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外汇储备

时间:2022-08-21 10:57:18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也飞速膨胀,外汇储备总量已占国际储备总量的95%左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8.4亿美元,20世界80年代外汇短缺,出现过负增长。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大幅下调,刺激了出口,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时仍保持增长。进入20世纪是高速增长期,每年储备规模都大幅增长。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首位。截止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额约为24000亿。

一、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1.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包括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我国拥有劳动力自然禀赋条件,且扶植出口的优惠政策使得出口企业往往能享受到退税、免税等政策,生产资源纷纷转移到出口部门,导致经常项目持续顺差。我国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宽松优惠的外商投资政策,持续增长的国民经济,仍然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外商纷纷涌入我国投资办厂,国外投资者也纷纷看好人民币升值,国际投机资本也纷纷进入我国,导致资本项目也连年顺差。“双顺差”正是我国国际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外汇结汇售汇制

从外汇储备的定义来看,外汇储备包括官方储备以及民间储备,我国于1994年始对经常项目下实行外汇强制结汇售汇制,可以说我国的官方储备即全体外汇储备。根据银行结汇售汇制,企业在收汇后必须及时到外汇制定银行结汇,如在进口中需要付汇又必须到指定银行凭借相关单据去买汇。对于外汇指定银行,中央银行实行头寸管理,超出头寸部分需由外汇指定银行在同业外汇市场上抛出,由央行购入,这种高度集中制度,必然导致外汇基本由国家掌控,这种制度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间接原因。

3.为了维护本币的稳定

我国目前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西方贸易逆差国的舆论,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为维护本币汇率的稳定,央行通常被动地在外汇市场上抛售人民币同时买入外汇,长此循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另外,我国对于外汇管理监管不力、国际热钱的不断涌入,为预防潜在的危机我国需要保持足够的外汇储备。

4.较高的储蓄率

根据经济学理论,储蓄-投资=出口-进口,即贸易顺差是储蓄大于投资的结果。我国居民与企业的存款每年都逐渐递升,我国的储蓄率截至2008年已达51.3%,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如美国储蓄率只有12%。

二、高额外汇储备的负面因素

1.通货膨胀

高额的外汇储备是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外汇储备连年增长,外币供给大于需求而人民币供应不足,中央银行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而大量买入外汇,被动投放到市场上的人民币由于乘数效应被放大,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大。

2.人民币升值压力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直很大,其主要的依据来源于国际收支长期顺差。随着来料加工业的大力推动我国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贸易逆差国对于人民币汇率现状的强烈不满,为了减轻贸易逆差,美国等国通过各种方式向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市场上,由于供求关系失衡,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国外投机资本纷纷进入国内,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造成国内经济不稳定。

3.机会成本

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是指由于持有过多超出实际需要的外汇从而导致部分的消费与投资机会的丧失。一般认为,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投资收益率与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若假设我国国内投资收益率为12%,一般来说美国国债收益率为2%左右,这样来说从收益上就造成了近10%的逆差,我国在以低利率向美国提供资金的同时以高利率吸引外资的进入,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约为24000亿美元,即当年外汇储备机会成本为2400亿美元。倘若这能被用于国内的医疗、教育,建设等公共事业或用于进口国外商品、劳务,引进先进技术,无疑能繁荣国内市场,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汇率风险

据估计,我国储备货币结构中,70%以上属于美元资产,然而美元一直处于贬值的趋势中。近几年,人民币相对与美元将近升值了20%左右,这意味着,每年外汇储备都在无形中缩水。本次金融危机凸现了钉住单一货币的局限性和风险性。

