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网络交易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21 12:00:47

地税网络交易调研报告

笔者对网络购物情有独钟,4年前已经开始在网上购买商品。直到笔者成为一名地税执法人员,将自己日常的网上购物行为与税收业务联系起来,才引发了下面的思考。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也借此东风在我国蓬勃发展。各种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交易形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据有关统计,20*年中国网上交易市场的规模在400亿左右,仅个人用户间的交易就达150亿之多,规模已经超过沃尔玛在中国的全年销售额。以淘宝网为例,在数十万的淘宝卖家中,温州人的店铺达6000多家,经营范围包括鞋子、服装、化妆品、电子类产品等。据称,这些温州店铺有的在一天里能完成45笔交易,营业额达3000元以上。

网络交易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现行的税收法律存在的缺陷。今年7月13日中国网上交易逃税第一案的被告张黎因为偷税11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6万元的案件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网络上还有许多类似张黎的卖家,他们的企业在网上利用C2C的形式来交易,企图掩盖B2C的实质,从而逃税。

尽管在本省还未有类似淘宝网、易趣网之类的成熟电子商务网站,但是众多江西本地的电子商务网站正有加速发展的势头,其中一些上市公司也开始涉足网络游戏领域。因此,笔者认为对网络交易这种新形式的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网络交易给现行税制带来的影响

1、税制缺位,导致税款流失严重

现行税制是建立在传统贸易方式基础上的,网络贸易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交易移至网络交易平台,传统贸易方式下的交易额减少,但税务机关对于网络交易征税缺乏明确的制度和法律依据,在税制缺位的情况下,税款流失严重。特别是在C2C(个人对个人)领域,税款流失的现象更为严重,例如,现在火热的网络游戏带来了虚拟衍生装备的交易热,据保守估计,去年国内的地下虚拟物品交易额已经达到10多个亿。面对如此大的交易额,目前我国并没有对虚拟衍生产品价值评估的单位,也没有对虚拟物品交易征税的先例,即使看着这些大额度的税收流失,税务机关也无可奈何。

2、应税行为划分标准模糊

现行税制对有形商品销售、应税劳务等流转税的应税行为作了明确的界定,但网上交易中有形产品和信息服务的划分标准却日趋模糊。电子可将有形商品的销售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服务例如消费者可以不需从零售商处购买CD或是磁带,却可以直接通过在互联网上支付少许费用或免费下载所需要的歌曲,完成商品消费的过程。对于这种行为税务机关应视同销售货物还是应税劳务,另外税务机关对网上出现助销商品行为和商业信息等行为,又应当如何来界定其应税行为呢?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体现现行税制的税收公平原则的。

3、无账可查,税务稽核难度大

传统贸易方式下,税务机关都是以纳税人的真实合同、账薄、发票、往来票据和单证为基础来征税的,而在网络交易下,账薄、发票等资料都以电子形式出现,这种电子凭证易修改,且不留痕迹。电子货币的出现,交易双方可匿名交易,使得网络交易身份模糊。税务机关即使要追查供货渠道和货款来源都很困难;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提高,更是加大了税务机关收集资料的难度,给税务机关的稽核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4、网络交易使得逃避税更容易

网络交易无国界、虚拟化,给纳税人逃避税提供了新的手段。只要能上网的地方,离税区的纳税人只需申请一个IP地址,花费较低的费用,能很容易的将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合理”地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低税区或免税区。这样税源自会从高税区流向低税区或免税区。此外,联机银行的出现,电子货币和加密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交易定价更灵活、隐蔽,这些都会导致国家税收流失。二、完善网络交易税收法律制度的思路

1、完善网络交易税收立法

网络交易暴露出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诸多弊端,因此要对现行税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做到对网络交易有法可依。在完善网络交易税收立法时,应着重体现税法的如下原则。第一,税法公平原则。网络交易与传统交易虽形式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商品交易。因此,它与传统交易应适用相同的税法,承担相同的纳税义务,确定这一原则,同样也对鼓励传统交易经营者拓宽交易方式,采用网络交易有一定作用;第二,税法中性原则。对网络交易和一般的有形交易在征税时应一视同仁,反对开征任何形式的新税。网络交易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开征新税会妨碍其发展;第三,维护国家税收权利原则。在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国情,维护国家税收。

2、启用电子发票

在现行发票制度中增加电子发票。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将纸质发票电子化而已。纳税人可在线领购、在线开具、在线传递,当然,在交易的同时为防止电子发票被修改,税务机关对申领的发票要添加防伪标识,使企业在开具后只能以“只读”方式打开,而不能任意修改。同时企业填写完毕的发票须经税务机关备份后方可传递给交易方进行交易。

3、开发网上交易智能征税软件

税务机关还要加大技术投资,开发网络交易智能征税软件。该软件应被强制安装于提供网络交易的服务商的服务器上,在该服务器上,纳税人进行交易后,必须进入纳税系统纳税后,所签署的电子合同才能生效。在纳税系统里,该软件应能自动识别网络交易的应税行为,确定适用税种、税目和税率,自动识别网络交易的应税行为,并自动将税款划入税务机关的指定账户中。

4、加强银税合作

加强银税合作即加强支付银行与税务机关的合作,从支付体系入手解决网络交易的税收征管问题,防止税源流失。网络交易具有隐匿性,但是只要有交易就会有货币和物的交换,税务机关可与支付银行共同设置网络税收关卡,企业在网上交易后,委托支付银行划入划出资金需要通过这一关卡,填写相关的交易证明,这样税务机关就可对企业的交易活动进行跟踪监督,所填写的证明也成为税务稽核时的有效凭据了。

5、培养既懂税收又懂网络的复合型人才

税务机关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税务人员进行计算机、税收、财务会计、财经英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征管和网上稽核,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

*

上一篇:地税局产业结构调整思考 下一篇:药监局产品生产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