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文化属性与吉芬效应

时间:2022-08-21 08:53:32

产品的文化属性与吉芬效应

【摘要】我国每年春运的火车票和飞机票在价格上升的同时需求量会大大增加,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春运铁路和民航客运数据的分析,提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产品具有文化属性,特别是中国“家”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等,比如过年过节回家。因此,产品的需求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弹性,而价格上升和需求量的增加是符合一般需求定律的,这些产品并不是吉芬物品,也不存在吉芬效应。

【关键词】文化属性;吉芬物品;吉芬效应;春运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50-01

每年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巨大时效性落差以及骤然膨胀的交通需求。这一周期性很强的特殊运输现象就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春运”。春运期间,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民航运输,其需求量均大幅度增加,同时,票价相比平时也有一定的上涨。从表面来看,此时的春运产品(车票/机票)具有吉芬物品的特点,即收入效应的作用超过了替代效应(此时人们可以选择不回家而将钱用于其他的消费),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本文基于产品的文化属性特点,以铁路和民航运输产品供需为例,意图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对春运产品的供需进行理论性分析。

一、吉芬物品与吉芬效应

在经济学理论中,需求定律是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人们购买量减少。自英国经济学家Mashall(1895)在《经济学原理》中介绍了吉芬物品(Giffen Good)和吉芬悖论(Giffen Paradox)后,围绕这一概念及相关现象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过。

二、春运产品需求的文化属性分析

春运期间,票价反映了民航运输产品的市场价格,本文以旅客运送量为产品的需求量指标对民航的需求进行分析。

我国春运民用航空(以下简称“民航”)票价一般是在平时折扣价格的基础上上涨,涨幅从10%到200%不等,有的热门航线甚至出现全价机票仍一票难求的情况。与票价一路走高的趋势相同的,是民航旅客运量的逐年上升。以2012年为例,40天春运,民航日均旅客运送量达到84.4万人次,而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统计资料,以2011年12月为例,旅客运送量为2300.2万人次,即平日日均民航客运量为76.7万人次。这就意味着春运期间,民航日均旅客运送量为全年平均数的110.1%,春运期间人们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从以上对春运产品的需求变化情况来看,价格的增加并不能有效减少产品的需求,在供给增加的情况下,需求量仍然在持续增加,“一票难求”的情况依然存在。此时,火车、飞机这一类的春运产品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文化属性。

产品属性,是产品本身固有的性质,是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因素集合。但在社会文化宏观背景下,产品除了增加五个层次的顾客价值,还具有文化属性,即在特定文化下,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比如在中国的非春运时期,火车、飞机和汽车作为普通的交通运输工具,其作用就是方便人们的出行,而在春运时期,这些产品不仅是方便人们出行,更是消费者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探亲访友的必然选择。此时,这类产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即使该类产品的价格增加,相对于消费者认知的文化价值,仍然是“物超所值”。

用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分析,即产品的功能(用途或效用)F大幅度增加,成本(使用价值)C小幅度增加,产品的价值V仍然会增加。

因此,从产品的文化属性出发,可以解释为什么春运铁路运输票价上浮制度实行期间,客流量依然居高不下;为什么高速公路的收费制度没能有效降低人们节假日的出行安排数量。

三、春运产品吉芬效应的本质

从数据来看,春运产品的价格增加,需求量同方向增加,此时,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在中国文化的特殊条件下似乎失效了,春运产品似乎具有吉芬效应。本文供需变化来进一步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春节这一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文化和风俗使得诸如机票和车票一类的春运产品带有了文化属性。因为消费者对“回家”的渴望以及三流的叠加,大大增加了春运产品市场上对这类商品的需求(春运期间铁路和民航的平均日客运量约高出全年每天平均数的6%),这一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即需求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代表着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的需求都增加了。如图3(a)所示由于春运期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需求曲线从D1向右上方移动到D2,虽然此时国家增加运力(如表3中民航执行航班数的增加)使供给曲线也从S1向右上方移动到S2,但供给增加的幅度小于需求增加的幅度(如表3中民航执行航班数的增加幅度小于客运量的增加幅度),因此,消费者在更高的价格P2上消费了更多的产品(Q2>Q1)。

可见,从实际经济表现来看,春运产品需求量和价格的双双上升与吉芬物品相同,但通过分析可知,此时的需求曲线并没有展现出违背需求定律的情况,也没有所谓的吉芬效应存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春运产品此时表现出来的特有文化属性,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下对供给和需求的同时变动产生了影响。

四、结论

有着浓郁中国特色的春运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40天的春运让部分产品具有了文化属性,从而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大降低,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大幅度移动。此时,在供给少量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了产品价格上涨,产品需求量同方向增加的特殊情况。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春运铁路和民航客运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产品的文化属性特点,探究了春运产品看似是吉芬物品或存在吉芬效应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Prest, A.R.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Giffen Paradox: Commen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48,

[3]王铁成.对吉芬物品的经验与理论考察[J].现代经济信息,2012(16):11-15.

上一篇:正确处理干部评价上的关系 下一篇:浅议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