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真空状态”下的法律与正义问题

时间:2022-08-22 09:01:40

“文明真空状态”下的法律与正义问题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摘要:“女王诉杜德利与斯蒂芬案(Her Majesty The Queen v. Tom Dudley and Edwin Stephens)”作为世界法理学教材中比较著名的十大案例之一,历来引得各国法律学者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人类社会偶尔会出现“文明真空状态”,在该特殊状态下的法律与正义的关系不同于正常状态下,应以保存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量。

关键词:人吃人;文明真空状态;法律与正义

一、引言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几千年,期间,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划清了文明与混沌的界限,从原始、被动适应自然的群体生活转入了文明、主动改变自然的社会生活。从人类世界的横截面来看,偶尔会有一些身上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人们因为某些原因远离了文明社会,他们可能有钱,却不一定能买到食物,有纠纷想求助政府或警察,却发现无人可诉。那么在这种情形下,不禁要问:法律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如果存在,正义又将以什么内容被追求?当人类脱离这种无奈的情形回归于人类社会后,他们的违法

活动是否有被罚的必要性?这些疑问尤其在以下案例中更加被人们关注。

二、案例专题

1883年,澳大利亚游船木樨草号从英国埃塞克斯前往悉尼,途中沉没,四个幸存者――船长杜德利、助手斯蒂芬、船员布鲁克斯和见习船员帕克――被困在一艘十三英尺长的救生艇上,全部食物只有两个罐头。在第19天,杜德利建议,以抽签的方式选出一个人被杀掉,让其他三人吃掉,以求生存。对此,布鲁克斯反对,斯蒂芬表示犹豫。而杜德利表示:无需犹豫了,帕克身体最弱又没有家人,他肯定先死。杜德利随后杀了帕克,他们三人以帕克的尸体为食撑着。四天后,他们被路过的法国帆船蒙堤祖麻号救起,蒙堤祖麻号进英国法尔茅各斯港短暂停留,杜德利、斯蒂芬和布鲁克斯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收监。陪审团同情被告,但为了避免无罪宣告的结果,法官要求陪审团进行特殊裁决,只认定事实。根据陪审团认定的事实,法官宣告被告犯有故意杀人罪,驳回他们的紧急避难抗辩。被告被判处绞刑,随后被维多利亚女王赦免了。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王诉杜德利与斯蒂芬案”(Her Majesty The Queen v. Tom Dudley and Edwin Stephens)。它牵涉的问题众多,让人左右为难。类似案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现代的社会仍然存在。如地震、海啸、塌方都有可能造成食物的绝对缺失,面临困境的人们会何去何从?如果发生人吃人的结果,法律又将如何评价该行为?不能因为此类案件发生的稀少性及为了法律的不浪费而放弃对该情形的规定与讨论。

三、“文明真空状态”的界定

在很多情形中,法律可以约束人们,但在某类特殊的情形下运用已创建的法律概念似乎很难规范在该情形下所作出的行为,对该行为的法律制裁,人们的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接受,如上述案例。

“女王诉杜德利与斯蒂芬案”之所以存在争议,该案例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心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1.他们四个人遭遇海难,远离文明,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生命危在旦夕;2.吃掉帕克的这三个人在此之前行为良好,但凡有另外的方法他们绝不会选择吃人;3.如果不吃掉帕克,他们四个都会饿死;4.他们得不到法律规定的任何权利――这里包括最重要的生存权利――但与此同时他们却得遵守法律规定不得吃人的义务,权利义务在人们看来很难对等;5.求生及种族延续下来的本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天性,很多人能够理解牺牲一人挽救多数人命运的行为。

但凡有一点因素发生改变,该案例的结果也许不会出现这么大的争议。那么类似该案例的其他特殊情况都是本文意欲考虑的范围。该情形根据以上因素的模拟应具备以下条件:1.因为自然或人为原因,使某些人处于脱离文明社会的状态;2.这些人没有任何食物来源,濒临饿死;3.他们在主观上不知救援能否及时展开,从而使他们脱离饿死的困境。4.除了吃掉同类,他们找不到其他方法存活。具备以上四个条件即为本文所讨论的“文明真空状态”(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暂且对该定义下的状态定为此名称)。在现代社会中,类似的状态很有可能发生,如海难中面临没有食物的困境,地震中被困于救援死角的孤立无援的人们、矿难中被埋在坑洞中存活的工人,在被困期间,一旦处于濒临饿死、没有食物的情况都属于文明真空状态。在这种极端的状态中,法律很难规避人类为了生存下去而发生的互相吃食的行为,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法律规定也很难有效地将触手触及该行为进行解释及评价。只有深入地去发现法律与法律所追求的正义之间的关系才能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从而才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同情侵犯他人生命的行为。

