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22 02:16:41

摭谈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氛围;兴趣;

因材施教;鼓励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6―0062―01

当今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新课改下的体育老师重担在肩,要以学生为本,要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要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下面简谈一下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乐学、爱学

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是保证教学顺利展开、顺利完成的基础。众所周知,体育课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过于呆板,学生的整个神经和身体就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有些动作的完成。

因此,体育教师要随时调整教学思路,把握好时机,合理调节好课堂气氛,营造出活泼融洽的课堂气氛,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如,在教“引体向上”这节课时,班上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觉得很焦虑,或者紧张。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臂力差,做得不好,怕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我是一名体育老师,但引体向上也是我的弱项。在课上,我第一个做演示,当我在单杠上奋力地挣扎着做了两个拉杠后,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气喘吁吁的我也笑了。原先有点压抑的气氛消失了,接下来每个学生都走向了单杠。那些有恐惧心理的学生,也都基本完成了动作。有了轻松的气氛,学生才敢做动作,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一些项目的要领,能取得出人预料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

兴趣是求知、完成体育教学项目的巨大动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扫除体育学习中的障碍,唤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体育教师要清楚意识到,目标明确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科目的兴趣,更是要让学生保持学习体育科目的兴趣,要努力引导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和动作要领。如,我给学生讲刚刚退役的我国网球运动员李娜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到运动员的服从意识、吃苦精神、竞争意识、团队精神等,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三、立足差异性,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尽量区别对待,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适度安排体育科目的练习密度和强度。切忌一刀切,切忌按部就班,切忌生搬硬套。

这就需要教师多和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样才能对学生在锻炼及教学中表现出的一些不足采取因势利导、逐一辅导的策略,切实帮助他们消除困难,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参与练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做一个合格而全面的现代化人才。

四、不吝惜鼓励,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

在体育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努力创设有利于他们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有些学生擅长打篮球,有些学生喜欢打乒乓球,有些学生对田径运动情有独钟,教师要对他们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和天赋给予鼓励。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而成功的秘诀就是具备自信心。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我会不断创造条件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如,我在进行”跳远、短跑”练习时,对同一目标会设计出难易不同的几组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组练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还会根据不同评价对象的学习结果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管选择哪组题目,只要学生做正确,我就会给予充分鼓励,满足学生学习中自我表现的欲望,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达到新的目标。我还会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能力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乐学、爱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还要言传身教,走近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畏惧心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体育教学的魅力。

上一篇: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素质教育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