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机专业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究

时间:2022-08-21 03:08:16

中职农机专业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究

【摘 要】文章就宁夏农机行业的发展现状,本校农机专业的形成及农机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中职深入开展顶岗实习的管理措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机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

宁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省区,尤其是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自流灌区和七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但由于地处内陆不发达地区,本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品一直较低,到2008年全区耕种收割机械化水平只有38%,而全国水平为43.8%。近五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倾斜,自治区对农机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每年都有一大笔资金投入到农机购置补贴中去,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农机企业发展起来。但由于这几年来从事农机使用与维护的从业人员并没有增加多少,各农机企业一直处于用人荒的地步。在这种状况下本校在原有老牌涉农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这个新的专业,随着几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有几批学生开始为我区的农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经过几年其他专业的探索以及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我校的农机专业自专业建设之初,就一直实行“2+1”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理论学习,一年到企业实践锻炼,也即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基地与企业员工从事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工作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是以职业人的身份从事生产性工作,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顶岗实习目前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经。实施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后,已取得了显著的实效。学生入学之后,学习专业理论、练基本功都在学校实行课堂化教学,而实习时直接到企业,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校学习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解决了学校实习场地不足和学用脱节的矛盾。使学生能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得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这尤其在农机专业上体现明显,因为在农忙和农闲期间,农机的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对于我们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同时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顶岗实习学生离职换岗现象严重,稳定性降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而在其他学校还发生了学生在实习中出现违法犯罪或者意外死亡等重大事故。不仅对学生本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有极大危害作用。本团队就对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调研后,提出以下粗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国家配套政策制度支持,增加管理难度

目前国家许多具体的关于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规定和政策尚未完善,在没有政府明确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学生走出学校牵涉到学校、指导老师、学生、家长、企业多方利益,当出现利益冲突时,很难找到具体的政策依据。

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企业能用的上的优秀员工而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效益。看似两者没有冲突,但由于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受到应试教育及本科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还是以传统的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即强化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知识的运用和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企业在用人方面恰恰相反,他们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企业创造效益,并能够比较快速熟练掌握新技能的员工。由此就造成了两方在许多方面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产生矛盾。如:学生的实习补助问题,工作时间问题,加班工资问题,学生食宿问题等等。由于没有具体的政策法规,出现矛盾后只能由学校和企业协商解决,从而造成学校和企业的互不信任,对以后的顶岗实习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顶岗实习脱节,顶岗实习性质改变

长期以来,一部分企业把顶岗实习当作“顶岗生产”,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劳动力紧张、降低劳动用工成本的手段,顶岗实习学生经过简单的技术适应训练,就直接安排到生产岗位,对他们生产劳动要求与正式工人一视同仁,唯一不同的就是报酬、福利等待遇比不上正式工人。校企双方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组织管理、指导、培养等工作版块形成几乎空白,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难以实现育人目标。没有经过顶岗实习系统训练的学生,素质规格难达标,职业环境难适应。

(三)环境变化导致各方面的不适应

学生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陷入迷茫和困惑。主要有四种情况:

1. 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不适应。(1)由于农机的工作环境主要在田间地头,对于很多刚从农村出来的学生有点不能接受,总想着通过学习跳出农村,但最后又进入了农村。(2)对企业的要求不适应。有的不能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有的也还不能尽快从学生转变到员工的角色上来。

2. 不能吃苦。这是现在大多数的实习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用人单位反映最多的问题。有的感觉工作太累,企业加班等身体受不了中途离岗;有的是因为心理压力大,心理疲劳等。

3. 对社会期望值太高。有的认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当逃兵,开小差;有的甚至轻信别人的游说,为追求高收入而走入违法之道等。

4. 为人处事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

(四)顶岗实习管理难度大,缺乏规范统一

1. 对于农机专业来说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学生与学校时空的阻隔,同一个单位实习的学生但岗位也不同,农忙时到处乱跑,农闲时无事可干,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困难;学生自律性较差,个人空间自由度大;顶岗实习教学起步较晚,存在很多评价标准上的空白和考核办法上的不完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了顶岗实习的教学稳定。

2. 由于对用工双方对合同制约的不重视,学生自由离岗换岗现象频繁发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责任难以届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到位,目前也没有设立家庭监管职责的相关法规,得不到家庭的配合,学生往往因出现小困难向家里诉苦,家长非但没做学生思想工作反而心痛孩子鼓动其离岗换岗。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和违法事件偶有发生,不仅对学生本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有极大危害作用。

二、对顶岗实习存在管理难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专人管理的领导小组,出台相关制度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

在学校相关实习、实训等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顶岗实习管理相关实施细则,使之更具体更便于操作,以此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 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为学生安全实习提供重要保障。

(二)明确学校、企业、家庭三方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组织和培养的义务、职责, 建立 “联合培养”机制

学校与实习单位签定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学生与学校签定实习管理协议书、家长与学校签定学生实习管理协议书。明确顶岗实习工作操作规范,共同履行过程管理。

在与实习企业的合作中,校企双方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避免学生在生产、服务中受到身心伤害,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三)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应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并与实习单位的管理者做好沟通工作。

2. 对实习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将实习的目的、要求、安排和计划告诉学生们,并对学分的考评方式也一并公布。

3. 实习前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建设一支优秀“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全程监管实习过程

选拔和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全程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联络沟通桥梁作用。

根据专业人数和实习单位要求不同,有的分散,有的集中,学生集中的单位则安排老师长住,学生分散的则一个地方或区域安排一个老师,经常下到各点去看望学生。指导教师要求了解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在实习期间要依据实习方案和实纲内容,制定实习工作计划,按实习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参观和现场教学,并做好教师实习日志记载。及时总结经验,丰富教材、教法,适时调整完善实训内容,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五)做好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要建立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应用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情况,建构以 “岗位任务”、“实习过程”、“实习成果”、“技能水平”、“职业素质”等细化版块组成的指标体系,科学划定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量化体现考核评价结果,全面如实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参考文献

[1] 王庆锋,鲍小明.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区域功能定位[J].宁夏农林科技,2011,5.

基金项目:2012年宁夏农校科研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科研编号:NX12009。

上一篇: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 下一篇: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