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名家用比喻

时间:2022-08-22 06:42:22

学习名家用比喻

比喻是我们在写作时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好的比喻能使描写对象栩栩如生,使文章语言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名家运用比喻时常作精心修改,或添加,或删减,或加工。下面就一些具体的实例,看看名家是如何运用比喻的。

一般说法改用比喻

比喻能变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语言表达形象化。例如:

(1)[原文] 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张洁《挖荠菜》,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

[改文] 刚抽出嫩条,还没长出花蕊的蔷薇花梗,剥去外皮,一根翡翠簪子就呈现在眼前,一口吞下,清香微甘,好像蔷薇在你的嘴里抽芽开花。(张洁《阑珊集・挖荠菜》)

原文是一般性叙述,不够形象生动。改文则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刚抽出嫩条,还没长出花蕊的蔷薇花梗”像“一根翡翠簪子”,写花梗形如簪子,颜色翠绿,“呈现在眼前”;另一个是吃着蔷薇“好像蔷薇在你的嘴里抽芽开花”,写味觉之美,感觉奇特,“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一个饥饿儿童在得到可食之物时真实而特殊的感觉。改文生动、具体、形象,使读者能感觉、想象、体会当时的情景,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尝其味。

一般说法改用比喻来表达,给语言增添了无限的神韵和光彩。

比喻不当宁可不用

使用比喻要贴切、让人易懂,否则宁可不用。例如:

(2)[原文] 一手抓住了头发,狠命的往上一举,芦柴棒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下附有吸盘的乌贼。(夏衍《包身工》,《光明》1936年6月10日)

[改文 ]一手抓住了头发,狠命地举起往地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夏衍选集・包身工》)

由上例可以看出,比喻要通俗,要用读者熟悉的事物来比方生疏的事物。“在肢体下附有吸盘的乌贼”是什么样子,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不能引起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因而改文删去了这一比喻。

同学们要记住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喻体,就宁可不用比喻,以免适得其反。

比喻加工尽善尽美

有些比喻经过修改、加工,会更加贴切、形象。例如:

(3)[原文]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这几枝火柴,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王愿坚《七根火柴》,《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改文]那同志合扰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王愿坚《七根火柴》,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原文比喻句的本体是“双手捧起这几枝火柴”,捧起的只是“几枝火柴”,而不包括党证,不严谨。再者,下雨天,火柴直接放在手上也不合理。改文“双手捧起”的是“夹着火柴的党证”,比喻贴切,具有了更深的意味。

(4)[原文]如果让我说出我真实的心愿,我愿这辈子儿女成群,就像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主人公那样:1234567,七个孩子一串音阶,然后骑上自行车,带领我的由大大小小的自行车组成的车队,唱着歌,去郊外春游。(《池莉文集6・怎么爱你也不够》)

[改文]……1234567,七个孩子一串音符……(《池莉《怎么爱你也不够》)

原文“1234567,七个孩子一串音阶”中的“音阶”,指按照音高次序排列的一组音。把“七个孩子”比成“一串音阶”,新颖。改文中的“音符”是指乐谱中音长和音高的符号。音符的排列不受音高次序的限制,可千变万化,组合成无数支动人的乐曲。“七个孩子”像“一串音符”,表现出一群孩子活泼的情态和欢乐的情绪,比喻更生动,更形象。

通过对以上几例的对比分析,相信你对如何用好比喻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吧。虚心向名家学习,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上一篇:Great Expectation(Ⅰ) 下一篇:三兄弟挣钱养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