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联网时代高校保密工作

时间:2022-10-14 02:03:56

浅议互联网时代高校保密工作

摘 要 高校保密工作是保障学校安全与发展的有力举措。在“无处不终端、处处皆计算”的互联网时代,泄密隐患无处不在,已成为高校保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应进一步重视保密工作,建立保密工作机制,规范保密工作监管,加强人员岗位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保密工作在高校保安全、保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高校 保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121-02

在信息数据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源,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新领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的日益强大,针对中国的窃密行为亦愈发频繁。作为国家社会文化事业单位的高校,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承、人才培养、文化科技创新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特别是高校中的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甚至涉及国家的安全利益。在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时代,不能联网将成为独特,联网将成为普遍,信息的储存、计算和传输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网络间谍窃密、高校日益密切的内外交流合作以及内部脆弱的保密工作举措等对高校保密工作形成现实的挑战。

一、高校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保密工作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促进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校作为一级行政单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基地,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大量的国家政策性文件,其中不乏文件;同时,高校又是高新技术和学术创新的发源地之一,集中了大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每年都产生相当数量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不乏有大量的属于保密项目的科研成果。这些政策和成果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政策走向、科技安全,而且还关系到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升级换代日新月异,高校的网络化、智能化办公设施设备以及网络协同办公平台的投入使用,在提高办公效率同时也给保密工作带来了诸多隐患。诸如网络黑客攻击窃密、高校日益密切的内外交流合作以及内部脆弱的保密工作举措等对高校保密工作形成了现实的挑战。高校平时的文件、学术论文、宣传报道内容等可能包含有最新科技成果,如果被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利用高校保密工作中的漏洞来窃取保密文件及成果,就可能会给造成国家、学校和个人利益造成损失,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保密工作做得好,就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否则会延迟甚至是阻碍学校发展。因此,在“无处不终端、处处皆计算”的互联网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做好高校的保密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势在必行。

二、高校保密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办公室保密:办公室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工作主要包括办文、办会和办事工作事项。其保密工作主要涉及公文保密、会议保密、交办工作保密和电话保密等内容。办公室所处理的文件多载有国家党政机密事项,筹办的党政会议、起草的文稿、提供的会议服务工作以及多数会议的内容多具有秘密性质,所承办的领导交办事项多属于内部秘密和不宜外泄内容,承接的各种电话内容有些也是保密的。

(二)各类考试的保密工作。具体包括所承担的校内外各类考试,其中不乏有等级、密级较高的国家级考试,如高校组织开展的自主招生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等。

(三)科研保密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立项密级确定、科研实施、管理和成果等方面的保密。

(四)外事保密工作。包括涉外工作保密和外事档案保密两个方面。如外国留学人员和外籍专家学者中的特殊事件、特殊人员及其处理意见;学校派遣的留学生、研修生、访问学者等方面的政策和计划;学校与国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计划和方案等。

(五)外宣保密工作。包括各类智能终端、网站、新闻报道、学术期刊、校报、录像等所刊载内容的保密问题。

三、高校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保密意识不强。多数人员都不是专业的保密人员,他们对相关保密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理解不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好“密”与“非密”的界限,甚至有人认为保密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疏于对项目的保密管理,在文件资料收集、管理和归档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如,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文件资料往往是谁经手谁保管,无专人负责、无制度约束,损毁、丢失现象时有发生;许多文件资料分散在个人手中,造成严重的泄密隐患,而一旦泄密则覆水难收,在智能化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可以不受区域和国界的限制在很短的时间内扩散至全世界,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二)网络智能设备的泄密隐患。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办公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像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甚至智能手机、U盘等网络智能终端在办公中被广泛使用,这些网络智能终端在方便我们办公的同时,也暗藏着泄密的隐患,如果使用不当,随时可能成为窃密泄密的媒介。

(三)频繁的人员流动带来的泄密问题。人员流动有利于人尽其才,但频繁的流动就会给保密工作带来问题,常常出现漏交漏接等问题。一些人员的离职、跳槽、工作调动和人员因公因私出访都会带走一些国家秘密,给国家和学校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四)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由宣传报道审查机制不健全,审查不到位,宣传口径不一致,报道的内容过宽、过细而造成的泄密问题。高校尽管也制订了一些相关保密的规章制度,但并没有将保密工作责任细化到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和外事岗位的相关人员,缺乏相应的教育、监管和奖惩机制,保密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学校保密工作。思想上重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在当下互联网快速发展和职能终端设备普及的情况下,做好高校的保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依纪依法依规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研究分析互联网时代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思想上、行动上筑牢保密防线,增强保密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树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的思想理念,安排部署好保密相关工作,坚决克服互联网时代“无密可保、无须保密”的错误思想认识,提高互联网时代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前瞻性和自觉性,营造良好的高校保密工作氛围,充分发挥保密工作在保障学校安全与发展中的作用。

(二)加强保密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保密工作学校“保密工作委员会―保密工作办公室―保密工作小组”三级联动机制,设置学校机要室、保密室、外事办等必要的职能机构。健全完善学校考试保密、档案保管、借阅以及文件资料的鉴定与销毁制度,优化保密和对外工作流程,使保密工作由“经验型、随意型”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学校各二级部门应成立保密工作小组,负责保密工作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对人员进行保密教育等工作。

(三)加强对保密法律法规的学习。高校应将对保密法律法规的学习列入教职工日常政治理论学习范畴,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高等学校保密知识手册》等保密工作法律法规的学习,根据不同人员的保密职责分工,有针对性的对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外事及教学科研部门的人员开展保密教育,推荐相应的学习内容。对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岗位保密技术业务培训,及时掌握防窃密相关技术。通过学习和业务培训,使人员能够正确处理“密”和“非密”、重点与一般、保密与交流合作的关系,使保密工作“保密而不保守,保密而不神秘”。

(四)加强保密工作日常管理。第一,加强对办公设施的安全管理,为部门配备必要保险箱、碎纸机等保密办公设备,对传真机、复印机、OA办公系统等办公设施设备指定专人管理,通过设置权限对各类文件的传阅进行控制。禁止计算机接入公共网络和设备与非设备的交叉使用。第二,加强对网上办公平台和个人智能终端办公行为的严格监管,规范上网信息程序,做到“谁上网,谁负责”,堵塞网上泄密渠道。禁止电子政务平台公文交换系统与互联网系统互连,禁止在电子政务平台上传文件。第三,加强对文件管理。高校的文件严格按规定限制知悉范围,不复印、拍照、摄像密级文件,不随意扩散、复印,不擅自携带密级文件外出。第四,加强对介质清退监管工作。对密级文件按规定进行定期清退,对于无需清退的文件,由学校机要秘书按规定统一归档。对在干部调整、内部整理、工作交接和对外交流等工作中产生的需要销毁的资料要由专人负责统一处理。对因离职、跳槽、工作调动等离开岗位人员所使用的计算机、移动硬盘等办公设备要进行核查,做好工作交接,严防发生泄密事件。第五,建立健全校刊校报等对宣传媒介保密审查制度。坚持自审为主,自审与送审相结合原则,责任编辑负责保密审查,主编负责整体把关。

对今天的掌控,取决于对未来的把握。高校保密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的国家的发展战略、政策走向和科技安全。在“无处不终端、处处皆计算”的互联网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做好高校的保密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钱云.浅谈如何做好高校保密工作[J].文学教育(中),2011,(12).

上一篇:浅议如何实现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提高 下一篇:浅谈贵州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