四、文明真空状态下的法律与正义

(一)正义之意蕴及与法律的关系

在西方, 古希腊语中的“正义” 一词源于“dike”, 指划分、划定出来的东西。也有人认为它和直线是一个词, 表示一定之规, 而且正义与法官也是一个词。在古希腊的神话里, 狄刻( d ike) 是正义女神, 是宙斯同法律和秩序女神忒弥斯之女, 也意味着“正义” 一开始就与法律和秩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人考证,中国“正义”一词最早可能出自先秦儒家最后一位思想大家荀子之口。《荀子・儒效》云:“不学问, 无正义, 以富利为隆, 是俗人也。”这说明, “正义” 一词在汉语中出现并不是十分久远。然而, 中国人的正义意识却很早就已相当发达, 这不仅表现在中国人很早就以“直”、“公”、“正”等概念来比附今日正义一词的内涵。“正”与“义”组合为“正义”时, “正义”一词通常是指公正的道理, 现在是指符合于人民的道理。有时“义”也直接指“正义”。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思想史中关于“义”与“利”长期争论中的“义”, 就是通常讲的“正义”, 泛指道德。【1】

然而,正义虽被法学家推崇备至,却很少有人能确切描述正义究竟是什么,只有少数西方经典作家对于正义下过定义。如古罗马时代的西塞罗( C icero, 公元前106年-前43年), 之后的乌尔比安( Dom itius U lp ianus, 约170 年-228年), 中世纪的阿奎那( Saint Thom as qu inas, 1226年-1274年)等。【2】但是在西方大多数经典作家那里, 只有对于正义标准的论证, 而没有对于正义概念的定义。诸多的理论家因此认为, 正义是一个相当模糊和不确定的概念。法国经济学家蒲鲁东( Pierre-Joseph Proudhon, 1809年-1865 年)如是说:“正义、公道、自由, 关于这些原理的每一项, 我们的观念一向是模糊的”。【3】德国法哲学家拉德布鲁赫( Gustv Radbruch, 1878年-1949年)也如是说: “正义是一个相当模糊和不确定的概念”。【4】美籍奥地利法学家凯尔森( H ans Kelsen, 1881年-1973年) 则指出:“自古以来, 什么是正义这一问题是永远存在的。为了正义的问题, 不知有多少人流了宝贵的鲜血与痛苦的眼泪,不知有多少杰出的思想家,从柏拉图到康德, 绞尽脑汁;可是现在和过去一样,问题依然未解决。”【5】

“法律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正义”这一论题一直是法律实证主义者试图自然法学者的论调的主要攻击内容。法律实证主义者始终认为法律是追求正义、自由、秩序等说法是故弄玄虚的,他们拒绝从法律背后寻找支持,认为法理就是研究法律的概念、规则等实实在在存在的法律系统。

本文不同意法律实证主义者的观点,法律与正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国家的法律都试图去符合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正义观。如果一部法律与该社会的正义观背道而驰,可以想见它的出炉之路肯定是曲折的,是得不到人们的认同与接受的,人们的不合作最终有可能带来的结果是这部法律的永久搁置,从而很难实现该法律存在的意义。法理学对法律与正义之间的关系的探索将是个永恒的任务,我们不能忽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滤清并正确看待此关系,从而依据正义的引导制定出完善的法律体系。

(二)正义在文明真空状态下的“另一面”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正义是模糊多变的,博登海默曾说:“正义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a Protean face),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当我们仔细查看这张脸并试图揭开隐藏其表面背后的秘密时,我们往往会深感迷惑。”【6】

