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证探讨

时间:2022-08-22 05:06:09

高中生物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证探讨

摘要 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有效的促进作用,是学科进步的有力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现状,根据出现的问题给予了简要的问题解决措施。然后通过实证分析说明了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这门学科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以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些许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学习;实证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引言

当今我国教育事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发展着,素质化教育的推进给广大中学学科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不能迎合国家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步伐,很多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了动手能力薄弱、自主能力差较等情况。事实证明,一个民族缺乏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人才将无法继续维持该民族的活力,技术创新、民族富强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中学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各大中学学科教学中被广泛提倡,教育工作者尤其应该做好相关工作。

一 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现状与问题解决措施

合作学习指的是为了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而形成的互助型学习模式。新时期我国大力推广教学改革,新课改运动如火如荼。但就高校合作学习方面的成果来看,我国在这方面的局面还是不容乐观的。在这个方面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如下问题。首先,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入开展。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教育改革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转换过来,加上合作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迫于教学任务的繁重以及这方面技巧的缺乏而导致合作学习的展开浮于表面。其次,高中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定位不明确。我国教育,尤其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一些教师还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痼疾,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教师早合作学习中完全放手将所有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两极分化反映了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定位不明确。例如,在讲解“细胞生活的环境”时,教案上清楚地写了哪几个地方要讨论以及讨论几分钟,但事实上学生有时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讨论,若教师仍然严格按设定的内容与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忽视了学生的真实能力[1]。有时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多学生在规定时间根本讨论不完。若教师一味地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来安排课堂进程,那么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为有效提高我国高中生物合作学习水平、加快教学改革,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协调好自主合作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课内、课外学习合作任务;注意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2]。

二 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能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的运用,有效的提高班级的生物成绩。在实践中,合作学习所具有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合作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效果明显。其次,合作学习由于是由一个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具有锻炼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效果。最后,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生物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学习中具有深刻且创新性的重大意义。

三 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证应用

1 创设情境,导入目标。

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程,教学导入以及情景创设尤为重要,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转换教学模式两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尤其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如在讲解激素一节时[3],由于激素是人肉眼无法看见、摸不着感觉不到的东西,因此在讲解时可以收集班级几位学生孩童时期的照片,在课堂上展示然大家猜测。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很容易会提出前后相貌变化是有什么引起的。教师随后点明主题,导入课程。这种导入方式生动活泼,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因地制宜地利用这些照片鼓励学生展开问题探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诚然,只有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促进高中生物学科的学科进步。

2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内容尤其重要。学习内容的设定需要教师课前的仔细备课以及具备相应的教师技能,有的教师设定的学习内容繁重,而其要求学生在短时期内完成这些任务无疑是比较困难的;而有的教师设定的学习内容又太过简单,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将很难按时完成。因此,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定尤为重要。比如在讲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时[4], 在课程开始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共同学习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网络、 报刊杂志、 以及课本等渠道收集相关的知识, 在正式上课的时,请每组具体分析一下该组的成果。这种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定则是比较适宜的。又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叶片的剪取、药品的取用、滤纸条的制备等步骤都需要小组中各成员的密切配合。在研究性学习中,从课题的提出,资料的查取,实验的论证,论文的撰写往往不是一个人独自完成,可以说学生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实现了合作学习。

3 交流竞争,提高总结。

合作学习的另一方面便是课程将要完结时的交流总结过程,这个过程是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及时反馈。传统教学法课堂总结的任务往往交由教师手中,一些教师、学生常常没有发现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事实上还是没有做到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转换的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宜的交流与总结,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多方面的效果。与此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各项内容中所用到的缜密思维有着积极作用。如学生围绕“同源染色体”展开讨论,提出所学过的高中生物知识哪些与“同源染色体”有关,有什么关系?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又如在光合作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对于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刻性以及知识总结能力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教学法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其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创新型的学习方式将得到也必将受大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相信未来我国在高中生物合作学习有效性方面展现的成果更加丰富,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伟平: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术研究,2012(6):144;

[2]常大军: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学研究,2013(11):177;

[3]侯丽华:浅谈高中生物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3(4):93;

[4]蒋红:合作学习提高高中生物教学[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1(3):93-94。

上一篇:个性化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下一篇:新媒体技术推动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