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既“精”且“准”

时间:2022-08-21 10:14:39

初秋的午后,天气仍有些燥热,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边缘的三师五十三团显得有些寂静,只听得见知了的叫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在距离团部不远的三连,努尔买买提・沙吾提正在给自家的羊添加草料,紧挨羊圈的草棚里因人的走动,惊起了一群鸽子,院子里一辆大型收割机静静地停放在那里。

2013年,努尔买买提・沙吾提还是连队的贫困户,一家七口人的生活依靠他一个人种地和打工而来的微薄收入;3年后,努尔买买提・沙吾提不仅重新整修加固了在连队的房子、购买了大型收割机,还在团部购置了楼房。从贫穷落后到吃喝不愁,3年来忙碌的不仅仅是努尔买买提・沙吾提一个人。

3年来,为了使如努尔买买提・沙吾提等贫困户脱贫致富,五十三团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在五十三团,到处活跃着扶贫干部的身影。

如何让扶贫工作既“精”且“准”?

“构建扶贫格局,实施精准施策,首先要解决好‘扶持谁’和‘谁来扶’的问题。”这是摆在五十三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最紧要的问题。

2014年,五十三团党委按照“两公示一公告”的工作要求,通过“谋划思路、走访入户、群众评议、初步公示、听取意见、二次核实、民主评定、公示公告”八步工作法确定贫困人口438户1394人。

此次核准还根据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原因和发展需要,科学地划分出贫困户类型,同时按照兵团统一的贫困识别标准,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档案,建立互联互通扶贫信息平台,确保扶贫机制有效运转。

“和农业种植模式类似,要想将本就不多的水源精准地浇灌到农作物上,只有推行滴灌技术。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就要推动扶贫开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五十三团政研室主任杜风雪对记者说。

在扶贫工作过程中,五十三团党委不仅将底数摸清,更将致贫原因、脱贫政策、主体责任、任务分配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贫困户有卡、连队有信息、帮扶人有手册、团里有档案”。

2016年,在五十三团三连仅存的5户未脱贫的贫困户当中,肉孜・热合曼是较为特殊的一例。

2年前,肉孜・热合曼外出时不幸发生车祸,生活本不富裕的家庭因为他丧失劳动能力一度陷入更加贫困的危机中。同年,团里对三连进行摸底建卡,将其划分到“因残致贫”一类中,并积极联系兵团办公厅作为挂钩单位和“访惠聚”工作组成员潘建作为挂钩户进行帮扶。

扶贫机制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极大地提高了脱贫效率和质量。为了帮助肉孜・热合曼实现脱贫,五十三团采取“连队担保、五户联保、资金集中”的形式,使用帮扶资金进行脱贫,以合作社代购羊只,年底以能繁母畜一年繁殖的羔羊作为红利分红,积极地解决肉孜・热合曼的贫困难题。

精准帮扶每一个贫困群众,不仅要完善制度,更要坚持监测。“脱贫出、返贫进”,从2014年建档帮扶至今,以年度为节点,以脱贫目标为依据,五十三团每年都会及时地进行数据更新,实现有进有出、逐年更新、分级管理、动态监测。

谁来助力贫困团场脱贫?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解决好扶贫措施“扶持谁”的同时,更要落实“谁来扶”的问题。

位于团部西侧不到1公里的五十三团七连,2014年建档立卡时,共有贫困户70户305人,是五十三团8个集体所有制连队中贫困状况较为严重的一个。

面对连队耕地面积少、人口多、历史欠账多、经济结构不合理、扶贫压力大等复杂情况,五十三团积极摸清致贫原因,落实扶贫责任。但责任落实到谁?扶贫资金如何获得?扶贫措施谁来实施?在扶贫开发工作之初,这不仅是困扰七连扶贫工作的难题,也是五十三团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党支部。”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道出了落实扶贫责任的关键。五十三团党委书记、政委陈刚告诉记者:“在五十三团3年扶贫工作当中,将1394名贫困人口的扶贫重担落实到全团325名党员干部的肩上,这步棋走得准也走得稳,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

签下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团机关、连队、团直、“访惠聚”工作组挂钩帮扶体系,使贫困家庭从内心感受到团党委把他们放在了心上。

扶贫工作,不单单是“人”的工作,更多的是项目和资金的问题。

在2013年和2014年的两年间,五十三团连续向上级争取到2亿元以上资金完成了14个扶贫重点项目。在发展畜牧业方面,建成3座万只羊育肥基地,335座羊圈;在发展种植业方面,建成70座温室140个大棚,6万亩高标准农田,30眼抗旱应急机井,1座标准化农机服务区;在城镇化基础设施方面,改造了1200户棚户区,新建1座1万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专项扶贫,在于改善民生,强化发展基础。要让扶贫工作成千秋之功,而非一时之利,就要合理利用扶贫专项资金,使之真正用于改变贫困连队落后面貌,提高团场设施农业基础,增强畜牧业发展动力,完善城镇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改变贫困人口的现状,同时为团场群众增收致富和创业创新打下基础。

目前,除了申请专项资金扶贫,五十三团正在持续地构建社会扶贫体系,3年来利用兵团、师挂钩部门和企业集团捐助共计3600万元,完善了团场经济发展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对口援建”工作以来,以项目为抓手,以民生为重点,五十三团在经贸、产业、文教卫生等方面取得了长远发展。

2014年,五十三团争取广东援疆资金7200万元,完善了城镇基础设施、双语幼儿园等七大项目建设;2015年,投入援疆资金300万元用于扶持“依明江养殖合作社”,带动了50户贫困户。

作为贫困团场精准扶贫工作的力量之一,“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五十三团抓住工作组入团住连的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助力扶贫开发,通过入户走访发现深层次问题,为扶贫工作献计献策,给扶贫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五十三团五连,因渠道引水距离过长、防渗率低,使连队生产发展受到阻碍。而自“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在兵团水利局住五十三团五连工作组的协调下,兵团水利局连续3年投入资金1亿元以上,支援五十三团水利设施建设,修建大型干渠、斗渠,打井24眼,基本上实现全部渠道改修成防渗渠道,防渗率从原来的26%提高到近70%,帮助群众大幅降低了用水成本。

上一篇:我国现行旅游业财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阿昔洛韦:治带状疱疹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