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评价及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研究

时间:2022-08-22 08:30:49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评价及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评价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分析新生儿中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方法 将我市的2589例5-13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2589例婴儿均在出生后7-12月内进行接种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并采集其静脉血液进行分离,分离出血清,将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的分析方法(CMIA)来检验抗-HBs的平均浓度(GMC)。结果 在这2589例婴儿中一共出现183例低应答者、无免疫应答者,对低应答着采用注射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113例)、对于无免疫应答者采用注射10μg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70例)进行再次接种1-3次(视情况而定),综合评比再免效果。在进行综合评比后可以明显看出,在进行初次注射乙肝疫苗后,正常应答者为142例(77.60%),高应答者为28例(15.30%),低应答者10例(5.46%),无应答者3例(1.64%)。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婴儿,其父母的HB-sAg阴性者免疫应答率明显高于在县级以下医院出生的婴儿及其父母HBsAg阳性者(P

【关键词】 啤酒酵母疫苗;汉逊酵母疫苗;低、无应答者;免疫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01-02

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乙肝疫苗的免疫试验中,新生儿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大概有5-10%的新生儿不产生抗体应答或者是抗体滴度较低(10-100mlU/ml),即是医学上所谓低应答者或者是无应答者,这一类群体依然是乙肝病毒的易感者,属于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市的2589例5-13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父母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男1243例,女1246例;其中1889例来自县级及以上地区,700例来自县级以下地区。

1.2 方法 将我市的2589例5-13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2589例婴儿均在出生后进行接种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并采集其静脉血液3ml,进而分离出血清,将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的分析方法(CMIA)来检验抗-HBs的平均浓度(GMC)。分析其免疫影响的因素及再次免疫的结果。

1.3 低(无)应答者判断标准 经过检验:无应答者的血清抗-HBs滴度10.0mIU/ml。

2 结果

2589例婴儿中一共出现183例低应答者、无免疫应答者,对低应答着采用注射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113例)、对于无免疫应答者采用注射10μg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70例)进行再次接种1-3次(视情况而定),综合评比再免效果。在进行综合评比后可以明显看出,在进行初次注射乙肝疫苗后,正常应答者为142例(77.60%),高应答者为28例(15.30%),低应答者10例(5.46%),无应答者3例(1.64%)。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婴儿,其父母的HB-sAg阴性者免疫应答率明显高于在县级以下医院出生的婴儿及其父母HBsAg阳性者(P

3 讨论[3-4]

我国是人口大国,乙肝的发病率在我国是久高不下,婴幼儿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阻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对婴幼儿接种疫苗的时候,会出现一少部分婴幼儿机体不能产生乙肝病毒抗体,这一类人依然是乙肝病毒的易感者,就目前的形势来说,解决乙肝疫苗接种后的低(无)应答问题,对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十分重要。

本研究再次证明:在进行综合评比后可以明显看出,在进行初次注射乙肝疫苗后,正常应答者为142例(77.60%),高应答者为28例(15.30%),低应答者10例(5.46%),无应答者3例(1.64%)。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婴儿,其父母的HB-sAg阴性者免疫应答率明显高于在县级以下医院出生的婴儿及其父母HBsAg阳性者(P

参考文献

[1] 潘引君,邵杏芳,李燕婷,等.上海青浦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及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28(11):672-674.

[2] 崔伟红,姜梅,李波,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评价及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19):92-93.

[3] 单爱兰,何海艳,赵健生,等.乙肝疫苗无应答者T细胞活性及再免疫效果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3):265-266,269.

[4] 朱建琼,黄振宇,毛东波,等.健康人群中乙肝疫苗无(低)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764-1768.

上一篇:浅谈药事管理在临床中的作用 下一篇:ICU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受损的因素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