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发展的实施与评价

时间:2022-08-21 09:37:59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发展的实施与评价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要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通过建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可以促进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进行多渠道的分享,使执教者形成合力,可提升学生能力发展的实效性。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能力 实施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46

能力,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要发展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技术实践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能力发展,是指在学生原生态、本有的能力表现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力有“增值”的表现,呈现循序渐进的提升状态。一般认为:能力提升是动态的过程,但学生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需透过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可观察、可测量、可分析的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综合笔者多年的教研、教学实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力构建的实施与评价一般有如下几条经验。

1 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没有对综合实践类课程的目标作细致的分解,具体分解要与学生活动的主题、话题或课题以及具体的活动情景来确定。因此,我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设计的能力目标,需要各地和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具体活动和各地实际来做更具体的分解,以便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实践中,我们构建了《3-6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表现目标序列》,按照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一般流程,按总目标――年段目标――年级目标――主题目标,围绕“了解自我、欣赏与创新、沟通与分享、尊重与团队合作、规划与实践、运用信息、主动探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八个核心能力,按螺旋上升原则,具体细化出多类型多层次的学生能力发展标准。《序列》为教师把握每节课和每个学期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成为教师组织活动的依据;使教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哪些具体能力、每项能力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能力发展度身定制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便于引导学生开展新颖、多样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

2 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能力的提升需要评价来检验。我们一般通过跟踪班级,收集数据,进行相关测评和实验,借助课堂观察、访谈记录、能力评测等方法,调研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水平和发展过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力表现可测可信的评价。评价时,我们遵循“主体多元”、“标准多维”、“方法多样”的原则,以此来保证“民主公正”“结果有效”,一般有如下几种。

2.1 对照性评价

和学生一起制定《能力增长星级表》,规划从一星到五星的不同等级,以便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自行对照评价要求,及时反思和调整。

2.2 互动式评价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庭评价、社区评价相结合,通过不同主体的评价,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反思。

2.3 即时性评价

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出及时的、真实的评价,并留下评价记录,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即时评价,便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重视学生的纵向变化。

2.4 多元化评价

既要关注活动最后的显性成果,也要注意挖掘活动中隐性且有价值的活动体验,关注学生的反思、提升、总结和感悟,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各项内容。

3 多渠道的分享机制

围绕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校积累了大量的优质活动案例,执教老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至今并没有成熟和统一的课程模式,执教老师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另外当前综合实践活动一般由班主任老师兼职,实践和思考的时间并不充裕。多渠道的分享机制,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形成合力,最大化地提升效率。通过分享,可以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和经验共享,达到均衡发展、共同进步。分享的内容和途径一般如下。

3.1 理论分享

教科院、各学校和骨干教师组成课程理论研究小组,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学术活动和研究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定期举行“理论学习”、“学术沙龙”、“案例测评分析”等活动,将学、思、做、研融于一体。

3.2 实践分享

开展各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教学评优课”、“教学展示课”、“说课评比”、“教学设计评比”等多种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3.3 网络分享

通过学科网、学科论坛、校园网等网络平台,通过QQ群、微信、微博、微群等即时交流手段,实时分享,执教老师通过网络答疑解惑、互通有无。

3.4 成果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资料、文字影像等物化归整,成果共享,使这些提升学生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优质范例,优秀样本能为所有执教者所用。

3.5 案例分享

我们编制了《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设计和有效实施案例集》《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力发展的案例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提供指导。

综上,学生的能力和其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学生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各有不同,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所以,只有为能力建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才能促进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进行多渠道的分享,使执教者形成合力,提升学生能力发展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2]沈旎.能力目标序列的区域建构及主题设计[J].综合实践活动,2013,(3):6-8.

作者简介:谢建(1977-),男,江苏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综合实践,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江苏江阴 214431

上一篇: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短板问题探究 下一篇: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