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21 09:21:18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摘要:文章在阐明供应链知识共享内涵的基础上,从供应链定的环境、组织运行、知识本身的隐性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供应链知识共享的障碍,并从上述三个方面提出来了相应的对策,以便达到推动供应链知识共享良性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供应链;知识共享;障碍;隐性知识;对策

近年来,在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业务交流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资源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巩固其市场地位。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供应链实际上是一种资源丰富的“知识网络”。因此在这条知识网络上,如何促进知识的共享,扫清知识共享的障碍,提高企业的知识资源存量和价值创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内涵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不仅是物流供应链,而且是知识供应链。结合供应链自身的动态性、复杂性、交叉性和增值性等特征,文章认为供应链知识共享就是各节点企业根据各自的利益需求,本着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在特定的信息交流平台上,在一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下,有效的传播和交换各自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知识主客体将这些知识相互转化和反复提炼,以增强各企业知识的相容性和增值性,提高供应链整体知识存量和质量,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达到在共享中创新与共赢。

二、供应链知识共享的障碍剖析

1供应链技术平台形成的障碍

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是独立和分散的,在知识的存储方式、传播形式和手段上存在差异,供应链各企业可以利用己有的转移技术和方法,但这许多工具实际上只是支持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在改进沟通、减少信息获取的成本和时间,促进文件查询等实际应用中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能用来改进个人或组织的知识。如果缺少知识共享平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单纯依靠口头和书面方式交流,这不仅不利于知识的积累,还会增加知识溢出的几率,也给企业间知识共享契约的制定带来麻烦,双方的义务、责任难以明确标明。

2供应链知识共享的风险障碍

供应链知识共享往往是企业的核心知识,需要双方利用他们的核心知识来完成创造性工作,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但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是通过不完全契约方式来实现企业之间的协调,各企业仍是市场中的独立经济实体,彼此之间仍存有潜在利益冲突;同时,供应链本身所具有的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某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也可以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共享知识的企业难保这些处在交叉点的企业不在利益驱动下把知识共享给竞争对手。因此,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作为理性个体的企业组织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会有意识地控制知识共享行为,要求各成员企业努力回避和降低风险,以促进知识资源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优化配置。

3企业文化的差异

没有支持知识共享的文化做基础,再好的组织结构和技术支持平台也难以有效地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企业文化,有些企业对知识共享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支持正面的价值观念和共享行为,这都将极大的阻碍知识共享在供应链中进行,源于文化差异的冲突和误解常常会导致知识共享的不流畅和学习效率的低下。

4组织结构的类型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大多是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结构, 管理层次多, 信息传递速度缓慢, 信息衰退或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 极大地阻碍了组织内不同员工间的自由流动和共享。在这样的组织内,知识经常变得具有“粘性”而很难转移。内部的传播尚且困难,何况企业间。供应链中各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差异,是阻碍知识在组织间进行共享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建立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新型组织结构,以有效的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促进知识在供应链内部传播,从其根本上给予支持。

5.知识本身的隐性

知识的显性和隐性体现出知识是否能够编码和是否能以正式而系统的语言进行表达传输的性质。知识的隐性是造成知识共享困难和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化解困境的主要方式。

三、促进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有效策略

1.搭建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

供应链知识共享平台包括数据仓库、知识地图、文件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等。供应链知识共享技术平台的构建应根据各供应链的特点和需求,还有企业经费的预算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设计。完善的知识共享平台可以为知识的流通转化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保障,引导企业对知识共享的具体内容、流程等进行科学决策,并做好知识的保密工作。

2建立供应链知识共享的风险机制

为了降低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风险,供应链组织应该确立和利用正式的规则、程序和政策来规范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活动。首先,应制定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准则。其次,应成立专门的知识共享管理机构,处理知识共享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再次,提高退出供应链联盟的成本。供应链作为一种相对紧密的合作性联盟,应该有意识地打造供应链特色,适当增加各节点企业的专有资产投入,以此来提高对企业的锁定效应,可采用双向质押的方法,防止相互欺骗和其他机会主义行为。

3建立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和供应链文化

首先组织要积极倡导一种知识共享型的企业文化,给每位员工灌输知识共享的理念以及它所能带来的收益,让每位员工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心里认同通过与人共享知识能高效完成工作的方式,进而自觉的进行知识共享。其次,企业要给予个体员工充分的重视和关怀,尊重和鼓励员工的探索精神,不仅要为他们的探索提供条件,同时要宽容员工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并力求通过企业文化给员工们在精神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消除员工彼此之间的隔阂以及猜忌,让供应链中的企业员工具有相似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员工间知识的共享和转移。

4建立柔性组织结构

各个企业都应为适应供应链知识共享的需求适度调整该企业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部门和地区界限柔性化。第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这样客观上促进了主管与下属的沟通与协商减少知识共享的环节,知识的交流、共享、传播和创新有了组织保证。第二,组织结构柔性化。柔性化的典型组织形式是临时团队和重新设计等形式。第三,建立知识共享团队。团队内部应该有明确的学习计划以及知识的获取、整理、共享制度,鼓励成员之间的相互知识交流与持续不断的学习,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建立互动计划,这样形成网络化组织,以利于实现整体知识共享的目标。

5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对于隐性知识显性化来说,组织应该通过知识共享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和知识的收集,传递,让需要知识的员工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得知识,同时让那些拥有知识的员工能够贡献自己的知识。员工可以利用技术化的网络平台进入共享知识数据库,自由地利用电话、内部刊物、电子论坛、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等,获取对自身工作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并适时的反馈自己使用知识的感想和经验。另外,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机构可以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知识交流会或讨论会。将头脑中的知识与同行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切磋,有效的传递各自的经验,用不同的方式来沟通与交流隐性知识,并对其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储存、分析、整理,进行整理、同时结合组织内各流程、各部门的实践需要,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达到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的自由流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郝婷.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共享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09.11

作者介绍:张波(1976-)女,湖南株洲人,讲师,工商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企业管理。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研究 下一篇:浅析高层建筑水暖安装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