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时间:2022-08-21 04:08:36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摘要】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氟康唑治疗,观察组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伊曲康唑注射液; 氟康唑; ICU侵袭性; 真菌感染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致病菌比较多,主要以念珠菌和曲霉菌为主[1]。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容易对人体的心肺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引起全身性感染以及多功能障碍、多器官衰竭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给予早期对症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3]。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对本院在2010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分别使用氟康唑治疗和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0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80例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对于妊娠、哺乳期和近期接受化疗治疗等患者进行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氟康唑治疗,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32.3±2.1)岁;观察组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32.5±1.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40628)进行静脉滴注治疗,2次/d,每次给予200 mg,共治疗4周;对照组使用氟康唑(生产企业:广东太阳神荔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3370)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静滴400 mg,共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4]。

1.3 疗效判定标准 判定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1)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通过侵袭性真菌感染影像学检查显示消失;(2)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有所好转,通过侵袭性真菌感染影像学检查显示消失了50%;(3)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侵袭性真菌感染影像学检查均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恶化[5-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容易对人体的心肺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引起全身性感染以及多功能障碍、多器官衰竭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7-9]。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传统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有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但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两性霉素B虽然能够对临床治疗效果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容易产生肾脏毒性、寒战等不良反应,氟康唑对于曲霉菌起到的效果较差,在临床使用中受到了限制。氟康唑的抗菌谱满足不了ICU侵袭性念珠菌治疗需求,不能够对致病真菌进行全面覆盖。选择合理有效的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在早期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伊曲康唑作为亲脂性的三氮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能够高选择性对真菌细胞色素酶进行抑制,应用于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能够提高真菌清除率,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安全、可靠性[10]。

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广谱类的抗真菌药物,能够对念珠菌和曲霉菌进行全面覆盖,对于氟康唑耐药念珠菌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没有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器官功能不会造成损伤,成为了目前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11-13]。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谢晓洪,盛鹰,高波,等.ICU侵袭性真菌感染80例回顾性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9):618-620.

[2]张赤,万德宁,张声.卡泊芬净与依曲康唑口服溶液序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J].医药导报,2010,29(7):875-878.

[3] Naka T,Baldwin I,Bellomo R,et al.Prolonged daily intermitt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ICU patients by ICU nurses and ICU physician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2004,27(5):23-27.

[4]乔亚红.卡泊芬净联合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6):610-611.

[5]裴保香,龚虹霖.卡泊芬净和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6):314-316.

[6] Pfaller M A,Messer S A,Moet G J,et al.Candida bloodstream infections:comparison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resistance to echinocandin and azole antifungal ag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nd non-ICU settings in the 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 (2008-2009)[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11,38(1):65-69.

[7]夏芝辉,贾宝辉,潘毅.伊曲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170.

[8]伊曲康唑临床研究ICU协作组.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5):414-417.

[9] Arabi Y,Venkatesh S,Haddad S,et al.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ry short stay ICU admis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optimizing ICU resource utilization:the Saudi exper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2004,16(2):149-155.

[10]伊曲康唑疗效和安全性评估ICU协作组.伊曲康唑静脉口服序贯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1012-1016.

[11] Suetens C,Morales I,Savey A,et al.European surveillance of ICU-acquired infections (HELICS-ICU):methods and main results[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7,65(2):171-173.

[12]黄伶.伊曲康唑早期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3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168-169.

[13] Marik P E.What Defines an Intensive Care Unit?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ICU Director,2010,1(3):175-180.

(收稿日期:2013-07-11)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流脑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 下一篇: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