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的突围

时间:2022-08-21 09:00:24

1

2013年3月底,安徽省蚌埠市第九中学大会堂,“安徽省艺体特色高中建设论坛”反响热烈,一场《“第二中学”的困境与崛起——兼说艺术高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的学术报告会正在进行。主席台上,一位神情自信的中年学者侃侃而谈,“成因探析、现实取向、发展路径、崛起策略……”他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的独特见解,使来自安徽40多个县、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和高级中学的校长们聚精会神,听到会心处,会场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个省级论坛的主讲人竟然是江苏的一个三星级高中校长——洪泽县第二中学的贝学问。

贝学问和他的“二中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仁了解和接受。

洪泽县第二中学坐落在美丽的洪泽湖畔,是淮安市第一所由一般二中晋升的省级重点中学。进入21世纪,洪泽二中经历了一场变革前的阵痛:由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度需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纷纷对原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其结果是普通高中的“百花齐放”变成了“一枝独秀”,“星光灿烂”变成了“众星托月”,洪泽二中就在这种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被无情地边缘化了,学校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每况愈下,校长昂不起头,教师挺不起胸,学生直不起腰,家长高不起声。随之派生出来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教师人心涣散,学校管理艰难,家长摇头叹息。

二中的出路在哪里?二中学生的前途在哪里?在教育战线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校长贝学问在不停地思考求索。

洪泽是个生源小县,每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只有3000人左右,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也就1600人左右,高中毕业后通过文化成绩考取本科大学的应届生,正常在400人左右。而高一新生录取时,洪泽县第二中学有30%左右的学生低于全市三星级学校最低控制线,其中文化成绩最优秀的,也无法达到四星级高中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面对如此的生源,谁都明白,要让二中学生去跟四星级学校的学生比拼文化考试,成功的可能性只能是理论上的,除了演绎出残酷的应试拼杀外,其最终结果不过是“陪太子读书”,做糊里糊涂的“考奴”。

但是,如果换一个观念,换一种思维呢?另辟蹊径,剑走偏锋——“抄近路,走便道”,打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或许可以柳暗花明,绝处逢生!是的,正是贝学问的独辟蹊径,科学地带领洪泽县第二中学化解困境、成功转身,开创了省内外颇有影响的“二中模式”。

2

赵家清、赵家佩是一对双胞胎,从初中起就在洪泽县第二中学读书。兄弟俩学习不错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中考时,校长留下他们,免去其中一人的学费。现在,两兄弟一在清华大学“直博”后留校任教,一在浙江大学“直博”后公派留学澳大利亚。“像这样文化成绩较好的学生,尽管当时在市县排不上尖,但的确是我们这样学校的骄傲,只要来到学校,我们就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他们迈入重点大学的门槛。”2011届的一名毕业生,开始时自己想学美术,遭到家长的反对,后来,在老师的反复动员下才同意,最终该生考上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而以他的成绩,如果比拼文化成绩,绝对进不了本科院校。类似该生的例子很多,许多该校的毕业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成长为青年书法家、广告设计公司总、建筑装饰公司总经理、省市报社的美编……

如何把一所“兜底”生源学校的学生更多地送进二本以上的高校?贝学问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矢志钻研,艰苦实践,终于形成了“全员成功的教育追求、多元发展的教育模式、量身定做的课程设置和自主探究的差异教学”的“走向成功”的校本发展模式,开辟了适于不同学生发展的“金光大道”、“银光大道”和“阳光大道”。像赵家清、赵家佩这样文化基础优秀的学生,学校为他们铺设的是“金光大道”,走这条路必须在文化学习上摸爬滚打,目标是直通名牌本科。而那些学业基础平平的学生走的则是“银光大道”——通过特长发展,最终也圆本科大学的梦想。为此,学校成立了音乐、美术、舞蹈、编导、体育等班级,配备了画室、琴房、舞蹈房等训练场馆。学生在高一打好文化基础;高二开始按兴趣和特长分班,并在学业水平测试后强化体艺特长培训;高三专业考试结束,95%左右的学体艺的学生能过专业关,“一只脚踏进了大学”。专业学习的成功调动了这些学生更大的兴趣和劲头,高考时会有90%以上的特长生文化、专业双达线,结果是相当多原本与本科无望的学生在这里圆了大学梦。“阳光大道”专为那些学业基础薄弱的同学准备,走这条路可以通过技能训练,毕业后获取高薪就业。学校开设了电子电工班、财会班等,让一部分同学走普职融通之路,通过职教的对口单招走进高校。学校还构建了弹性学习制度,开设了实践性强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强化了丰富有趣的实训性课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这部分学生走上社会后,凭借高中三年的积累,同样也能走向成功:有的打拼成为公司老总,有的成为致富能人,身价千万,而更多的则成为能够安身立命,福享人生的有用公民。

