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轴双叶片风力发电机联动机构设计

时间:2022-08-22 07:30:08

垂直轴双叶片风力发电机联动机构设计

摘 要:垂直轴双叶组风力机的特点是有主叶片和副叶片,两叶片之间的靠联动装置连接。由于副叶片和主叶片之间形成风力机的叶栅效应,提高了功率特性。本文采用了反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对联动装置的改进,以改变两叶片间的夹角,进一步改进立轴风力机的自启动性能,使得启动转矩大,启动速度快。

关键词:风力发电;垂直轴风机;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叶栅效应;功率特性

1 前言

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清洁、最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世界各国对这种能源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事业。根据《2012年中国风电发展报告》,中国、欧盟、美国仍然占据了风电发展的区域分布的主导地位,占世界风电累计装机的85%,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2.364GW[1]。

风力发电机是把风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或热能等的能量转换装置,它是风力发电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决定了风力发电机组效率的关键。

2 风力发电机的分类和特点

风力机有多种的分类方法,根据风力机风轮转轴与风向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水平轴风力机和垂直轴风力机。按照风力机叶片的工作原理,风力机分为升力型和阻力型两类[2]。

当风力机的叶轮转轴和风向平行时,称为水平轴风力机[3],也是目前国内外研制最多的、最常见的风力机,使用率占整个风力发电机的97%。当风力机的风轮转轴和风向垂直时,称为垂直轴风力机。作用在风力机叶片上的风力可分解成与风向平行和垂直两个分力,平行分力称为阻力,垂直分力称为升力。根据分力的方向不同,垂直轴风力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空气动力的阻力做功,称为阻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另一类是利用翼形的升力做功,称为升力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最典型的是达里厄(Darrieus)型风力机,其叶片包括了直线翼形(如H型)和曲线翼形(如Φ型)。

相比水平轴发电机,垂直轴发电机可以接受任何方向的来风,因此,不需要对风系统,系统复杂性较低,并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并且,其发电机及齿轮箱安装在底部,结构稳定,方便调试。产生的气动噪音也小,适合于对噪声控制要求较高的地方运行。

垂直轴风力机理论是从水平轴风机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平轴风力机是在飞机机翼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有得天独厚的机遇。但随着科技发展,技术的不断改进,立轴风力机在叶片的设计与制造、风能利用率、启动风速、风轮结构、控制装置、环保效果等方面优于水平轴风力机。因此,现在正是建立起立轴风力机理论的时代。

3 垂直轴双叶片风机的联动机构设计

3.1 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基本原理

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存在的充要条件是:

⑴曲柄为最短杆;

⑵最短杆长和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⑶杆长满足两对边相等且不平行(如图2所示),

当主动曲柄AO1以ω1匀速转动时,经连杆AE推动从动曲柄EO2以ω3绕O2点作反向非匀速转动。两个曲柄的运动相当于和它们固连的一对椭圆凸轮的纯滚动[5]。

此机构中,活动构件n=3,低副PL=4,

所以,自由度F=3n-2PL-PN=3×3-2×4-0=1

此机构具有唯一可动性,符合实际要求。

由图可看出,从动件3受力点E的速度为VE,其方向与EO2垂直,从动件3上的力F的作用线与其速度VE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压力角。压力角的余角γ为传动角。

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常用作联动机构、组合机床的专用夹具、拖车的转向机构和车门的启闭机构等。

2.2 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用

垂直轴双叶组风力机有主叶片和副叶片,主叶片在外,副叶片在内。两叶片安装时与风轮主轴平行,副叶片在旋转时起导向作用。

为了保证主、副叶片在运动时切向力最大,在安装时,叶臂的中心轴线OO1是主叶片弦线HB的中垂线,直线OD是副叶片的弦线GF的中垂线。主、副叶片间采用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联动装置。

副叶片和叶臂之间设置有一个气压缸连接。气压缸的内部装有弹簧,使其缓冲效果好。

风机运行时,主、副叶片围绕主动旋转轴O旋转。风小时,连架杆AE对副叶片的拉力小于气压缸的拉力,两叶片间仍保持最佳的角度。但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主叶片沿O1顺时针旋转,经连架杆AE带动副叶片绕O2点作逆时针旋转,从而减小两叶片间的夹角,流过的风量减少,使主、副叶片产生的升力减少,风轮转速变慢,向额定转速靠近,降低其输出电压,实现了联动机构的调整功能,实现刹车制动的效果。

加了气缸后,整个机构的运动简图如图4所示。

活动构件n=5,低副PL=7

所以,自由度F=3n-2PL-PN=3×5-2×7-0=1

此机构具有唯一可动性,符合实际要求。

设定主叶片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0°,根据图2,可算出,其传动角大于50°,其传动效果较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设计,对垂直轴双叶片组的联动机构进行改进,采用了叶栅效应原理,最小传动角大于50°,机构传动性能好,经初步测定,提高了风机的启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俊峰,等,主编.ISBN:978-7-5111-1099-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年[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2年9月.

[2]戴庚,徐璋,皇甫凯林,钟英杰.垂直轴风力机研究进展[J].理论导刊, 2010,38(10):39-43.

[3]李岩.垂直轴风力机及其发展概况[J].可再生能源,2009,27(1):121-123.

[4]李庆宜,主编.小型风力机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年12月.

[5]魏兵,熊禾根,主编.ISBN:978-7-5609-3964-3.机械原理[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上一篇:基于呼叫失败信令分析的主叫用户提醒方案 下一篇:行万里平安路 做百年长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