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8-21 06:38:43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摘要: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加上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种种挫折,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上经常的出现波动,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上都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重要性

中国分类号:G635.1

班主任是班级的的引导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加上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经常的呈现出不平稳的状态,这时班主任需要采用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对此,文章通过下文对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一、将美好的心灵渗透出来

1、促进教室美化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班主任会积极的引导学生去动手、思考,将学习园地精心的布置出来,将一个美、洁、齐的教室环境构造出来。

2、将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打造出来

班主任在对班级工作和教学进行组织的时候可以运用民主活泼的风格。比如说运用各种文体活动、节日活动、春游等形式。通过实施这样的活动,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了上来,对班级同学的学习上也带来了帮助,将学生的素质提升了上来。

3、有利于将班风、学风、向心力、班级凝聚力建立起来

班主任可以将一个团结的、有朝气、坚强的班级体建立起来,将班级体这个概念贯穿于每个同学的心中,令他们明确是班级中的一个成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脑、动手习惯,将自己的积极作用主动的发挥出来,明确自身的价值所在,另他们在集体的生活中茁壮成长。例如这样例子,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来玩“团结就是力量”这个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到凝聚力在自身成长中的重要性。

二、有效的向学生的心灵走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心理实际进行充分的了解,达到知彼的效果。在校园的生活当中,有助于班主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民族区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父母很难对学生心理和教学上提供帮助,因此老师利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可以增强对各个学生的了解程度,使班主任在平时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现阶段,有一些不良的现象普遍的存在于学生的身上。例如,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主、较强的依赖性、较差的独立性、接受不了挫折与委屈、只能在顺境中生存,情绪上非常容易波动、遇到困难惊慌失措、担心失败、没有坚强的意志力、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可以增强对学生的信任、尊重、同感和理解,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度,有助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对学生可以进行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的身心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有助于将心灵之窗打开

1、有利于将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

有助于将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在关注每个学生成长时学会了运用期望的目光,有助于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灵。为了将师生关系协调好,有助于班主任监督和协调自己的作风、行为和教育态度,尊重热爱学生,平等、民主的对待所有学生,对心理转移上会带来帮助,对学生的难处能够设身处地的关注。

2、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

学生之间的交往对学生的情绪调节和发展上会带来促进作用,能够支持和安慰学生的情绪,对生活中产生各种压力和紧张可以有效的进行应对,有助于引导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为学生的交往技能的指导和培养上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将各种各样的交往技能教会给学生,能够与同伴、同学之间真诚的合作,和谐的相处,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起来。例如这样的例子:班主任在自习课上为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引导学生唱《乘上春天的翅膀》这首歌,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并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很好的将学生的交往意识提升了上来。

四、有助于正确引导、耐心疏导和以诚相待

1、有助于引导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情绪

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是有积极良好的情绪予以决定的。因为初中学生自身就具有天真活泼好动的特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发掘与保护,将学生本身打造成学习的真正引擎,可以具体的分析遇到的每个问题,将学生对待各种事物的兴趣提升上来,始终保持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够愉快的体验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班主任在平时也学会了合理的运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将自己的特长很好的发挥出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2、有助于控制和转化学生的不良情绪

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进去。在管理存在问题学生的时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学会将多一点的尊重、爱心和帮助提供给学生,抛弃那些不良的禁止工作,正确的疏导学生,对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尊重,使班主任能正确的应用心理教育。

首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学会了大限度的理解、尊重、善待和宽容每个学生,不再会盲目的去批评,明确了惩罚和歧视能激起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的道理。其次,班主任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学会了抓住学生的特征,学会了将求同存异,因材施教的方式运用到其中。最后,班主任会明确每个同学都会成长的道理,学会了面向全体学生,用期盼、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对待每个学生,鼓舞那些有不足之处的学生慢慢的转变,学会了打击不良的风气,对思想教育不断的给予强化,有助于将学生的调式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提升上来。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响亮。但是,在改革的背景下,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也会渐渐的增大,因此,他们的心理上也极易出现一定的异常情况。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教师如果还是坚持传统的严厉教学方式,不注重对学生心理上的引导,势必造成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在一些学校当中的班主任逐渐的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的在教学与引导学生时进行应用,带来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瑞山.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当代教育.2012(02).

[2]陈晨.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心理健康教育.2013(05).

[3]郭福胜.谈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班级管理2013(01).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课前预习作业的设计与操作 下一篇:《种群生物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