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32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1 04:14:03

替米沙坦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32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稳定的前提下,加服替米沙坦、福辛普利,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替米沙坦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显著降低24小时尿蛋白量,有效降低平均动脉压,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肾功能。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治疗;替米沙坦、福辛普利/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045-0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亦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已成为终末肾衰的首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2005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32例DN患者,用替米沙坦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2例DN患者均是我院住院或者门诊治疗并长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按MogensenDN分期标准[1]定为临床DN。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8~71岁,平均50.6岁,病程8~19年,平均9.8年。32例入选患者除外以下情况:(1)入选时已使用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药物者。(2)合并发热、感染。(3)合并严重心、脑、肝病者。(4)有重度高血压者。(5)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病者。

1.2方法:32例DN患者均维持饮食和蛋白质摄入的基本恒定,其中30例患者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控制血糖,2例患者拒绝用胰岛素而口服双胍类和磺脲类药物控制血糖,同时口服替米沙坦80mg/d,福辛普利10mg/d,均在每天早餐前30min单次给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检测32例DN患者空腹血糖(FPG)、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2讨论

DN是T1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T2DM患者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肾小球内高压力、高滤过、高灌注(即三高)使白蛋白排泄率(UAER)增高,是DN发展的主要原因[2],而高血糖、高血压可促进肾小球三高进一步发展。福辛普利能阻止血管紧张素II(AngII)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的促生长作用[3],能降低血管紧张素对血压及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降低肾小球跨膜压,减轻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改善肾小球的通透性;能阻断血管紧张素I(AngI)向AngII 转换,从而阻断了AngII 对肾小球内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系膜基质的沉积,能阻止肾小球的肥大,防止肾小球纤维化,而减少DN患者的UAER,减缓了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速率[4]。福辛普利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蛋白的非酶糖化,缩小肾小球滤过孔径,防止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加强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功能,从而减少尿蛋白,降低血压,保护了肾功能。另外高血糖状态可使体内肾素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增高,使肾内AngII 含量升高,促进了DN的发生发展。替米沙坦能阻断AngII对NO、TGF-β1、ET释放的促进作用,能抑制肾组织局部的NO、TGF-β1、ET水平,可减少肾损伤,从而延缓了DN的发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不是使AngI 转化为AngII 的唯一酶,长期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ngII 水平可正常,是因改变了AngII 的生成通路;转换酶抑制剂不是ACE的唯一底物,ACE有助于缓激肽和P物质的降解;福辛普利联合应用替米沙坦可从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和受体水平更加完全的阻断AngII,同时可消除福辛普利的咳嗽等副作用。

本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两药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更加有效的降低了DN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明显减少了尿蛋白量,提高了内生肌酐清除率,保护并改善了肾功能,延缓了DN 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ogensen CE,Schmitz O.The diabetic Kidney from hyperfitration and microalbumin to end-stage renal failuer.Med.Clin.Nor Ame,1988,72(6):1465

[2]张秀丽,孙丽,吴咏今.福辛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56~6357

[3]赵淑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1996,16(3):138

[4]张树俭,姚建.血管紧张素II 的损害效应及其AT1受体拮抗剂肾脏保护功能[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4(7):426~427

上一篇: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56例分析 下一篇: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直肠癌40例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