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网络的必要性及其特性探析

时间:2022-08-21 12:25:02

构建知识网络的必要性及其特性探析

摘 要:目前,与其他组织构建知识网络正日益成为企业等组织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从知识的特性以及知识创新过程中企业组织所面临的创新悖论出发,对知识网络构建的必要性及其特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知识网络;构建;必要性;特性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23-04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大踏步地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知识成为企业组织建立竞争优势的来源[1],其重要性体现在不断地创新中[2~3]。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企业组织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有竞争优势,企业自身所能够拥有和开发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企业组织必须整合外部的知识资源,通过其自身拥有的构成核心能力的知识与其他知识的互补来产生竞争优势。本文从知识的特性以及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企业组织所面临的创新悖论出发,对知识网络的内涵及其特性进行分析。

一、知识的特性与知识创新的悖论

(一)知识及其特性

知识的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学者们分别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知识的本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释。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4],是人类通过信息等资源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类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类大脑通过思维对信息进行的系统化的重新组合[5]。目前,知识已取代资本、劳力和土地这些传统资源成为唯一有意义的资源[6]。与一般的经济资源相比,知识具有默会性、公共性、外部性、非对称性等非常复杂的特殊性[7]。

(二)企业知识创新的两难悖论

瑞典学者Harryson(1998)通过对日本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两组两难悖论[8]:

一是技术(知识)领先上的两难悖论。即追求技术(知识)领先的公司在技术(知识)创新上越成功,其创新活动内部化倾向越明显,他们往往由于专注于企业内部活动而降低了对引导产品开发的外界技术和市场因素的敏感程度和反应能力,从而抑制了产品创新。同时,获得创新成功的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专业分工和程序化方法,也成为不同部门之间开展自由合作和技术融合的障碍,而这些对于重大的创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二是技术(知识)创新在组织上的两难悖论。即创造性的发明(突变式创新)需要一个小而富有效率的组织结构,而渐进式连续创新和大规模生产反而要求大而稳定的组织结构。企业要试图兼得创造性发明和快速创新,则会陷入两难境地。

(三)组建知识网络的必要性

1.知识的默会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决定了组织之间进行知识共享的必要性。知识共享能促进知识的创新与传播,实现知识的不断增值,并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中增强企业的组织适应力和竞争力。但知识的外部性和知识交易信息的不对称等特征,又使得要在组织之间实现知识共享异常困难。与有形资源的分配不同,市场机制对知识的分配是低效率的[9],或者说,知识资源的市场交易成本是很高的。因此,对于企业组织来说,创造某种机制或组织形式使得组织之间知识共享能够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2.企业知识创新的两难悖论表明,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越接近于领先水平,企业组织内外部技术创新以及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动就会减少和变弱;同样,突变式创新所需要的理想型组织结构与产生渐进式创新和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组织结构截然相反。这种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两难蕴涵着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通过一个有效的组织模式来实现知识创新与产品开发之间、重大创新与快速创新和大规模生产之间的同步化,实现内外部联动[10]。

正是以上所述的种种问题,使得知识网络这种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与其他类型的组织构建知识网络这种方式来实现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知识网络的概念及内涵

(一)知识网络的概念

国外对知识网络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概念最早是由瑞典工业界提出的[11]。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对知识网络的概念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从国内外有关知识网络的研究文献来看,按构成知识网络的节点进行划分,目前对知识网络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理解:人、企业等知识主体之间的网络[12],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网络,以知识存储媒介为节点的知识网络,多类型的节点或关系的知识网络。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对第一种类型的网络研究较多,而按照知识主体的不同,这一类型的知识网络又可分为组织内部的知识网络和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本文研究的即为第一种类型中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并从知识链入手来进行研究,将知识网络界定为:由多条跨组织的知识链构成的,集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于一体的网络体系。其中,知识链是指,以企业为创新的核心主体,以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通过知识在参与创新活动的不同组织之间流动而形成的链式结构(顾新等,2003)[13]。

(二)知识网络的内涵

知识网络作为一个概括性和前瞻性的概念,可从以下方面理解其内涵[14]:

1.知识网络形成的基础是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知识网络是围绕着网络成员之间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活动而展开的。知识流动体现了共同参与创新活动的组织间的交互作用,实现了组织之间知识优势的互补与融合,知识流动的规模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知识网络的结构和运行效率。

2.知识网络是由多条知识链构成的网状结构。知识网络是由众多知识链交织而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知识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组织均与其他众多组织之间发生知识流动,每个组织都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node),每个节点都可以同时归属于不同的知识链。知识就是在这种复杂的网状结构中流动,并产生增值。组织之间的联系越广,知识流动的水平越高、时间越短,知识网络就越有效率。

