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思想品德有效课堂的构建方略

时间:2022-08-21 10:18:06

刍议思想品德有效课堂的构建方略

摘 要:课堂教学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对于教师,构建一个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对于实现思想品德学科功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有效课堂;实用性

课堂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有效与否是评估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称为有效课堂呢?关于这一点,很多教师往往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评价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并不仅仅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多少知识,还要看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多少能力的提升。然而,如今很多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了折扣。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认清有效教学的内涵,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灵活运用导入技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始环节,导入环节能起什么作用呢?事实上,在上课开始前的几分钟,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出一些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导入内容,就可以让学生在几分钟内迅速将注意力由课外集中到课堂上,这样自然会提高学习的效率。为了保证导入的效果,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一些多样化而具有趣味性的导入。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感受科技创新”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上课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从古代“嫦娥奔月”的美好愿望,一直到今天的神舟五号、六号飞天梦想实现的视频资料,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唯美壮观的场景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借由学生的兴趣顺利地进入教学活动中。就这样,短短几分钟导入的设计,很轻松地就把学习的气氛给炒热了,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也显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获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是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和学生自然就成为了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师生关系是一种传授与接收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一种权威的地位,而作为学生则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这种师生关系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忽视,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读死书、死读书,仅仅只能掌握一些机械的知识,而谈不上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重塑师生关系,努力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谐。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拥有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观念表达出来,而教师则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就会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流动不再是单向的,而变成了双向的流动。这样的师生关系最明显的益处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真正地实现互动,而这会非常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如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综合性学科,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三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一句话,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门对学生有着重要作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缺乏实用性、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在很多学生看来,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内容都是一些过于空洞的道理,没有实用性,事实上,这是对思想品德学科的一种严重误读。学生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与教师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有些教师总是喜欢把教材内容归纳成一个个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就会令教学内容显得理论性较强。事实上,新版的思想品德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往往比较注重实用性,其中增加了很多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实例。因此,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材料,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补充教材以外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资料,让思想品德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走得更近,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思想品德学科功能,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抵制不良诱惑”一课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正确区分不良的诱惑,并能够掌握拒绝这些不良诱惑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掌握这些内容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在课堂上,笔者先给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诱惑”,然后鼓励学生一起聊一聊,自己身边存在哪些不良的诱惑,自己是如何面对这些不良诱惑的。就这样,把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教材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

四、重视课后的反思活动

反思加上经验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课后的反思环节至关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对于课后反思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经验无法得到积累,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使得教学质量总是停滞不前。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每一堂课结束以后,都要进行积极的反思活动。反思的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教学策略的运用效果、学生的学习结果、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等。每一堂课结束后的反思活动都可以让教师获得一定的收获,这样积少成多,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水平会大大提升,从而为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有效课堂的构建,一个基本的依据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要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让思想品德学科变成学生需要和喜爱的学科。

参考文献:

[1]苑华.浅谈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2(34).

[2]李玉娟.如何有效增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

2011(54).

[3]周治林.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构建[J].学园,2013(14).

上一篇:语文学习的敲门砖——加强背诵指导 下一篇:启发式教法对学生中长跑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