笔者认为正义是不变的,变的是正义的标准。正义一直以来作为人类主观意识形态存在,它与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具有指导人们的行为,引导法律的方向的作用。从原始社会到如今的文明社会,正义的标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在奴隶社会,存在大批的奴隶,他们没有尊严地为奴隶主工作,没有自由甚至自己的生命完全掌握在奴隶主手里,这在当时是可以被所有人理解并接受的,很难牵扯到该形式是否正义,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再有奴役事件的出现,人们就很难接受,这种奴役行为将被看成是对被奴役的人们的侮辱,是侵犯了他们的权利,这样的社会很难被称为正义的社会,法律也是不允许的。这是正义在人类社会纵度发展中所呈现的标准变化,在人类社会横度发展中,这种正义标准也有不同。如在中东国家,由于社会生产力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是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妻子如果试图阻止丈夫再娶妻的行为是不被社会认同的,人们不会认为她的反抗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利,是在追求正义。但在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国度,事实确恰恰相反。从古到今,正义就好像房屋一样,它经历了茅草屋、瓦房、楼房、大厦等形式,但它的作用始终是为人类遮风挡雨,虽然某些具体的标准变了,但它的意义没变。所以我们不能从正义的标准的角度去定义正义,这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妨先看看博登海默对正义目标的定义:“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和主张,并与此同时促进生产进步和提高社会内聚性的程度――这是维续文明的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就是正义的目标。”【7】笔者浅薄的知识很难对正义下一个科学的定义,但笔者对正义有着自己的体会。举个例子:冬天里有一群豪猪,它们因为寒冷而挤在一起取暖,如果离得太近,会被对方身上的刺扎伤,如果离得太远,又起不到保暖的效果。于是它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找到了一个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会被对方扎伤的最佳距离。正义就好比是这个最佳距离,它引导着人们在不互相伤害对方的前提下凝聚在一起,而作为维护人类社会秩序的内部规则――法律,应该将代表着该完美距离的正义作为永远追求的目标。

正义的标准具有横向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的存在是正常的,是符合人类发展的。那么作为脱离人类文明的文明真空状态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形,该环境下的正义标准理应发生些许改变。这个改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该群体的最大利益。人的最值得保护的权利就是生存,所以在该状态下,除了生存权的维护可以使用最极端的自救方法之外,其他权利的满足都应该符合文明状态下建构的法律规范,如言论自由的权利、财产权等。换言之,其他犯罪行为仍应进行制裁,期间所发生的民事纠纷仍应按之前法定方法解决,因为不论是何种权利,都没有生命权的意义重大。从深层原因看,人吃人的事件之所以被一些人嗤之以鼻,觉得甚是残忍,是因为人们在看到杀戮情形时,都会自然地将受害者想象成自己,此时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继而发泄成对加害者的唾骂和谴责。但笔者认为,人类排斥同种类的屠戮和厮杀从本质看其实是为了保留种族的繁衍与延续,但在文明真空状态所进行的吃人行为属于自保行为,同样是为了该目的,这与法律的终极目标来看毫无二致,理应得到法律的理解。

综上所论,根据正义标准的相对性、根据客观条件之变而变的多面性及为了追求人类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评价作用等特质,笔者认为“女王诉杜德利与斯蒂芬案”的判决结果应该倾向于宣判三个被告无罪释放。

五、结语

正义的标准之所以像普罗透斯之面一样具有变化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它的根本作用是为了引导人类社会在各个时期能够实现最大的幸福,引导法律实现整个人类社会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认识的不断改变,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正义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接受正义标准多变的事实,更深入地说我们不妨接受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类为了生存或追求更大的幸福而在主观意识里对外在事态变化进行逐渐认同的行为。作为正义与秩序最大综合体的法律更当接受这一个事实。人类文明社会中的法律不能忽视“文明真空状态”这个事实,对该状态下可能发生的行为应该根据该状态的环境和客观事实进行科学的基本规范,这样的法律才会越来越接近真正的正义,符合人们的价值观,从而成为更加科学完善的法律。

参考文献:

【1】胡启忠:《法律正义与法律价值之关系辨证》,载于《河北法学》,2010年第28卷第3期

【2】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邓正来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277- 278 页。

【3】(法)蒲鲁东,孙署冰译: 《什么是所有权》,北京商务印书馆, 第245-246页。

【4】Gus tv Radb ruch,“ Legal Philosophy ”, in The Legal Ph ilosoph ies of Lask, Radbruch, and Dab in, trans. By KurtWilk , M assachusetts C ambridge: H arvardUn ivers ity Press, 1950, p. 90.

【5】转引自张文显《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第485- 486页。

【6】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邓正来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261 页。

【7】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邓正来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261 页。

作者简介:李晋杰(1984―),女,河南卫辉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刑法学。

上一篇: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检察监督模式之设想 下一篇:《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国有水务企业用工风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