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

时间:2022-08-21 08:20:35

物理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而在工作中,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高中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及它们的运动规律,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很多关于自然界知识的图式,这为他们顺利学习物理知识,形成物理技能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学生接触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就已经形成了许多前科学概念,为物理学习提供了心理准备.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了解现象、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即使是新的物理学理论,也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和实验验证之后才能被确认.中学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这正好符合中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特点,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心理条件,再加以适当引导,就能促使学生在发现新奇物理现象与已有知识存在矛盾时,去探索矛盾的因果关系,形成学习物理的直接动机,从而带来很好的学习效率.

下面我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D(〗一、学生方面〖=〗

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中常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掌握灵活多变的手法.“灵活”,要求学生思维具有敏捷性;“多变”,要求学生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提高应变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

1.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

观察首先要广泛,全面.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这些同学往往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物理时,往往实物感较强,思路较宽,比较容易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

例如,看到彩虹,不是单纯地好奇于它五彩斑斓的色彩,而应注意观察里面有几种颜色?为什么有这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如何排列的?为什么会是着这样排列的;打开收音机,不应只是单纯地听一听美妙的音乐,而是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元件?这些元件是怎样组和的?为什么通过这些元件可以听到电台广播?电台广播是如何发送的……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有的放矢,必将打消畏惧物理的心理,从而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

2.要重视实验, 勤于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宋代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把知与行、脑与手结合起来.

〖=D(〗二、教师的教学活动〖=〗

1.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物理课堂上要运用多种手段吸引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作为物理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要轮换使用.出示挂图可以吸引他们的眼球,但每次都是挂图,学生就会对它失去兴趣,所以可以适当换用投影仪,效果会更好.光这样轮回,几次过后,学生又会开始转移,所以在适当的时候也不防让他们看看书,但时间不宜过长,也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除此之外,做实验,收集资料讨论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善于运用自制教具

在物理教学中自制教具的运用是一种伴随着现代教育发展而日渐成熟的教学辅助手段.自制教具就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自制教具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位置,从改革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它会比一般教具更有使用价值,因为它制作方法简单,在生活中容易找到材料和工具,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抓住高效率时间段

按照一般规律,一天中上午的使用效率较高,下午的使用率比较低,特别是夏季,学生容易在下午时犯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在教学安排时,尽量把新授课的内容放在上午,下午的教学要多加活动,多加游戏,或以练习为主,这样的安排比较合理,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4.奖励机制在教学中的运用

表扬在教学中的效果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生而言,效果更加明显.高中学生的自信心还没有成熟,过多批评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使学习效率下降.而相反表扬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表扬,少批评.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