三、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些思考

1.逐步实行意愿结汇制,扩大企业用汇额度

我国在1994年取消外汇留成制改为银行结售汇制,1996年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2001年允许有条件企业开立经常项目下外汇结算账户。我国对于外汇体制的改革正在逐步地进行,但企业用汇自仍受限制,外汇储备高度集中于国家,企业在进口支付、利润汇出时需要繁琐的程序,不但耗费人力时间,还降低了企业的用汇积极性。推行意愿结汇制从长远看是必须的。这是因为,第一,推行适度的外汇留成比例能增强外贸企业进口欲望,有利于大型企业参与国际投资、海外收购。企业能够丰富国内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在国际市场上经受了锻炼获取了经验。第二,从长远看,为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我国当然需要建立完善的外汇市场,企业拥有外汇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推动外汇市场的建成。对于个人,我国应该适度放宽对在旅游,差旅,留学等方面的外汇需要,放宽对个人海外投资的限制。第三,企业用汇还可以分散风险。以日本为例,日本官方储备约为1万多亿,而民间储备占到5万亿,在美元风险时,居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所以,我国应当推行适度的意愿结汇制,这无疑将降低我国官方储备的规模。

2.加强对投机资本的监管

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深入,对资本项目的监管将是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不少外资通过伪造进出口单据等多种渠道进入我国,每年的外汇储备增长中都有一部分无法解释其来源的。投机资本的进入会冲击我国金融,地产等行业,给我国经济带来威胁。我国应以外管局为中心直接监管,以银行为信息中介辅助监管,保证外管与银行信息快速共享,建立有效健全的监管机制。去年新外管条例针对出口收汇建立待核查账户,通过联网核查保证交易的真实性,起到抑制热线流入的效果。我国还应该对国外直接投资设定适当的额度,期限,减少投机资本进入。对于资本项目的监管虽然艰巨,但有效的监管一定可以从源头上缓解外汇储备不断增长。

3.扩大对外投资

我国拥有常年的国际贸易顺差,也积累了巨量的外汇储备,此时应该积极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逐渐减少对于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优惠,给予一些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海外投资政策上以及融资上的便利。从中铝收购力拓的失败到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证明了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并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对外投资能从一定意义上缓解外汇储备的增长。

4.储备资产委托经营

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方向是美国国债,然而这样过于集中的投资方式目前不论是从汇率还是利率角度来看都造成了较大损失。中央银行不妨将一部分储备资产委托给国内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这样一方面使央行经营者与监管者的双重身份压力减小,尽可能将经历集中于政策调控,另一方面又能兼顾一定的收益性,积极发挥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央行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一部分资产,例如30%的储备资产委托多家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与其签订经营契约,规定经营期限,由央行统一监管。

5.建立战略发展基金

战略发展基金可以是由央行监管,多家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组成的基金,将外汇储备的一部分例如10%作为初始规模。此基金的目的首先在于分散了外汇储备资产,其次在于加强战略发展。我国战略发展基金应着重于三个方向:第一,国内以医疗,科技,教育,自然资源,新科技,例如太阳能,风能,等等。第二,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凡是有利于我国重点经济发展的,由有关部门研究后都可以是我国引进的对象。第三,对国外自然资源的投资。我国可以考虑重点投资于非洲等经济落后但自然矿产丰富的地区。

6.人民币国际化与浮动汇率制

一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能够影响其外汇储备规模的大小。例如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国际储备主要由大量的黄金与少量的美元储备构成,这是因为美元已经是世界上被普遍接受、使用的主要支付货币,不需要保有大量的美元用于进口支付。同样,如果人民币今后能够在亚洲或世界范围内成为主要支付货币之一被广泛接受,我国就无需保有大量的外汇用于支付。外汇储备的另一个功能是维持汇率稳定,假设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充分发挥汇率自动调节的灵活性,有利于减少我国用于汇率调节方面的储备规模。

参考文献:

[1]张建平等:政策性银行利用外汇储备转化资金支持走出去问题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10

[2]王爱俭 王景武: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4

[3]吴晓 何名芳:中国国际收支及国际储备状况分析.西安航空高等专科技术学院学报,2009.7

上一篇:基于全面风险管理(ERM)模式的宁波市商业银行风... 下一篇:重庆市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