2012年的高考成绩一出炉,洪泽县第二中学一片欢腾:他们再次突破生源文化基础薄弱的瓶颈,应届二本以上录取率近40%,超出了相当一部分四星级高中的升学率,而体艺类考生公办二本达线录取率93%!这所曾经饱尝“式微”之痛的学校,再次享受“多元办学”带来的极大喜悦。决非刻意要突出高考成绩,只是因为洪泽县第二中学“剑走偏锋”的办学成果,用它来佐证最有说服力。

在成功面前,二中人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们正在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学校本着“模糊分层,特色见长,激励为主,人尽其能”的原则,把原有的为学生打造的“三条大道”拓展为“五项工程”:培优工程,文化优秀者,高考进高校;扬长工程,特长显著者,特长求发展,高一年级教授文化基础课程,高二分流,拓展体艺课程,通过体艺教育走进高等学府;育能工程,引入职教课程,高二上学期分流学专业,通过职业高考进高校;AP工程,在高中年级开设国外大学课程预备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找到新的知识增长点,通过国际交流,跨入高等学府;奠基工程,潜能未现者,扬长避短促发展,挖掘潜能求提高,为终身发展奠基——进行社会自考辅导,对接成人高考课程,最终实现大学梦,从而促使薄弱高中的历史复兴和本质回归!

3

进入洪泽二中的学生,都会有一个特殊的体验。学校面向每位学生,全面开展“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系列活动,发放“我的优势,我的特长”系统问卷,举办“计划三年,规划一生”的生涯设计研讨……学生在活动的选择和课程的取舍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特长为根本,以发展为宗旨”的《一生规划》方案。同学们在讨论中摒弃了自我的欠缺,梳理出发展的兴趣;在规划中发现了潜藏的能力,找到了无比的自信。二中人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现代教育的真谛,正如贝校长所说,“真正的学校教育就是认识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之所在,引领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校为了落实“尊重差异,发展个性,激发潜能,幸福一生”的办学思想,不断完善量身定制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保证国家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类型、学生个案的研究,形成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发展,及时调整学习重点——何时学文化,何时练专业,及时调控,有的放矢,阶段激励,螺旋上升;深入开展大班化背景下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创设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使课程真正地做到为学生量身定做。

学校全面开设“课程超市”,创办音乐、美术、舞蹈、体育、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等特色班,还组建综合高中分流的职教高考对口单招的财会班、电子电工班;开辟画室、琴房、体操房、跆拳道馆以及电子、电脑实训室。多样的课程开发为灵活自主的选择提供了可能,而导师的指点和辅导则是选择课程的关键,学校编写选课手册,准确介绍学习内容、特点和学分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家长的意见、同学和导师的建议等自主选课。

有差异的教学,一人一策的学习模式,呼唤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方法。为此,学校从“十五”开始,就致力于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了“四步转换”课堂教学模式。

