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亲子冲突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8-22 03:06:07

青春期亲子冲突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青春期;亲子关系;亲子冲突

近几年,笔者经常给中小学生家长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实践中常遇到家长咨询青春期亲子冲突问题,他们迫切希望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良策。对此,笔者就青春期亲子冲突和解决策略谈谈自身看法,以回馈广大家长的厚爱。

一、青春期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对青春期青少年进行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好坏显得极其重要。亲子亲和与亲子冲突是亲子关系的两个重要维度。亲子关系不管以哪种形式存在,亲子冲突都是家长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最令家长困惑的问题。

青春期大约在十三四至十七八岁,与童年期和幼儿期相比,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尤为突出。因为青春期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青春期成为亲子冲突的高发期。青少年正处于从父母居于支配地位的亲子关系向亲子双方居于相对平等地位的转换时期,这一时期亲子关系处于极为不稳定的状态。随着生理上的变化,青少年在心理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思维的批判性、独立性增强。他们开始用怀疑、审慎的眼光看待外部世界,不再一味地盲从家长,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标准评价家长的行为,用对家长的期望标准,评价家长的权威。二是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能独立评价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行为上要求自立。“成人感” 和“参与感”开始出现,他们希望摆脱家长的“束缚”,希望参与家庭事务,希望获得与成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与尊重。三是性意识开始觉醒。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有心事不愿意向家长表白,独自向日记本倾诉,放学后,常常把自己关进屋子里,不让家长进去等。四是情绪极不稳定,表现为心理活动的不成熟和波动性,他们既缺乏经验又过于自信,在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时极易产生困惑和烦恼,易激惹,孤独感、压抑感增强,亲子间的距离感加大了。

面对青春期身心发展巨变,家长若缺乏必要的知识,仍然用以往的教育方式,亲子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孩子出现各种对抗性的挑战家长权威的言行。他们为独立意识受阻而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为观念上的碰撞而抗争,亲子冲突由此产生。

研究表明,青春期经历了比其他时期更多的亲子冲突,但真正由于不良行为等大过失造成的激烈冲突只占很小一部分。冲突内容主要涉及日常事务,一般只发生在生活小事上,冲突形式多为言语和情绪冲突,身体冲突较少。

二、青春期亲子冲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青春期亲子冲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发展性问题。青春期能否顺利度过,能否减轻挫折感和危机感,对他们后续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亲子冲突不断,会极大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使家庭教育难以顺利进行。研究发现,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犯罪、吸毒、、学习成绩差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恶性亲子冲突是构成青少年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各个层面都有显著的相关。恶性亲子冲突会导致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如离家出走、辍学、早婚早孕等。对此,笔者在多年与中学德育校长、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流中得到证实。长期频繁的亲子冲突对青少年及其父母都容易造成身心伤害。

尽管如此,青春期亲子冲突仍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青春期亲子冲突有利于青少年的思维发展。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好争辩、吹毛求疵等典型行为,是因为他们具有推理能力但缺乏生活经验。当亲子双方冲突发生时,家长恰当的引导会使青少年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使其理解力得到提升。

其次,青春期亲子冲突有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亲子冲突的发生,便于青少年了解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促使自我意识分化。由此,他们形成了思维或行动的主体性,产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

再次,青春期亲子冲突是亲子关系需要调整的信号。由于时代和环境的急剧变化,亲子间在价值观和行为取向的选择上容易出现差异、隔阂以及冲突,冲突使家长意识到孩子日益变化的需求和期望。家长应该正确地看待孩子的“反抗”与“叛逆”行为,适时改变教育方式。

三、解决青春期亲子冲突的策略

众所周知,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青少年则处于被动地位。面对亲子冲突,家长应积极寻找解决策略。

(一)要转变观念,尊重孩子人格

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相互尊重的关系,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并不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关系。家长应该把孩子当做有独立尊严的人。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需要成人的关心、关爱和保护,因此,家长要转变传统的家长制作风与陈旧的教育观念,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面对冲突,家长应正视冲突,允许合理亲子冲突的存在;面对冲突,家长如果有错,要勇于放下长辈的架子和权威,承认自己的错误;面对冲突,家长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发展的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增强,一些青少年出现闭锁心理,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与尊重,不希望家长过多干涉他们的自由。这就要求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多运用商量的口吻,采取肯定、赞扬、鼓励的方法,多关注、关心他们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多理解,少指责。

(二)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

面对青春期亲子冲突,家长要掌握青少年的内心需求,学会与青少年沟通的技巧,走进他们的心灵。

沟通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家长与青少年的沟通不是枯燥空洞的说教,而是高技巧的平等交流。当下,家长与青少年的沟通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家长应该掌握与青少年有效沟通的技巧。

1.倾听的技巧――耐心地倾听。家长要少与青少年争辩,多倾听少说话,在倾听时多关注青少年的感受而不是他的行为,并做到先对其感受给予认同。

2.换位思考。家长要多想一想自己当年像他们这么大年龄时是怎么度过的,很多事情也就理解了。

3.拥抱。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拥抱的需要是个人安全感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人在与温暖松软的物体接触时最容易感到愉快。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的皮肤在受到触摸时对情感的体会最为深刻,身体的触摸是表达某种强烈情感的最佳方式。中国家长一般比较注重物质分享与给予,忽视精神情感交流,而亲子冲突常常是精神情感交流的缺失导致的。

4.沉默。美国教育家塞勒・塞维诺曾经说过:“每个人在犯错之后,都或多或少地有沮丧和后悔的心理。而对于那些性格好强的孩子来说,与其喋喋不休地唠叨其错误,倒不如保持沉默,给他们认识错误的空间。”因此,家长在处理亲子冲突时,如果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办法,不妨保持沉默,这样就没有发生冲突的对象,冲突就很容易化解。

5.写信。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沟通方式。当家长不在身边遇到事情需要家长指引迷津时,运用这种沟通方式效果比较好。

家长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掌握各种亲子沟通技巧,沟通顺畅了,亲子冲突就减少了。只有在良好沟通基础上的施教,才是有意义的,才能真正谈得上有效的家庭教育。

(三)家长要不断学习,争创学习型家庭

家长应该加强学习,掌握青春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施教对策,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家长威信,尽量减少亲子冲突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当今社会是知识、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时代,不仅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同样需要不断学习,以恰如其分地扮好自己的角色,促进亲子之间的双向互动,避免恶性亲子关系的出现,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创建学习型家庭。在学习型家庭中,亲子间双向学习、共同提高。情感上相互交流,方法上相互促进,内容上相互补充。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家庭和谐,降低亲子冲突发生的频率。家长在互动学习中了解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使他们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并能与家长及时交流思想,平等地讨论亲子间共同关注的话题,他们会感到自己更加自由、独立。在学习型家庭中,亲子冲突带给亲子间的是成长与发展,使亲子间更加民主、平等、信任和尊重。

青春期亲子冲突是每个家庭都不可回避的正常现象,只要家长善于开动脑筋,努力学习,勇于完善人格,掌握方法和策略,青少年就会顺利度过这一人生关键期,健康发展。

上一篇:让沟通无极限 下一篇:中专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