师和同学在解读过种中去感受、体悟、融入,最后达成共鸣。所以教者的阅读体验能给学生营造出一种适合文本适合课堂的氛围来,让学生在教者预设的情境中,能更迅速更充分更完整地投入到文本的内容中去,投入到文本的情感中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公刘的《致黄浦江》时,一走进教室,只见他蓝色的西服、白色的衬衣、黑色的领带;一脸的严肃,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说话时语气很沉重,音调中透露着悲哀。学生当时就被他的这种打扮和表情给深深地感染了,就连我们这些坐在后面听课的老师都给感染了,都收起了课前的笑容,配合着以一脸的严肃和静穆。再加上教者以衔悲致伤的话语解释了自己的心情,学生就更沉浸在国破家亡的情境中了。应该说,该教师的情境设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这种悲的情境一直没有变化的持续到了最后。这又是不应该的了,因为,本首诗的感情是变化着的:由“哭”到“为自由而战”再到“有权写下这骄傲的诗行”,这其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和情感发生了变化,作为中国人民,谁都应当化悲痛为力量,为了母亲的生命、自由、强大、自豪而战斗的力量。随着文本情境的变化,整个课堂的情境也应该作相应的转变,最好能结合历史和现实,让学生感受到正是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才有我们今天的骄傲和自豪。

在教学环节当中,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认知和掌握技能。

《广告多棱镜》是一节广告专题课,九年级上册的一个很重要的专题,因为它既是中考的命题范围内的内容,又是涉及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内容。为了达到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效果,我在执教时设计了“知识园”、“展示台”、“点评台”、“创作室”等情境性鲜明的能体现过程性的标题,这样一来,学生在分析广告、品评广告、创作广告的时候就能达到印象鲜明体验深刻,灵感得以捕捉,学习后效显著。

3.对文化内涵的积累 由文字而构成文章,由文章而生发文学,由文学而构筑文化。这是一个逐层深化逐步扩大逐渐延伸的过程,语文的最高形式应该是文化的层面,文化的语文则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势必凝聚着该民族该国家独特的文化深度,而汉语言是最富含文化意蕴的语言,有很多是独具魅力的文化,诸如:成语、俗语、熟语、谚语、俚语、歇后语,当然,还有字谜、对联、诗词歌赋,还有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这些,可以说都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最为宝贵的文化,是国粹,是其他语种所无法比拟的。比如,成语是最凝练概括、生动形象、最具表达效果的词语,它的凝练就是因为,在成语的背后有一个几近完整的故事,成语所呈现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故事性,更在于它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再如对联,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我在执教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这一课时,文中有一幅插图,图中有半副对联——“满园春色浓”,我先让学生说说这是上联还是下联,并说明理由,然后把它补充完整。这样,学生既把握了课文内容,还能掌握一定的对联知识,一举多得。在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课的时候,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一道训练题:“对联能用最凝练的语言涵盖内容,请概括上、下阙内容后完成下面的对联:''把酒弄清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过这些做法,我们的课堂就带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就达到了“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这一高度。

5.对生活的感悟 语文即生活,或者说生活即语文,这几乎是所有语文人的共识。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等,一切都来自生活,同时又反映生活,所以说,语文本来就是生活的,或者说,语文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远离了生活,是现代教育造成的。现代教育强调书本知识的重要性,强调间接经验的重要性,就是把书本知识从生活中抽离出来、抽象出来去教育孩子,所以,在今天应试教育的框架下,生活离语文是越来越远了,或者说语文离生活是越来越远了。

在教授《台阶》这篇课文时,对于文中“父亲”形象的理解,我没有完全参照一些资料上的说法,而是让学生回忆一下家中房屋的大小、高低、前后等问题。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对农村生活还是有些基础的,农民在自家房屋的建造上,有不少的“讲究”:比邻家高出一块砖、比邻家上前几步地、比邻家宽敞一些等等,很在乎“风水”。这些做法与文中的“父亲”希望自家的台阶也能“高”起来的愿望是否有些近似?如果找到了近似点,那么,作者在“父亲”的形象中,是否又多了些什么?那就应该是对父辈那一代人愚昧做法的悲哀——用一辈子的精力来完成一个虚无的愿望,是否值得?有了生活作基础,理解起来就容易了许多,否则,很难理解透这一层。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把语文放回到生活中去,或者说把生活融入我们的语文课堂。生活处处皆学问,身边事事皆文章。我们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导他们用习得的知识和经验来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指导生活、创造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然后用学生的口说出生活,用笔写出生活,用心去体悟生活。

5.对创新思维的训练 创新是一切教育教学行为活动最终的归宿,不仅仅语文课上所拥有的,其它所有学科的课堂都应该具备这一特质,是共性的东西。

单从语文课创新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如果以上的四个方面都做好了,那么,作为创新的最基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锻造生动活泼的课堂语言,创设恰到好处的课堂情境,各种创作性质的造句、仿写、对对联、片断作文,用笔抒写生活等等都是创新的内容。

当然,创新还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的怀疑精神上。

我在一次初三的语文模拟试卷上出过样一道试题:

下面四个句子都是课本中的原句,其中有语病的两句是( )。(4分)

A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七年级上册 巴金《繁星》)

B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

(九年级下册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C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 (九年级下册 普里什文《林中小溪》)D由于对云海日出的向往,使他们忘却了前一天登山的疲乏和黎明前的寒意,匆匆忙忙赶向海拔1700米的清凉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九年级下册 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毫无疑问,正确答案是AD两句,A句中的“密密麻麻”与“繁”表意重复;D句是无主句。出此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要迷信名家、名篇,即使是课本上的内容,错误也是有可能存在的,要大胆怀疑,小心论证;咬文嚼字,字斟句酌。

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在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克拉丽斯人物形象分析时,就其中的克拉丽斯“借口胃不好而自己不吃牡蛎”和“以不要把男孩子惯坏了的理由也不让''我''吃牡蛎”,来质疑很多资料上对她的定性——“虚伪”。我认为这两点恰恰能够反映出克拉丽斯是一个懂得勤俭持家,懂得教育子女的一个“良母”的形象。生活中许多“母亲”都会以种种理由来俭省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许多母亲都希望自己的“男孩”快快长成“男人”——在公共场合吃零食不是绅士行为。由这儿的怀疑和批判,引出我们在写人的时候,要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人再“好”,也不会“好”到完美无缺的地步,人再“坏”,也不会“坏”到没有一丁点的人性。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怀疑。对于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里“一次又一次地把敌人打死在阵地上”和沈括的《活板》中“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我们就要大胆地怀疑是病句。我们就要鼓励学生挑课本中的病句、标点符号的误用等,大师级作家的作品也不放过。我想,这对课堂的创新和提高写作水平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成人学历教育管理探索 下一篇:寄意、烘托、抑扬、多变和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