“四步转换教学法”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研究项目,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形成了“三个转换”的教学思想,建立一种“学出问题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初始的启动和长效的内驱力,实现由“带着问题学”向“学出问题来”的转换。“四步转换教学法”还试图建构一种优化的教学过程,有机地统合学生的自学过程,缓解班级授课同步性、集体性与自主学习的异步性、个体性的矛盾,发挥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学习的优势,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由传统的教学向“同构自学过程的优化的教学过程”的转换。另外,“四步转换教学法”还着力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将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方法”,用“方法”去点拨,而学生则将自己学习所获得的方法、策略转化为“知识”,内化到认知结构中去,实现由知识的讲解、理解和记忆向方法规律的总结和策略能力的内化转换。“四步转换教学法”具体的操作过程有四步:第一步是学教材,谈感悟;第二步是抓重点,定目标;第三步是作互动,明认识;第四步是找规律,说策略。“四步转换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有差异、分类别、都提高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实现每一位学生的自主、自由的发展,在保护自尊、提升素质的同时,也为其终身学习提供策略保障。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洪泽二中“走向成功”的校本发展模式的本质是基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单纯为了高考。模式的生命在于课程的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开发为灵活自主的选课提供了可能。从课程,到课堂,洪泽二中抓住了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也积淀出了“走向成功”的“二中模式”的内在基础。

4

除了文化课业的学习,二中还有“特色运动会”、“周末竞技场”,有“BBS版主”、“网校新闻发言人”,有“校园诗人”、“六一歌手”,有“八项全能”、“每周一星”,有琴棋书画、笙箫管弦……“个人才艺展”的赛事接二连三,“特色成果展”的平台不停放送。让每一个进入二中的学生“每天都有成功的喜悦,每月都有进步的快乐,每年都有获奖的成果”,正是其校本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签有“校本培养目标责任状”,每一个年级组有“你的学生每月都有进步的快乐吗”的多元测定,而每一位任课教师则有了“你的学生每天有成功的喜悦吗”的心灵拷问!围绕“多元发展,走向成功”的学校文化主题,校内,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空、第一项活动充满激励,使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每一个部门都创设“让你成功”的机遇,形成了体现“走向成功”内涵的“硬覆盖”和“软环境”;校外,充分利用社会媒体、社会组织机构为每个师生的成功提供帮助。

学生的常规素养提升了,“以丑为美”的心态消匿了,奇装怪发的造型不见了……“我的事情我来办”、“我的难题我来解”,甚至“把你的困难告诉我,把我的关注带回去”,“让成功共同惠泽你我他”!于是,食堂里多了“义务管理员”,清洁区有了“少年志愿者”,还有“文明流动哨”、“校风监督员”……有模有样,有章有法。

同样,教师的发展也有了新气象。为获得、留住、打造名师,二中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扬人之长,念人之功,帮人之难,谅人之过,关爱每一个教师个体,温暖每一颗教师心灵。平时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关注教师感受、调整教师情绪、倾听教师声音、满足教师需要、实现教师的期望。“首席教师评课制”、“精品课认证入库制”、“科研成果推介制”,鼓励教师在自主的求索中享受事业的乐趣,在智慧的生活中感受人生的幸福。“过去也辛苦付出了很多,但都拼时间却见不到想要的成绩。现在不同了,我特别愿意每天早些到校多做点事!很幸福,蛮自豪的!”该校的县级学科带头人王志友老师说。

“独辟蹊径”的实质,就是避开同质化的竞争;“多元发展”的内涵,就是引领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以文化优劣分层次,不以分数高低定班级,不以损伤自尊为代价来排定学生。学生在自主的选择中挖掘潜能,在感兴趣的学习中快乐成长,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更是目前薄弱高中生存发展的宝典。惟其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才能全面实现高中教育的培养目的,才能真正回归教育教学的本真。

洪泽县第二中学声誉鹊起,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省内外的学校“朝着二中来了”,因为《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的推介;家长们“奔着二中来了”,因为孩子在这里学有所长,学有出路;学生“冲着二中来了”,因为他们知道,不管你是谁,这里都有适合自己的路,这里可以“由着兴趣走成功,顺着爱好来发展”。

二中,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地方!

上一篇:试论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下一篇:“现象”的背后