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体育课堂展现生命活力

时间:2022-08-22 11:43:21

让高中体育课堂展现生命活力

学校体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可使人易于产生运动的欲望。在学校里,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建设多项运动设施。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去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学校建一个体育快乐园地,让学生在“跑、跳、爬、滑、荡、穿”等功能器械旁尽情地“玩”,在“自玩其乐”的过程中找到运动的乐趣,让学生“百玩不厌”,也可举办体育第二课堂、建立运动队(如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等)、举行体育基本知识竞赛、举办体育运动会和比赛,都能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气氛和创造出良好的体育环境,同时还可利用最现代化的多媒体进行体育教育和教学,让体育知识、运动、比赛等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地体现在学生的面前和脑海里。我想,这样的教学手段和环境,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学习效果,都应该是直接的、显著的。诚然,要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还需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达到我们共同的教育目标。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比较强。在体育课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具有意义。但还应侧重于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争取胜利的进取动机,使学生体验体育活动中愉快的心情,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强、好竞争、爱表现自己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好强、好竞争、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在课上多组织教学比赛,在结束部分可让动作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演。让他们充分在同学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因此,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兴趣和爱好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课程最终目标的实现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冲破单一机械的思维模式,跳出常规的思维圈子,大胆创新,寻找可行的解题途径,体现学生的创新科学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大力开发体育教育资源,使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从而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课堂教学。现代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领域,体育课中出现的是群体练习、团队协作练习、学生互动练习、师生互动练习、个体自主练习等,都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断转变角色,改变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体育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学生自己真正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只有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主体”教学关系,才能把体育教学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也只有这样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着眼学生,抓住教学的契机,以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去寻觅、求索。(作者单位福建南安市国光中学)

上一篇:长文短教之我思 下一篇:架设语文教学的情感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