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政治历史知识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果

时间:2022-08-22 05:05:56

运用政治历史知识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果

摘要:在地理课堂上,渗透一些历史地理和政治地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进行跨学科的综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研究,对综合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综合知识在地理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的案例,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 历史地理 政治知识

1.政治历史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1.1地理学科涵盖范围很广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而地理环境主要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生物、社会、人口等等众多的学科门类。可以说,地球表面的一切现象都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地理学是一门横断学科,其综合性强、涵盖知识量大、研究范围之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入讲解一些其他学科的精华,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都是很有帮助的。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前进,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把地理问题从政治角度、经济角度等进行分析,从而可能会产生新的观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的措施和方法。

1.3适应我国当前文科综合教学的趋势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自2000年以来逐渐实行了综合考试。并且,这种综合的强度与深度不断得到加强。现在文科综合考试最后一道主观试题即是运用政史地三科知识的综合才能解答出来。因此,在我们的平时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不断适应我国文科综合教学与考试的需要。

2.可以结合历史知识进行讲解的内容

2.1在讲解长江三峡时可运用的抗战史

今天,提到三峡,或许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三峡大坝,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长江三峡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但也是重要的历史分界线。60年之前,就在这个地方,日军企图从三峡图川,以进攻战时陪都—重庆。在这里,60年前的那场厮杀,中国将士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心,与日军血战厮杀。据载,当时在战场上,曾有三个小时的时间没有枪炮声,当然不是停战,当然不是休息,而是在进行白刃战,用刺刀拼。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在那场战役中双方谁死人更多,但结果是我们赢了,广大英勇的战士用生命保卫了重庆。就是在三峡,中国军队神话般的赢得了这场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2在讲解洋流时可运用的历史知识

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的固定运动。当然,它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的,所以讲起来会感到非常的抽象和空泛。于是,我们可以运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运用洋流的案例来进行讲解。最著名的就是二战时期德军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发动机,从大西洋自由进入地中海。原因是地中海海水比大西洋密度高,所以在海底是由大西洋的海水流入地中海。另外就是,明朝时期,为了宣扬国威,郑和曾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在风帆时代,庞大的郑和船队就是利用了盛行风与季风环流。

2.3在讲解人文地理中人口的转变模式时可以利用历史上相似的知识

人口的转变模式三个阶段的特征分别是,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极低。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首先,传统型与原始型相比是死亡率下降了,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然后,现代型与传统型相比,出生率降低了,这主要得益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以及价值理念的转变。总之,人口转变的动力可以概括为先是经济的发展然后是文化观念的转变。这与我国清朝末期的改革与革命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当时,洋务派只是认识到我国的科学技术落后,所以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则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文化,要求进行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则认为清朝被动挨打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清王朝的统治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可见,我国历史上对外国的学习也是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一个过程,这与人口转变的动力模式是很相似的。

3.可以结合时事政治以及历史知识进行讲解的内容

3.1讲解我国的海洋权益时可以运用的政治、历史知识

我国共有五个海域,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洋面,面积共约300万平方千米,但我国现在的海洋权益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讲到南海问题时,可以简单回顾在解放之前的民国时期就已经划定了我国南海的“九段线”,另外,在1974年,越南侵占我国的西沙群岛,并驱赶我国渔民,我国为了保卫国家海洋权益,毅然进行了西沙保卫战。目前,南海问题依然很复杂,大陆和台湾共占领9个岛礁,越南占领29个岛礁,菲律宾占领8个岛屿,马来西亚占领3个岛屿,文莱占领了1个岛屿。

3.2讲解环境问题时可以运用的政治、历史知识

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我国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现在的臭氧层不断破坏,南极的冰盖在融化,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其实环境问题古已有之,古代黄河流域过度开发,过度垦殖,致使黄河多次改道。后来出现围湖造田现象,致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出现了大量的水患灾害。国外的污染事件有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等等,这些都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的。

3.3讲解水土流失问题时可以运用的政治、历史知识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应该是黄土高原地区,此外,江南一些低山、丘陵地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到政治、历史、生态、环境、法制、地理等等。在早期,水土流失几乎完全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人类对其影响微乎甚微。但是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水土流失开始变的严重起来。而水土流失的治理也不光是一个地理问题,我们应该对这种破坏行为从立法上加以禁止,从经济上加以制裁,只有多个领域、多种方法的综合利用,才能从根本上产生效果。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对水土流失进行研究性学习。

4.引入政治历史学科知识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不论引入什么知识,地理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地理,而不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在讲课中适当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一些地理问题的理解。其次,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随意臆造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故事。最后,所引入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应当新颖而独特,如果老师总是讲一些大家都了解的知识,就会有一种味同嚼醋的感觉,这样反而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要想讲出最精彩的课堂,要想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就必须加强平时的业务学习。另外,中学地理老师也可以参加专门的培训,加强综合素质的学习,比如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上知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知地理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才能在地理课堂上旁征博引,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薛彦华.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朱琳琳.中学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第12期

[4]石丽丽.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史地整合教学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3

[5]马建宁.文科综合课程教材编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3

[6]严奇岩.论历史地理学在中学地理课中的渗透[J].教学研究,2009,32(1):74-76.

上一篇:浅谈导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语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