3.知识网络形成的目的是通过组织间的知识流动实现知识共享,继而实现知识创造,最终形成整个知识网络的创新优势。知识网络的网络成员之间通过交互学习,把原来各成员分散的知识转为由知识网络整体共享,实现成员之间的知识整合。在网络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基础上,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创造出新的知识。同时,有效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过程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机制,互动学习机制能加速知识网络的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又能优化网络的互动学习机制,它们彼此之间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如图1所示),最终形成知识网络的创新优势。未来的竞争将是知识网络与知识网络之间的竞争,只有形成创新优势,进而将创新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知识网络成员组织之间的合作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知识网络成员组织之间的合作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各成员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协议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各成员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共担创新风险,共享创新收益。

知识网络作为组织之间的一种合作模式,既不同于一般的科层组织,也不同于传统的市场交易。知识网络介于科层组织和市场交易之间,与科层组织和市场交易相比,知识网络与二者具有显著区别(如下页表1所示)。

三、知识网络的特征

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16~17],本文认为知识网络具有以下特征:

(一)社会性

知识的社会特性决定了知识网络具有社会性。知识具有牢固的社会性,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社会过程,离开社会,知识的价值便失去了现实意义。来自社会方面的挑战而非技术方面的挑战促成了知识在组织中的核心地位[18]。社会性是知识网络的基本属性。

(二)开放性

知识网络跨越了不同的组织,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能跨越时空而存在,因此知识网络具有开放性。同时,知识网络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造不是在真空中完成的,而是在复杂的网络内部及外部环境中完成的,知识网络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知识网络内的成员组织才可能从网络外部获取促进技术开发和知识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从而避免陷入锁定于过时的技术、知识和信息的困境。

(三)动态性

知识网络的开放性也意味着其具有动态性。知识网络中的各网络成员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成员之间也不断地进行知识流动与知识共享活动,因此知识网络是一个动态的组织,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同时,知识网络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空和环境的变化,知识网络也在不断地变化。网络成员所处环境中一旦出现对自己有益的能够提供互补性知识资源的另一组织,就可以考虑将其列为目标成员,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将其纳入所处的知识网络,以丰富自身和整个网络系统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当有网络成员不再适应整个知识网络环境的变化和需要,或者做出损害其他成员利益的行为,那么该成员将自动或被迫离开这个知识网络系统,使该网络继续保持活力和竞争性。因此,静止不变的知识网络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中,知识网络才更具有价值和生命力。

(四)整体性

组织之间构建的知识网络是介于市场与组织科层制之间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网络组织形式使不同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和各方面的竞争,使组织之间的竞争变为网络之间的竞争。

(五)创新性

Dozy(1996)指出[19],知识联盟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及创造知识。知识网络的组建有助于知识流动与知识共享,通过对不同主体拥有的互补性知识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实现知识创造,推动知识创新。

(六)目的性

组织之间构建知识网络的目的,是基于知识资源获取和共享的需要。组织之间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实现来自不同组织的知识跨越和实践的整合,有效弥补组织自身知识的不足,实现知识网络中组织之间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提高组织知识管理运作成效,使网络成员在网络联系中获益。

结束语

知识网络是适应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组织形式,它在企业组织间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目前,由于国内外对知识网络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知识网络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知识共享、风险防范等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相信随着知识网络相关研究的开展,对知识网络的认识将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 K.R.Conner,C.K.Prahalad.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J].Organization Science,1996,(5):477-501.

[2] D.M.Decarolis,D.L.Deeds.The impact of stocks and flows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on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10).

[3] G.P.Pisano.Knowledge,integration and the focus of learn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cess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1994,15:85-100.

[4] R.McDermott.Wh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pired but cannot deliver knowledge managemen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9,(4):103-117.

[5] 吕建辉.知识经济及其经济、信息、知识、资源特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0,(10):16-18.

[6] P.Drucker.The post-capitalism[M].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1993:5-10.

[7] 万君,顾新.知识网络的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243-245.

[8] Sigvald Harryson.Japanese Technological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8:126-136.

[9] B.A.Lundvall.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M].London:Pinter Publishers,1992.

[10] 张玺.技术创新的两难悖论与网络化集群式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1):1-4.

[11] M.J.Beckmann.Economic Models of Knowledge Networks,in Networks in Action[M].Berlin,Heidelberg,New York,Tokyo:Springer- Verlag,1995:159-174.

[12] B.Stefano,L.Francesco.Localized Knowledge Spillovers vs.Innovative Milieu:Knowledge Tacitness Reconsidered[J].Papers in RegionalScience,2001,(2):255-273.

[13] 顾新,郭耀煌,李久平.社会资本及其在知识链中的作用[J].科研管理,2003,(5):44-48.

[14] 顾新.知识链管理——基于生命周期的组织之间知识链管理框架模型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62.

[15] 孙东川,叶飞,张红.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管理[J].系统工程,2002,(1):36-41.

[16] Howars C.Clark.The growth of Canadian knowledge network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1999,(4):304-307.

[17] 马德辉,包昌火.企业知识网络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6):737-741.

[18] 查尔斯·德普雷,丹尼尔·肖维尔.知识管理的现在和未来[M].刘庆林,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9] Y.Doz.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initial conditions or learning process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Summer Special Issue,17:55-83.

上一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必要性的调... 下一篇: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